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编者按

比利时在押金制度推行上的迟缓,暴露了环保承诺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巨大落差。荷兰成功经验说明,押金制确实能有效提升回收率、减少街头垃圾。而比利时由于政治博弈、地方分裂和商业利益的冲突,一再错失改革良机。随着PPWR法规的强制落地,比利时必须在传统押金与数字押金之间做出务实选择,否则将不仅失去环保形象,还可能面临高额处罚与民众不满。环保与商业利益如何平衡,是这一场“押金之战”的真正考验。

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

比利时关于塑料瓶与易拉罐押金制的争论,已延续数十年,而欧洲的新法规——《包装与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PPWR)即将逼近大限。到2026年8月,比利时必须落实押金制,否则将在环保战中落后。比利时的邻国荷兰早在2021年对塑料瓶征收押金,2023年扩展到易拉罐,街头垃圾量立刻锐减80%反观比利时,推行押金制度仍在争吵与拉锯中。

在荷兰,押金回收已成日常,不仅能返现,还能直接捐款。而在边境城市的超市里,比利时消费者则巧用差价,跨境退瓶赚取押金。25欧分的大瓶、15欧分的小瓶,积少成多,成了实实在在的“省钱术”。 然而,比利时推行押金制障碍重重。 虽然官方数据称塑料瓶回收率高达80%,但易拉罐只有68%。 大量垃圾遗落街头,浪费了回收机会,令比利时难以迈入“环保优等生”行列。



1政治扯皮,三地博弈,押金制难产

比利时的垃圾分类政策,夹杂在弗拉芒、瓦隆和布鲁塞尔三大区的权力纷争之中。即便1997年就有合作协议,到了执行押金制时,各地仍是各扫门前雪。尤其布鲁塞尔,连政府都陷入停摆,谈判进展缓慢,押金制连个正式方案影子都没有。

政坛更是上演“变脸秀”:一边承诺押金“势在必行”,转头又质疑押金是“坏点子”,主张继续优化蓝袋子系统。


▲绿色代表采用押金制和可重新灌装(refill)模式的地区、蓝色代表只采用押金制的地区、橙色代表只采用可重新灌装(refill)模式的地区、紫色代表两个模式都未采用

2017年欧洲各国人均浪费的一次性饮料容器 图丨《What We Waste》报告

2数字押金?新科技还是拖延战术?

瓦隆区部分政党力挺传统押金,而Comeos商业联盟和食品工业协会FEVIA则力推数字押金:消费者扫码购买、扫码回收,押金秒退。然而,数字押金系统存在技术普及难、隐私泄露、防作弊困难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全球尚无成功先例。

支持押金制的研究一致认为,无论采用传统还是数字押金,都能减少40%的垃圾乱丢现象。而反对者则担心押金机高昂的成本和小型零售商的生存压力。

环保与利益的拉锯:农民组织警告,每年因牲畜误食金属碎片导致的损失高达600万至800万欧元。城市联盟也痛批,因清理乱扔垃圾,每年浪费1.44亿欧元本可用于改善基础设施。

比利时如今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是坚守传统押金制?还是押宝前景未明的数字押金?一场看似简单的瓶罐押金之争,背后其实是环保责任、经济利益与社会心理的博弈。


▲带有这些Pfand标志的瓶子需要支付押金

3中国能否施行押金制度?

近年来,尽管公众环保意识有所提升,但在国内,塑料瓶回收仍然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能做到将饮料瓶投入垃圾桶,似乎已完成了环保义务。然而,事实远比表面复杂:大量塑料瓶被拾荒者和非正规回收人员收集,流入缺乏环保标准的小作坊。这不仅加剧了环境污染,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也威胁到相关从业者的健康权益。

其实,中国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曾大规模推行饮料瓶押金制。那时,无论是啤酒还是汽水,消费者需为玻璃瓶支付五毛到一元押金。瓶子回收清洗后重复利用,保障了资源短缺年代市场供应。这段历史至今仍留存在不少人的记忆中。

到了今天,部分厂商仍沿用押金机制,尤其在啤酒瓶回收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内部闭环体系。然而,随着原材料供应充足、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渠道分散,押金制已逐渐失去吸引力——高运营成本与薄弱的公众参与,成为其大规模推行的一大障碍。

放眼全球,押金制被广泛认为是提升一次性包装回收率的有效方式。受此启发,2016年,北京物美超市联合盈创回收,设立了智能便民回收示范站,探索“虚拟押金制”。在这一模式下,消费者购买饮料时,支付一笔虚拟押金,饮用后将瓶子投入自助回收机或人工回收点,即可通过电子支付方式即时退还押金。试点期间,回收机累计退还押金超过30万次,瓶子回收率达到70%,成果令人鼓舞。


尽管试点效果可观,但要在全国范围铺开押金制,仍面临诸多挑战。押金系统的成功运行,需要政府、企业、零售商与消费者的共同协作与长效维护。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押金标准,既能激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又避免价格过高导致市场扭曲,还需兼顾企业与渠道的运营成本,确保体系可持续。

未来,能否实现环保押金制的大规模推广,将考验中国在制度设计、资源整合与公众动员方面的能力。

资料来源:Levif, 科普中国)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与欧洲企业的贸易与技术合作,参与全球的塑料污染治理,现场学习考察优秀的欧洲再生塑料工厂。废塑料新观察计划 2025 年 10 月 6-17 日组织参加 2025 年德国 K 展并开展第十四次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

考察亮点及行程

1.参观全球最大的橡塑展-德国K展,三年一次的行业顶级盛会,错过再等三年(2028年)

2.根据团员需求设置个性化观展路线,多个专业小组分别带领团员与展商进行深入对接

3.德国、比利时十多家优质废塑料货场考察学习。同时体验独特的欧洲风情,商业旅游两不误。

4.为保证考察质量,人数限定25人以内,成员全部来自于行业内精英人士,学习交流,拓展人脉,此次考察团是最好的平台。


(注:以最终出团通知行程为准)

报名详情

考察人数:为保证考察质量,考察人数限制在25人以内。(请尽快报名,报满截止。)

报名截止:2025年7月30日(签证预约时间长,需预留充足签证时间)

报名费:5000 元/人

考察费用请咨询主办方,费用包含: 报名费、签证费用、国际连锁四星级酒店标准间费用(单住需补差价)、国外考察期间餐饮费用、交通费,不含国际往返机票及中国国内短途费用。 主办方可安排统一购买国际航班机票,费用自理。

2025年,第14次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

识别二维码,扫码报名


咨询电话:18901360022

— 往届考察回顾—

自2007年以来,美日欧地区的废塑料市场考察活动已经成为年度必不可少的考察活动。每一次都充满了学习、思考、交流、探索、体验与收获的乐趣,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新伙伴加入。




参观Peute recycling BV工厂

参观CVB Recycling (Tilburg) B.V.工厂

2025年,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

废塑料新观察|解锁深度价值

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废塑料新观察”每周日发布,“再生PET新视界”每周一发布,一周聚焦,深度剖析行业热点与趋势!

✅ 月刊:1期/月深度专题,打造行业前瞻智库,引领废塑料行业战略新方向!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