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未加一

五一假期还没到来,音乐节战场就已经有了硝烟。从四月开始,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多场音乐节在全国各地上演。

从南到北,成都·热浪飞行银河左岸音乐节、温州·大麓青年音乐节、昆明·五百里音乐节、北京· 檀谷回声·硬地春赏音乐节、阜阳·斑马音乐节、石家庄·Rock Home Town原创音乐节等等,络绎不绝。

不仅数量多,阵容也十分抗打。同一个周末,成龙的影视传媒学院与银河左岸共同主办的龙乐无界音乐节在武汉开唱,成龙与林俊杰同台合唱的视频刷爆社交媒体。同一时间的厦门,泡泡岛音乐节汪苏泷在雨中压轴,YIN YIN、Tokyo Ska Paradise Orchestra等海外音乐人让观众大开眼界。

四月音乐节赛道的拥挤还只是前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假期短短五天官宣了近30个音乐节,阵容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五一音乐节混战,神仙打架

仔细翻翻今年五一的音乐节和阵容,值得关注的亮点有很多。

从知名度来看,头部的音乐节IP自然都不会错过这个关键时间档。

今年五一,超级草莓音乐节在东莞和北京同时开演,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阵容也细心地做出了差异化。例如,东莞站邀请了杨千嬅、周柏豪、王宛之、泳儿等粤语金曲歌手,同时也给Jellyeeee、猛天达等新人提供了舞台。音乐节现场不仅可以大合唱,也能让观众随时随地发现好音乐。

在大湾区,五一去HITC也是许多潮流年轻人的选择。去年BIBI在现场的演出仍然令人回味,今年再次集结了Rich Brain、Rich The Kid、刘雨昕等来自中国、欧美、日本、东南亚等世界各地潮流音乐艺术家。虽然广州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但现场的氛围毫无疑问更加热闹。

还有以民谣、摇滚为主的仙人掌音乐节,在八周年之际首次登陆武汉。阵容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风格,18组音乐人串联起中国独立音乐30年脉络,既有摇滚老炮,也有独立先锋。

除此之外,泡泡岛、太湖湾、银河左岸等等音乐节,也都准备充分迎接乐迷。


(画框为已取消)

从举办地来看,音乐节地域下沉成为趋势,城市分布正在发生变化。

例如,宝鸡银杏音乐节、衢州新蜂音乐节、银川超级音乐节、滁州葫芦果音乐节、庐山O₂音氧计划音乐节、伊犁千禧蜜桃音乐嘉年华等等,也赶上了五一这趟车。终于,音乐节不再集中于北上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开始成为主力,江浙沪地区的音乐节越来越多,西北乃至新疆伊犁也开始有更丰富的音乐演出落地。

从阵容来看,有的音乐人在这个五一假期堪称“劳模”。

二手玫瑰和薛之谦行程排满,五天参演了5个音乐节。还有很多音乐人假期只休息了一天,赵雷、痛仰、老狼、万能青年旅店、夏日入侵企画、黄子弘凡、颜人中、郭顶、沙一汀EL、郑润泽、队长YoungCaptain等等,都要在这个短暂的假期里奔赴4个音乐节演出。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响亮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音乐节海报上。

例如,赵露思、张晚意、张伦硕、任嘉伦、罗云熙、岳云鹏、张新成、李治廷等演员,陆续官宣加盟音乐节,还有秀人、综艺咖、网红的名字赫然在列,不仅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也让许多从业者表示,越来越看不懂音乐节了。



加入音乐节,真的能带票吗?

早在前些年就有音乐节邀请过演员,这一“创新”却在今年成为了趋势。音乐节与演员“双向奔赴”,为什么双方都觉得这件事情可行?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我们就这个话题在与主办方及其他从业者进行交流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檀健次的演唱会。

在拥有《猎罪图鉴》《长相思》等多部爆款影视作品后,2024年檀健次重回音乐领域,五场万人级别的巡演一票难求,甚至被黄牛炒出了几十倍溢价。从最初的质疑到后来票房热度双丰收,檀健次的成功案例给影视和音乐行业都带来了启发。


檀健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音乐节短时间内很难在其他方面有大的创新或突破,于是跨界阵容成为了主办方打造差异化的重点之一。

如果说音乐节邀请演员是为了流量,那他们的带票能力真的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吗?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可能并非如此。

