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近日新京报刊发调查报道《探访|抽一路熏一路,公共场所的“游烟”何时不呛人?》,引发广泛共鸣。随后陆续有读者向本报反映,相较于室外“游烟”,居民楼、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与办公场所的二手烟问题同样令人苦恼。近日,记者再次探访多个居民小区、写字楼发现,这些场所的室内禁烟区仍然屡禁不止。北京有被称作“史上最严”的地方控烟条例,对上述场所禁烟有明确规定。受访专家表示,物业等管理方应切实担起职责,加强巡查、加大劝阻力度。


通正国际大厦9楼,地上散落着刚熄灭的烟头,楼梯间的门开着。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摄

在“无烟北京”公众号的“控烟一张图”上,位于西城区的荣丰小区亮着红灯,近一月内有9起投诉。这些投诉表示小区楼内公共区域,如楼道、电梯、大厅和楼门口等处,均有人抽烟,且物业、居委会不作为。

近日记者随机走访了该小区五栋楼宇,在12号楼9层的楼梯间看到一位正在吸烟的中年男子。他坐在楼梯上,几步远的楼梯转角处有个烟灰缸,里边已经有了几个烟头,楼梯间门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为何在楼道里抽烟?中年男子告诉记者:家里有孩子,只能来外面抽。“我把这个小窗开开,以后少抽。”话虽如此,他手中的烟却没有掐灭。

记者随后将情况反映到该小区物业,物业人员表示,烟灰缸不是物业放置的,会令人将其撤走。物业还表示,记者不是第一个前来投诉的人,但他们能做的只是贴标识,让物业管家加强巡查和劝阻,“这事主要靠自觉。”

从记者探访情况来看,室内控烟之路还有诸多问题待解。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认为,居民楼的楼道属于室内公共场所,写字楼的楼道和厕所,则属于室内工作场所,均应禁烟。

现实却是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针对小区楼道,李恩泽分析称,物业有张贴禁烟标识、劝阻和引导违法吸烟者等责任。“但有的小区物业可能不认为楼道属于禁烟范围,所以根本不管这一块,有的可能知道,但不履责或者履责不力。”他表示,针对室内公共场所尤其是小区楼道的禁烟宣传力度不大,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区域禁烟。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物业方纷纷表示权力有限,只能靠烟民自觉。李恩泽认为,虽然物业没有强制执法权,但只要下决心管理,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他们完全可以多想想办法,比如加强巡查、加大劝阻力度,甚至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在他看来,权力有限是物业逃避责任的一个借口。阅读全文>>>

4月27日,曾现场为撒切尔夫人编制珍珠项链、有着“民间珍珠外交官”之称的红桥市场芳华珠宝创始人白如方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当日,芳华珠宝闭店一日。白如方因病于2025年4月23日逝世,终年55岁。连日来,不少老顾客前往芳华珠宝悼念。“就是过来喝一杯茶,坐一两个小时。听到消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芳华珠宝店长马金媛对记者说。


红桥市场芳华珠宝创始人白如方。受访者供图

1987年,白如方和亲戚一起搭火车北上,来到北京闯荡。那一年,她只有17岁。初到北京,租住在平房,因年久失修,房子四处漏风,冬天还没有取暖设施,白如方只得靠毅力扛过寒冬的夜晚。那时,一年四季,她雷打不动骑着别人淘汰下来的旧自行车,蹲在街边露天摆摊卖塑料盆来赚钱糊口。

20世纪80年代,沿天坛公园坛墙建起了马路市场,经营各类商品的小摊小铺红火热闹,连老外都频频光顾。嗅到商机的白如方当机立断,在坛墙根儿租下一个小小的柜台,专门售卖从老家温岭批发来的珍珠。

“像扛大米一样,坐火车把成袋的珍珠背回北京,穿成项链,再一条一条卖出去。”白如方此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日子,那时一条珍珠项链售价几块钱,赚到手的利润有时仅仅几分钱。但脑子活、肯吃苦、薄利多销,白如方很快就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顾客。一些外国批发商甚至一下子从她的小柜台买走几千条、上万条珍珠项链。

小小的珍珠柜台,寄托了白如方对生活的希望。“那时整个人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做生意都合不拢嘴,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儿。”

1995年,红桥市场新大楼正式建成开业,马路摊贩退路进楼,白如方也结束了在坛墙根儿小打小闹的摆摊生涯,在外国人口中的“珍珠市场”内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摊位。阅读全文>>>

轻食的背后,是健康消费理念的持续升温。在这一千亿级赛道不断扩容的同时,也出现了品质参差不齐、相关标准模糊等问题。 新京报推出第一期《新京报消费质量报告》,透视轻食产业的现况与趋势。调查发现,一些代餐产品片面宣称“能当饭吃”;还有餐品存在高脂高钠等现象。行业“短板”仍有待补齐。


onlytree“液体沙拉”产品宣传。 电商截图

一包液体沙拉满足一天蔬菜所需,一片“低碳”面包蛋白质约等于5瓶牛奶,一包代餐奶昔能够替代一顿正餐……在电商平台,这样的轻食、代餐食品宣传屡见不鲜。不少消费者被商家宣称的低碳水、低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等卖点吸引,期待在减重、塑身道路上“躺赢”。而事实上,其中暗藏消费陷阱和健康误区。

