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百日访华”计划这回是彻底泡汤了,因为美双航母又被炸了,他决定下月去一趟中东。

环球网消息,美军在红海跟胡塞武装打的有来有回,近日胡塞武装宣布,对美军"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两艘航母实施打击。

尽管美军坚称拦截了所有来袭导弹,但卫星图像显示,两艘航母编队已紧急后撤至红海北部海域。

三月份特朗普拍桌子说要给胡塞武装点颜色看看,结果三个月过去,美军在红海付出的代价触目惊心:自3月15日发动对也门的首轮空袭以来,美国已耗资逾10亿美元。若算上双航母战斗群每日600万美元的运作成本,这个财政窟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

笔者看来,五角大楼犯了三个错误:

首先误判了现代战争的成本收益公式——用单价9000万美元的F-35去炸价值500美元的帐篷,这种亏本买卖连华尔街的韭菜都不会做。

其次低估了非对称作战的杀伤力,胡塞武装用改装的民用GPS干扰器就让美军无人机变成无头苍蝇,这种"土法炼钢"的智慧让硅谷的极客们集体沉默。



最要命的是没算清政治账,当航母的蒸汽弹射器都开始冒火星子时,美国纳税人的耐心也在同步蒸发。

现在整个中东牌局出现了戏剧性反转。胡塞武装手里握着三张王牌:掌握波斯湾咽喉的航道控制权、源源不断的低成本无人机蜂群战术,还有那个让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高超音速导弹。

特别是最后这件"大杀器",理论上能在10分钟内让航母变成价值百亿的潜水艇,这种降维打击让美国海军几十年积累的反导系统瞬间沦为古董展品。

更绝的是,胡塞武装专挑美军最烧钱的家当下手,每次出手都精准踩在美国的财政痛点上。

果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回头来看,特朗普最近的确不太顺,俄乌谈判谈不拢,曾经立下豪言“上台一周就能结束俄乌冲突”,结果到现在都不知道多少个一周过去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越打越起劲。

要大展身手的关税战也被现实打脸,即便对中国接连发出捅破天的关税数字,中国也毫无波澜。

反倒是在美国国内烧起了一把火。三位前总统联手指着鼻子骂街的场面,在美国政坛也算是活久见了。拜登骂他破坏盟友关系,奥巴马怼他外交无能,连克林顿都看不下去关税战搞得鸡飞狗跳。



更绝的是,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破42%,创下二战后美国总统上任初期的最大跌幅,现在全美各地冒出来150多起诉讼,从移民政策到关税法案告了个遍,要说这届政府真是把"美国优先"玩成了"美国独行"。

现在在中东也搞不赢,美军打“拖鞋军”居然还打的有来有回,甚至出现接连失利的情况,这像话吗?

特朗普是坐不住了,准备亲自来趟中东,这也就预示着特朗普此前计划的“百日访华”计划泡汤了。

观察者网报道,特朗普将于5月13日至16日紧急出访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三国。

为啥首选这三国呢?笔者分析,特朗普有3个打算:

第一是要安抚耗资6000亿美元采购美制武器的沙特阿拉伯金主,这个OPEC+核心国家不仅掌握着全球石油定价权,更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最大海外客户。

第二是防范伊朗核协议谈判生变,伊朗目前的浓缩铀丰度已提升至60%,距离武器级核材料仅半步之遥,虽然前不久美伊进行了间接谈判,但特朗普依然不放行。

最后是冲着与普京在利雅得秘密会晤去的。沙特作为中东能源核心,既保持着与莫斯科的务实能源合作,又是美国传统盟友,其特殊地位能为美俄博弈提供缓冲地带。



更重要的是,利雅得近年来在地区冲突调解中积累的斡旋经验,可能成为突破当前俄乌僵局的重要助力。

据多家西方媒体披露,特朗普正在推动与普京在沙特举行历史性会晤的可行性方案。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上月"不排除可能性"的表态,更让这场潜在的三方互动平添想象空间。

现在来看,只有泽连斯基被架上火炉烤。美国甩出的谈判条件堪称"割肉套餐":正式承认克里米亚归俄,默认乌东四州现状,换解除2014年以来的制裁。

这哪是和平协议,简直是卖身契。可基辅没得选,鲁比奥上周在巴黎塞给乌官员的"一页纸"方案,摆明就是最后通牒。难怪泽连斯基日前还在嘴硬"永不承认失地",转头就改口"停火就能谈"。

但这场交易有个致命漏洞:泽连斯基要是真签了割地条约,别说三年后,三个月都撑不过去。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怒火分分钟能烧了总统府。

所以基辅咬死"先停火再谈",明摆着要在拖。这种算计特朗普门儿清,所以他撂下“本周”就结束冲突达成“一项协议”,就是要赶在中期选举前把政绩牌打出去。

特朗普需要外交胜利装点选举,普京需要体面退场维系统治,泽连斯基需要保住政权合法性,三方各怀鬼胎的"共识"反而可能成为新混乱的起点。

接下来就看特朗普5月中东之行的结果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