大麦数据显示,截至演出前一周,邀请了赵露思、张晚意、张伦硕的元气森林音乐节,两日票房均未售罄。甚至因为主办方将赵露思与崔健、老狼、郑钧等摇滚音乐人安排在同一天,引发了众多乐迷的不满。

再来看看太湖音乐节,连续四天的演出只有5月2日的票售罄,其中罗云熙和岳云鹏的演出在第一天,同台的还有爱奇艺在韩国选秀的出道团Polarix部分成员。佛山的银河左岸音乐节也是如此,三天演出门票均未售罄,其中第一天的阵容里不仅有岳云鹏、张新成,还有泰创今年新出道的选秀限定团NexT1DE。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银河左岸虽然在阵容中融入了一些跨界艺人,但是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粉丝的需求。不仅在阵容排布的时候,会将同类型艺人安排在同一天演出,甚至还细节到为粉丝“夜排”提供安全保障,充分照顾到了音乐节观众的体验和大型活动的安全性问题。



虽然从最直接的售票情况来看,跨界艺人的加入很显然并不能为音乐节带来显著的票房增长。但在票房之外,对于音乐节IP的破圈宣传,对于当地文旅的带动,乃至于对音乐节赞助的提升,还是或多或少带来了一些助力。

换个角度来看,作为这个行业里的“新面孔”,音乐节卖不动票也不能怪这些跨界艺人的带票能力不行,只能说五一档乃至整个音乐节市场如今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尤其在五天假期全国接近30场音乐节的高压下,票房售罄的确是一个较高的标准,毕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因为票房不佳而临时取消的音乐节也不在少数,能顺利举办已经算是跑赢市场。

在理性回调中,音乐节市场加速优胜劣汰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主办方涌入,另一方面参与的艺人和观众盘子越来越大,如今的音乐节市场的确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共举办音乐节15个(22场),观演人数达19.6万人次,同比增长21.7%。

随着市场扩容,音乐节逐渐拓展成一个以音乐为核心,将文旅、商业、艺术等多元要素融合在一起的载体,并且具有年轻化的显著特征。所以无论是品牌营销还是地方文旅,都十分看重音乐节的价值。

据太湖湾音乐节、银河左岸负责人刘洋宏介绍,太湖湾音乐节的客群中,常州本地观众只占不到5%,省内观众约30%,江苏省以外的跨省观众占比超70%。2024年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受第八届太湖湾音乐节影响,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客流量高达22万人次,今年这番热闹的景象也将继续上演。


太湖湾音乐节已经举办到第九届

对于品牌营销来说,与音乐节的绑定也越来越深。以泡泡岛音乐节为例,2024年累计吸引近60万乐迷,总冠名合作品牌喜力啤酒艺术家共创的装置“PO.PO机器人”在现场吸引了无数观众打卡分享,喜力“爱上音乐节e如反掌”话题在抖音获得19.9亿次播放。

在此基础上,为了维持音乐节的流量和话题度,让项目实现保本甚至略有盈利,邀请流量艺人成为了必然选择。只不过前些年,流量艺人可能是指上过综艺的头部乐队、说唱歌手,到后来是流行歌手,再到如今是网红、综艺咖、演员等等,不拘一格。

虽然今年的音乐节依旧热闹,但是从业者都能明显感觉到,繁荣表象的背后其实已经进入了洗牌阶段。

一方面,音乐节整体成本在逐年递增,艺人出场费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虽然市面上充斥着大量不同类型和阵容的音乐节,但大部分观众拥有了更强的辨别能力,也更愿为独特体验买单。

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主办方、创娱无界创始人张翀硕表示:“市场的自然淘汰法则,最终会推动行业从业者,找到自己的定位。随着越来越多经常去音乐节的用户逐渐具备了辨别能力,用户的选择最终也会倒推从业者去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


YOASOBI在2024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京津冀站

太湖湾音乐节、银河左岸负责人刘洋宏也认为,“音乐节之后的入门门槛会越来越高,对主办方的能力要求也会更高,团队要有很好的操盘能力才有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演员、网红等跨界流量上音乐节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是音乐节票房与差异化的双重压力下带来的结果。如何应对这一“新趋势”,对主办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激烈竞争和试错中,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把控内容品质、满足不同乐迷需求。

也许经过这一轮洗牌,那些坚持长期主义、综合能力强的主办方或将成为最终赢家。

-全文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