专家提醒,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在内的任何营养素,长期缺乏都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用果蔬汁或果蔬粉替代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缺乏科学依据,也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价值。过分追求低碳水摄入,会导致身体获得的必需热量不足,影响重要脏器功能,甚至导致免疫力下降。饮食中的蛋白质不仅要考虑含量问题,还要考虑是否为优质蛋白质。代餐是非可持续饮食方式,长期食用的安全性仍待进一步研究。阅读全文>>>


午餐时段,轻食餐厅受到上班族欢迎。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近日,记者分别在foodbowl超级碗、盒马鲜生、Wagas沃歌斯、油梨树AVOCADO TREE购入5份轻食,选择的是在类型上基本相似的“碗”类轻食,并邀请营养师点评。

记者通过实际称重、对比发现,在5份“碗”类轻食中,最重的约557.3克、最轻的约345.2克,有的轻食产品实际重量超过标注重量,也就是说,消费者实际吃了比其以为的更多的食物。在价格方面,最贵的一份近80元,最便宜的22.9元。此外,名称、热量标注、主辅料及配料标注等均没有统一标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张家瑜在分析上述5份轻食时指出,部分产品主食太多,有的产品配有辣白菜,辣白菜等腌制、酱制食品,易导致钠摄入量超标。有的产品蔬菜量有些少,其搭配的菠萝并不能代替蔬菜。还有的产品虽然叫轻食,其实存在高脂高钠的问题。阅读全文>>>

专题丨新京报消费质量报告①:轻食产业透视

明星出游引发观鸟行为破圈,也让青年观鸟爱好者走入公众视野。究竟哪些人在观鸟、拍鸟?他们为何痴迷于飞鸟?国内赏鸟的打卡胜地都在哪儿?4月至5月初,我国各地已相继进入“爱鸟周”,春光正好,有理数带大家一起了解我国的观鸟文化,解锁观鸟热背后的生态密码。


观鸟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除了望远镜、相机等基本设备投入外,基本可以做到无其他高额花销,成本并不高。观鸟活动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亲朋好友一起出行,并通过参加观鸟社群与其他观鸟者保持联系,形成一个强大的新老传承社区,强社交属性也让很多人喜欢上了这项活动。

比起刚入坑的小白,“深水区”的观鸟者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外出拍鸟出片活动了,而是深度参与到鸟类繁殖调查等公民科学项目中去。

这种公众参与的科学研究,科研机构一般都招募非职业的爱好者和志愿者,一起完成数据收集、分析等研究步骤。譬如,今年三月正式启动的中国繁殖鸟类调查,正是这一行动的代表项目。

将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观鸟爱好者纳入科考“国家队”,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数据显示,得益于观鸟者的探索和辨识,2023年有20种以往5年未记录的鸟种被记录到,其中就包含一些边缘分布的罕见种和迷鸟。

可以预见,当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参与到鸟调项目中,对城市鸟类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乃至城市生态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阅读全文>>>

教师拍段子让学生喊“总裁”,真的就是“乐一乐”不必当真吗?班主任老师走出办公室时,学生喊“总裁好”;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又喊“总裁好”;老师在讲台坐下后,学生再喊“总裁好”。据媒体报道,4月25日,湖南永州祁阳市肖家镇中学的班主任邓老师拍下上述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引发家长投诉。对此,该校负责人回复媒体称,邓老师做法错误,已批评教育。目前,她已删除相关视频。


▲4月25日,湖南永州祁阳市肖家镇中学的班主任邓老师拍下上述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引发家长投诉。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有两个问题值得追问,一是这个“总裁”视频,会给学生怎样的价值观教育?这个视频的创意,或源于网上的“霸道总裁”,展现的是总裁的“威风”,以及下属对“总裁”的毕恭毕敬。如果是学生自己在校园艺术活动中,表演这一段子,没什么问题,而老师扮演“总裁”,让学生对自己鞠躬齐喊“总裁好”,这就把师生关系变为了上下级关系。

二是该短视频是学生创意还是教师创意?参加表演、拍摄地学生都同意吗?如果是学生创意让老师配合拍摄,“乐一乐”还说得过去,而事实上,这是老师让学生配合拍摄,想过一把“总裁”的瘾。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即便不愿意,也不得不配合。

这也是近年来一些教师拍段子发视频存在的问题。这些视频,由于没有标注是摆拍还是真实教学内容,通常会被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成为类似视频博关注、流量的一种手段。

但就是标注摆拍,教师把这类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也涉及是否得到学生同意,可能侵犯学生隐私的问题。其他以真实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视频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为此,必须为教师在社交媒体发布与教学相关的视频立下规矩。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定,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去年10月,湖南省教育厅印发《湖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条规定》,在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方面,要求教师不得利用课堂和学生在网上“吸粉”“吸睛”。

因此,教师创作、发布短视频,不能与本职工作冲突,更不能用短视频牟利。再就是,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阅读全文>>>

编辑 孙琳智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李立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