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路为,2020-2022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获“四有”优秀士兵、嘉奖表彰,现任班级团支书。曾任文华学院信息学部自律会退役军人服务部副部长、24级潜能副导师;连续两年获文华学院校级奖学金(一等、二等),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考研上岸中南大学。
军营淬炼:在挑战中重塑自我
“部队教会我的第一课,就是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回忆起为期两年的军旅生活,他的眼中仍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初入军营时,体能落后的他曾在 3 公里跑中成绩垫底,面对战友的调侃和班长的批评,他没有气馁,而是暗自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此后,他每天清晨 5 点便起床加练长跑,即使到了熄灯时间,也依然坚持加训。这段充满挫折的经历,成为他蜕变的起点,让他深刻领悟到 “用加倍努力弥补差距” 的道理。
“部队的高压环境像一把精准的锤子,一点一点地将我身上的浮躁和怯懦敲掉。” 他坦言,这段宝贵的军旅经历赋予了他两大珍贵品质:直面困难的无畏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坚韧韧性。
当他退伍重返校园后,这些品质成为了他攻克学业难关的 “秘密武器”。曾经处于挂科边缘的他,通过不懈努力,连续两年分别获得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曾经数学 “零基础” 的他,最终在考研中取得高分。他感慨地说:“部队教会我,只要肯花时间、肯下功夫,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同时,凡路为成功竞选班级团支书,积极参与班级事务,还兼任退役军人服务部副部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
考研长征:从文华到中南的 “突围战”
脱下军装回到文华学院,他面临着一场更为艰难的 “战役”:中断两年的学业、挂科记录以及与同龄人的差距等等。
在无数种对未来的假设中,他毅然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 “逆袭” 之路,他说:“考研一直是我心中的坚定目标,从未改变过。”他决心用时间换取成长的机会。退伍之后,他没有一丝犹豫,立刻投身到备考当中。从大二开始,他的生活彻底变成了 “三点一线” 的模式:宿舍仅仅用于睡觉,图书馆成为他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从晨光熹微的开馆时刻到暮色四合的闭馆时分,他的单词本始终如影随形,即便在排队打饭、步行往返的碎片化时间里,他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在备考期间,他累计投入 290 小时专攻数学,将高等数学教材上的例题反复演算达 5 遍之多,遇到一时难以攻克的难题,他内心始终坚持着 “必克强敌” 的信念,像在部队里打磨战术动作那样,一遍遍地推敲、领悟,直至知识点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入脑海;为了避免让薄弱的英语学科成为自己的软肋,他在大二寒假便早已将考研单词背完一遍,用行动诠释着 “未雨绸缪” 的智慧。面对真题,他逐字解析。通过不断地钻研和练习,最终让阅读正确率从 30% 大幅提升至 85%。从此,英语也不再是自己考研路上的拦路虎,曾经令人望而却步的英语难题,最终成为他手中的 “制胜兵器”。
在全力冲刺的日子里,他始终秉持着军人的集体荣誉感,主动向同专业的同学伸出援手。凡路为每天特意留出两个小时,为英语薄弱的朋友细致讲解真题,将知识点抽丝剥茧般讲透。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不仅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更让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反复的梳理与阐释中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的双向成长。
备考过程中,面对中南大学 “无范围、无重点” 的笔试科目《数字信号处理》和《半导体物理学》,巨大的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在复试阶段,我是所有考生中本科学历最低的,每当有人提及自己的院校背景时,我的内心都会涌起一阵强烈的不安。” 他回忆起那段煎熬的时光,语气中仍带着几分感慨。在高强度的复习中,过度的焦虑终于击垮了他的身体 —— 他因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往急诊。在医院的病床上,失败的阴霾如同潮水般一次次漫过心头,“或许我应该放弃” 的念头像个恶魔般在耳边低语。然而,家人温暖的鼓励、朋友坚定的支持,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甘服输的倔强,如同黑暗中的火种,重新点燃了他的斗志。他握紧拳头告诉自己:“当年在部队时,再苦再累都未曾退缩,如今又怎能轻易言弃?”本科院校或许不够耀眼,但他用两年时间追回了中断的学业,用数百个日夜的汗水浇筑了知识的根基。或许起点不同,但他始终相信,坚持的力量足以跨越任何鸿沟。
过去在军旅生活中,他大部分时间都以书为伴,各类书籍如同无声的导师,让他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学会了沉淀内心。这份从文字中汲取的养分,与部队锻造的 “永不言败” 精神、“精益求精” 的军人特质相互交融,最终内化为他站上复试考场的底气 —— 那些在军营里读过的书、吃过的苦,早已在灵魂深处凝结成支撑他直面挑战的信念基石。
展望未来:用经历照亮他人
如今已经成功上岸的他常对学弟学妹们说:“选择大于努力,但努力决定选择的下限。” 他建议文科生聚焦信息收集,理科生尽早夯实基础。同时,他还强调:“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决定走这条路时,就要不留退路,全力以赴。” 未来,在新校园里,他仍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继续投身学生工作,“部队和文华培养了我,现在轮到我去帮助更多人‘突围’,让他们也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部队的汗水、图书馆的灯光,最终都变成了他脚下的台阶,助力他登上更高的山峰。而这份从淬炼与突围中沉淀的精神,终将成为他在学习领域继续探索、在生活工作中奉献的不竭动力,引领更多人在各自的 “战场” 上勇敢 “突围”。
来源:文华学院 文 字:沈佳 文字编辑: 魏知禹 审 核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