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

“无讼港区”

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港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繁荣。乘着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东风,港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双双增长,海陆枢纽双向辐射能级不断提升。伴随而来,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不断出现,对司法保护理念、机制都提出新的要求。

2024年,滨海新区法院与天津港集团、天津市港航局开展“无讼港区 护航港企”共治共建,提升港区企业前端治理水平,一年多来,港区案件量明显下降,港口矛盾纠纷化解取得初步成效。近期,天津港中心法庭再赴港区企业开展法治保障港口经济系列活动,将司法“供给+服务”延伸到企业需求的最前沿,切实为港区提供坚实的司法支撑。


法庭深入天津港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中心及重点企业,详细了解港口货物运输、仓储管理、跨境贸易等环节的运营模式及法律难点,重点调研港口经济高频司法需求,梳理法律风险点,精准对接港区企业发展的法治需求。


通过“一港区一法官”网格化治理模式,开展常态化、定制化、立体化法治体检,为港区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订单式”法律答疑。


天津港中心法庭负责人与法官代表受邀参加“涉港口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与海事法院、天津市港航局、天津仲裁委等单位,共同对进一步提升港区企业法治队伍建设进行探讨交流,法庭通过发送《司法数据赋能分析报告—公司案件白皮书》、分享商事合同典型案例的方式,为港区企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滨海司法智慧。

下一步

天津港中心法庭将持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法治服务方式,以港口实践法治需求为抓手,优化司法服务供给模式,着力为港区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司法服务和保障。一是坚持精准普法,激活港口法治“新动能”。积极培育涉港精品案例,发挥示范效益,定期开展法治宣讲,坚持“送法入港”。二是聚焦精准服务,架起多元解纷“连心桥”。开展“一港区一法官”巡回审判,主动发挥示范诉讼效果。积极与港口行业主管部门共治共建,搭建开放共享良性平台,拓宽涉港纠纷化解途径。三是强化精准施策,筑牢权益保障“防护墙”。坚持抓前端治未病,聚焦多发、高发案件,向行业主管部门、高频涉诉港企发送典型案例、风险提示书等,持续完善制度建构。

来源:天津港中心法庭 刘晓乐

编辑:徐鹤文

审核:曹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