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355字,图片5张,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文章首发于“有理儿有面”(youli-youmian),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当地时间4月27日,就在“二进宫”即将满“百日”之际,自诩“美国史上最伟大总统”的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要“让哥伦布日起死回生”。
他在社交媒体上痛心疾首地控诉民主党人“摧毁意大利英雄”,宣称要恢复这个被“觉醒派”污名化的传统节日。这段自带感叹号的宣言,像极了他五年前在佛罗里达造势集会上甩飞讲稿的姿势,虽然用力过猛,却总能让特定人群兴奋不已。
尽管特朗普既没有国会授权,也没有法律依据,但这不妨碍他把一条帖文变成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战争真人秀。
毕竟,对特朗普来说,真相从来不是重点,流量才是硬道理。所以这波操作的本质,不过是给支持者投喂的“彩虹糖”,看着绚丽,嚼着甜腻,吃完却只剩被色素染红的舌头。
让我们先来捋一捋这场闹剧的来龙去脉。
哥伦布日,原是纪念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的节日,自1937年起成为美国联邦假日。然而,近年来随着对殖民历史的反思,全美已有多个州的200多个城市用“土著人民日”取代了它。2021年,前总统拜登成为首次以总统公告形式承认这一替代的民主党人。
而特朗普的“复兴宣言”,说白了就是要用“政治正确”对抗“政治正确”。
民主党推崇多元包容?那我就高举“传统价值”;你们批判殖民暴行?我偏要歌颂“文明启蒙”。至于哥伦布是否真的配得上这份歌颂,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意大利裔选民的选票和保守派的支持。
不得不说,特朗普深谙“符号政治”的玩法。
哥伦布作为“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在现代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已成为奴役土著、掠夺资源的殖民者代表。他的部下曾砍下泰诺人的手作为惩罚,他的统治直接导致数十万美洲原住民因疾病和屠杀灭绝。
但这些事实,特朗普当然不会提。他只会声嘶力竭地控诉死对头民主党“摧毁哥伦布的声誉”。这种“选择性健忘症”堪称特朗普的招牌技能,一边痛批政敌的“觉醒文化”扭曲历史,一边自己把历史剪裁成竞选广告的片段。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对哥伦布日的“复兴”,本质上是一场虚空打靶。
因为美国联邦法律从未废除过哥伦布日,它至今仍是法定假日,只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选择不庆祝。
但特朗普需要的就是这种“对抗叙事”,把一场文化观念的渐进转变,包装成死对头民主党“篡改历史”的阴谋,再把自己塑造成“传统守护者”。
这套逻辑,和他当年高喊“建墙”对抗非法移民、用“法律与秩序”掩盖种族矛盾如出一辙——制造敌人,煽动恐惧,然后自封救世主。
这场表演的背后,是特朗普对“MAGA叙事”的又一次升级。
过去几个月,他解散高校多元化机构、废除性别认同政策、强推英语为唯一官方语言,甚至成立“白宫信仰办公室”、任命“灵性顾问”牧师入驻,这些操作看似杂乱,但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用保守主义价值观重新定义“谁是美国人”。
而哥伦布日,正是这条主线上的一颗关键“铆钉”,它象征着欧洲文明对美洲的“启蒙”,暗示着“美国精神”的源头是白人基督徒的“开拓”精神,而非原住民的苦难或移民的多元贡献。
然而,这种叙事在拉美国家看来,简直是一场黑色幽默。
就在去年10月,阿根廷总统米莱还在歌颂哥伦布带来了“进步与文明”,结果被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怒怼:“他们说是两个世界的相遇,其实是种族灭绝!”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更是直言:“我们早就有伟大的文明,不需要谁来教化!”连西班牙媒体都看不下去,提醒世人“殖民历史无法被简单化”。
可特朗普不在乎国际社会的嘲讽,毕竟,当美国网友为“该不该庆祝哥伦布”吵得不可开交时,他只需要国内“红脖子”的欢呼。
这场闹剧最荒诞的地方在于,它暴露了美国政治极化的荒谬逻辑。
一边是特朗普用“文化战争”转移民众对经济、医疗、移民等实质问题的注意力;另一边是民主党将“取消哥伦布日”等同于历史进步,却完全忽视更根本的系统性不平等。
当两派在符号战场上杀得昏天黑地时,真正的原住民社区仍在为土地权、医疗资源和水源污染挣扎。这种美式“文化战争”,本质上是一场精英阶层主导的表演,台上的演员赚足掌声,台下的观众以为自己参与了变革,而幕后的利益集团继续闷声发大财。
至于特朗普能否真的“复兴”哥伦布日?答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关心。毕竟,国会大概率不会通过这项提议。就像他曾经威胁要炸毁伊朗文化遗址,最后却灰溜溜地改口“遵守法律”一样。
当记者追问如何平衡哥伦布殖民史与原住民血泪史时,白宫发言人搬出了祖传话术:“总统关注的是美国精神传承”。在MAGA宇宙里,这种诡辩逻辑堪比把哥伦布那沾着印第安人鲜血的船锚,美化成自由女神的火炬。
而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再一次成功地将自己塞进了新闻头条,让支持者觉得总统还在“战斗”,让反对者气得跳脚却免费替他传播了话题。在这场“注意力经济”的游戏中,特朗普永远是赢家,而美国的公共讨论,则又一次被拖进了历史的泥潭。
不过,当特朗普在虚拟世界猛刷哥伦布日的存在感时,真实世界的数据却在啪啪打脸。
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以及益普索集团联合进行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创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百日执政最低纪录。边境墙倒是垒得老高,可海关系统还在用Windows98;减税法案听着诱人,中小企业税单却越算越迷糊;至于他吹嘘的对非法移民“99.9%拦截率”,边境巡逻队却私下吐槽:“我们拦住了99.9%的摄像机镜头倒是真的。”
当夜色笼罩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射灯在哥伦布日海报上投下长长的阴影。某个瞬间,那些举着“让美国再次伟大”标语的狂热面孔,与五百年前登陆美洲的水手身影竟诡 异地重合了。
或许,这就是特朗普政治行为艺术的终极魔幻:用今天的键盘复刻昔日的船桨,在虚拟海洋里航行,假装自己正在发现新大陆,即便船底早已千疮百孔,船舱里更是塞满了21世纪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