2022
4.28
首届“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正式启动!
正文字数 1753 字 | 阅读 5 分钟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在动荡时代,最危险的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交织的当下,商业环境愈发复杂,VUCA、BANI,层出不穷,市场环境变化、技术革新以迅雷之势推进,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元且快速更迭的态势,对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动荡之下,若企业仍希冀学习或者沿用曾经通用且看似行之有效的“系统化”、“大而全”的管理模式,往往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迟缓,亦无法灵活转向,难以迅速捕捉并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聚焦场景的管理思维
在此困局之下,聚焦场景的管理应运而生。
聚焦场景的管理,摒弃了对“全盘式”管理模式的盲目追求,而是深入企业运营的各类具体场景,依据场景特性,定制专属管理策略。从客户服务到生产制造,从市场营销到供应链管理,各个场景都能借助精细化管理,精准应对复杂状况,大幅提升运营效能。
不同于工业化时代注重流程与制度、重视层级与职权的传统管理模式,聚焦场景的管理思维,是以一个个扁平化、分布式的更小“颗粒度”的管理场景为基础,融合人文、科技与管理,以结构与关系的灵活性,有效应对工作任务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聚焦场景的管理实践探索,更具可学习性和可复制性,从而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受益。为此,首届“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应运而生,希望挖掘企业中最值得推广的场景,它们是散落在各个企业中的最佳实践,犹如一颗颗珍珠,汇聚成中国管理的耀眼蓝图。通过研究和提炼优秀的聚焦场景的企业实践,可以总结出更具应用价值的经验和模式,以为更多企业提供借鉴,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也希望以一个个上榜场景,为社会展现管理趋势的变化、管理标杆的崛起,记录中国管理每一个令人欣喜的突破,记录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前进的足迹。
融合技术与人文的中国方案
AI时代的到来,更是为聚焦场景的管理创新注入了强劲和持续的动力,推动企业实现效率革命与价值创新:一方面,通过AI在智能决策与自动化执行方面的赋能,企业能够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快速响应与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凭借AI卓越的数据处理与深度分析能力,企业能够不断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挖掘出更多潜在的价值空间。
AI时代下,基于场景的管理也对中国企业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业家以战略定力锚定长期价值,在技术革命与管理创新的协同演进中,铸就兼具全球竞争力与中国情境的智能管理新生态。这不仅在于先进技术工具的应用,更需传承中国管理智慧中的系统思维与韧性基因,从而构建起“人文内核与技术理性”深度融合的中国管理模式——“它并非一个宏大概念,而是由一个个有温度、有中国哲学思想、有数智化技术支撑的场景组成,是一套既吸收了西方管理科学,又蕴含东方管理智慧的中国企业管理的最佳实践”。
我们欣喜地看到,尽管外部环境充满变数与挑战,仍然已有越来越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企业积极拥抱变革,将AI等新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各个场景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持续突破,沉淀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正为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提供着丰富的实践样本和范式标杆。
由“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与《财经》杂志联合发起、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旨在结合当前时代下最受关注的管理命题,尤其将侧重关注在“AI+管理”方面的具有引领性和开拓性的实践,通过对基于场景的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的挖掘和推广,为企业推荐可借鉴、复制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实现价值增长,推动具有“技术理性与人文内核”的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的前世今生
“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是由已连续举办17届的原“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转型升级而来。
2008年,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与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联合国内知名商学院、管理学院,以“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为志,发起“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公益遴选活动。过往17年中,共遴选出182家获奖企业,组织150+位调研专家,访谈500+位高管,出版《路标》、《解码中国管理模式》、《发现中国管理模式》等近20部著作,提出“中国管理模式三角模型”、“中国管理模式九大原则”等理论,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做出了有力贡献。
“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将延续“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发起初心,以“场景”为锚点,向世界讲好中国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