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涔汐





学员提问,孩子总是把别人想象成恶人,我该怎么办,以下是详细咨询情况:

这几天,我觉察到自己的心又跟着孩子的状态跑了,接到老师电话我就焦虑,不能很好的安住自己的心。

昨天儿子在学校把同学拖着走,别的班一个老师看到后,拿起一根棍子跑来大声吼道要求他放手。

当时引来很多同学围观,儿子觉得自己丢人了,有些情绪激动,跟老师对抗,还说老师多管闲事。

晚上我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说:

我在跟同学玩,老师不知情就恶狠狠地跑来要求他放手,还惹来那么多同学围观。

儿子认为他很无辜,很丢面子,所以当时内心委屈,情绪激动就顶撞了老师。



我严肃地说:

首先我们要看到老师是出于对你的关心、担心,至于老师当时不知情,我们是不是可以跟老师解释呢?你这样顶撞老师是很不好的行为,对老师恭敬心在哪里?明天去跟老师道歉去。

我这样说教让儿子无法接受,他大声反驳:

不可能,你们都说是我的错,我做啥都是错的。

儿子说着说着情绪激动起来,然后吐槽他在学校一点不开心,他做啥都不对,老师们都针对他。

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恶人,都跟他对着干,伤害他。

儿子情绪激动,我也成功被他带偏,脾气上来了觉得他不可教,后来我觉察到自己心还是很不稳。

当下也没智慧更好的去引导孩子,先选择沉默。

以上是学员困惑。



请问涔汐老师,我该如何引导我的儿子呢?

首先,你要看清楚你儿子现在是什么心态?

是觉得委屈,是觉得老师在伤害我。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呵护,是安慰,是让父母站在他的角度,共情他的感受来批评老师,错的是老师,这样他才觉得父母是爱我的。

如果你没有安抚到孩子的情绪,没有让他从委屈的情绪中走出来,你说什么他都会拒绝倾听,这个时候你们的交流是无效的。

那我们到底怎么跟孩子沟通呢?以下是引导:

宝贝,妈妈知道你很委屈,妈妈曾经在学校里也被老师冤枉过,那个时候当着全班人的面啊,当时我耳根子都火辣辣的发烫。

因为我觉得太委屈,太伤害我的自尊心了,老师太不考虑我的感受了,这个老师不是好人,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你被冤枉,内心太难受的感受了。

你的感受妈妈经历过,你的委屈妈妈承受过,你的自尊心受伤妈妈都体验过了,妈妈抱抱你。

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父母跟我站在一起,我们是一路人,他会体会到妈妈的爱,他相信妈妈爱他。

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这个太重要了,这决定了你后来的开导他是否能听进去。



接下来继续开导:

妈妈给你讲2个故事,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两个同学在一起玩儿,一个男生开玩笑推搡了另外一个男生,那个被推搡的男生没有站稳摔倒了,后来腿骨折了。

结果意外受伤的那个男生父母来到学校闹事儿,最终推搡的男生的父母负责了对方的所有医疗费。

两个本来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儿从此关系破裂了,这件事儿给学校领导们、老师们,双方父母们,还有两个孩子带来太多烦恼。

还有一次,我们班同学之间贪玩儿追打,追玩儿中有一个同学把头磕碰出血了,也有孩子们没轻没重推搡让其他孩子受了重伤的。

这个意外结果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双方父母,另外因此给学校来带麻烦,导致相关老师受罚。

其实刚开始呢,同学们关系好玩耍,根本就没有害人之心,未曾想过给任何人带去麻烦。

但是为何最后却演变成这么重的意外伤害事件,给老师、领导,给父母惹来麻烦呢?

就是因为小孩子在玩儿的时候,没有掌握分寸,没轻没重,因为大意而发生各种意外。

如果当初老师看到大家行为可能惹来后续的意外事故发生,及时制止了,那么就没有意外发生了。

那么这个老师是不是这个两个孩子,两个家庭的“贵人”对吧,因为他阻止了一件意外事故的发生啊。



所以,我们看看,老师为啥当时激动地制止你的行为呢?

因为他担心你们的行为没有分寸,伤害了自己啊,他担心你们因为没有分寸出现意外事故啊,或许刚好你不小心把其他孩子拖着受伤了怎么办呢?

这岂不是重演了妈妈以前学校同学玩乐发生的意外事故的悲剧呢?

如果当初有个老师像昨天阻止你拖拉其他的同学的老师一样站出来制止呢?是不是就避免了一场伤害意外事故呢?

所以呢,你站在这个角度去看看,老师及时出来制止你对不对呢?或许刚好下一步你不小心伤害了那个同学呢?

他并不是批评咱们,而是善意地防止你们出现事故啊。那如果你经历过这种意外事故发生,你是老师,你还觉得老师有错吗?

老师的并不是故意冤枉你,不让你们玩耍,老师是担心你的这种没有分寸的行为让其他同学无意间受伤了,这样你还要承担责任。

我们还要掏钱,你看看老师是不是太负责任啊,太为你着想了啊。



所以啊,我们看问题啊,多想想为啥老师这么做呢?为什么老师这么严肃看待这件事儿呢?

其实啊,是他恰恰太负责了啊,是他太想保护好你们不受伤了啊。这恰恰证明这个老师爱你们啊,对你们负责啊。

咱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看看老师的发心,不要被表面语言迷惑了我们的双眼,去在门缝里看同学们,看老师。

我们一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原来人家这么做,不是瞧不起咱们,不是针对咱们,恰恰是爱我们,保护我们。

智慧的人是学会通过表面现象看清本质,看别人的发心。

不智慧的人呢,用情绪来看问题,就永远被自己的情绪遮住了自己的慧眼。

我们要学会冷静换位思考看问题啊。

以上才是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通过孩子经历的这一件事件,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今后孩子长大了,会牢牢记住这件事儿:

不要情绪化自以为是去看待别人,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我们才能去看清问题。

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理智,睿智,而不是自以为是地站现在门缝看扁人,性格狭隘,脾气暴躁。

教育太考验父母的智慧了,如果父母没有智慧,面对孩子抛出来的问题,只有焦虑。

但是如果你有智慧,就会发现,孩子抛出来的问题,却是教育的机会。

如何成为智慧父母呢,来听我们的【智慧父母】课程啦。

作者简介:张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头发虽长见识不短,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职场的认知大坑,欢迎关注@我是涔汐,公众号(id:zhangcenxi99),一个让你增值的地方,个人微信:zhangcenxi99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