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4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贯彻黄河战略,加快济南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起步区在加快建设新城的同时,如何更好改善和保障民生,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韩瑜介绍,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济南起步区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新城建设与民生保障同步谋划一体推进,努力让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起步区攻坚克难办好回迁安置民生大事。开展“两年三节点”攻坚行动,克服资金等因素制约,全力保障安置区建设,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当前,辖区大桥街道、孙耿街道、太平街道安置区交付正有序实施,济南起步区进入回迁安置高峰期,大批群众入住绿建二星标准安置房,开启幸福生活新篇章。推行“理想社区”治理新模式,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水平管理原则,制定22项核心指标及105项验收细则,落地应用理想邻里、理想教育、理想健康、理想创业、理想服务、理想治理“六大场景”,通过物业服务一体化、资产运营企业化、社区服务数字化,助力村居变社区、村民变市民。
起步区整合资源办好“一老一小”民生要事。稳步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委托新加坡专业团队运营的区级养老服务中心近期将竣工交付,计划年内启用。全面开展74家农村幸福院助餐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教育设施建设。累计开工25处中小学、幼儿园,其中已投用6所,今年秋季再启用5所,累计新增学位近1万个,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持续导入名校资源。继起航实验小学、起航实验幼儿园启用后,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实现首批招生。国际学校项目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开工建设,都市阳台九年一贯制学校签约历城二中教育集团。“一老一小”是万千普通家庭的民生关切,济南起步区将持续发力,托住稳稳的幸福,为年轻人干事创业增添奋斗的底气。
起步区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民生实事。2025年,济南起步区聚焦辖区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综合各领域为民服务事项,研究确定12件年度民生实事。其中,涉及教育、医疗、文体等方面群众关切的身边事有5项,包括新增2所中心村卫生室、改造56所一般卫生室,启用大桥安置区兰溪文体中心,面向社会免费开放7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具体举措。涉及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方面的民生事项4项,特别是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方面,今年将通过加快线上线下服务渠道融合,实现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申请材料平均压缩30%以上,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持续擦亮“新区特办”品牌。
与此同时,起步区聚焦未来新城高品质公共服务需求,同步谋划策划推动博物馆新馆、黄河体育中心、鹊华公园等一批高水平公共文化体育休闲设施落地建设和运营,让济南起步区成为省会济南乃至周边城市居民休闲游玩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