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发生的印控克什米尔恐怖袭击案件持续发酵,如今已经发展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低强度战争”,就在印巴交火两天之后,巴基斯坦方面拨通了中方的电话,中国外长王毅对印巴的表态语重心长。



王毅外长向巴方强调了三个“支持”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拨通了中方的电话,将印巴当前的最新情况同步给了中方,巴方还强调,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反对任何可能导致事态升级的可能性,希望与中方以及国际社会继续保持沟通。从巴方的诉求来看,该国目前是不太想让印巴局势升温的,找到中方很可能是希望中方出面调解,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当前分歧。

对于巴方的诉求,中方直接给出回应。王毅外长强调了三个“支持”:支持巴方反恐、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支持尽快展开调查。虽然电话是巴方拨通的,但王毅外长发出的警告,既是对巴基斯坦说的,也是对印度方面说的,王毅外长强调,希望双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推动事态降温。

王毅外长虽然说了短短几句话,但蕴含的信息量很大。其一,作为“铁杆朋友”,中方正密切关注此事,并且支持巴方实施反恐行动,并捍卫自身主权和利益。其二,当前国际局势正值敏感时刻,中方不希望印巴因为一起恐怖袭击事件而破坏亚洲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希望双方都能保持克制,不要一味的复仇,而应该调查清楚真相,给局势降温。

显然,中方是不希望看到两国再次兵刀相向的,因为印巴两国都是拥核国家,万一脑子一热动用核武器,必将给全球带来灾难。而且,恐怖袭击事件既然可能发生第一次就有可能发生第二次,当前两国最应该做的,就是查清楚真相,以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发生交火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起恐怖袭击事件上,印巴两国表现得都不太冷静。4月22日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美方看热闹不嫌事大,第一时间表态支持印方,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和联合国都呼吁印巴能保持克制,不要让事态升温。

可印方显然有自己的计划,随即便宣布暂停河水共享等报复性举措,作为回应,巴方宣布暂停两国贸易,自此两国走上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路,谁也不服气谁。印方声称巴方就是空袭的幕后黑手,而巴方则要求拿出怀疑巴基斯坦的证据,并提出印方自编自导自演的观点。紧接着,印巴双方便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交火,巴方强调,不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妥协让步。

从印方的举动来看,该国似乎并不在乎究竟是谁制造的恐怖袭击,只想将事情闹大,甚至有将其发展成全面战争的意思。事发后的第一时间,印方直接将其定义为恐怖袭击事件,并切断了与巴基斯坦方面的军事沟通渠道,紧接着印军与当地恐怖分子交火,如今已经演变成与巴基斯坦军队交火的情况。



大坝成为印军手中的秘密武器

此外,印方还发动了“水战争”。印方凭借自己对三条河水的控制能力,缩小了巴基斯坦的水量供应量,导致巴方的农业、电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受限。紧接着,印方又突然给乌里大坝放水,导致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河水水位上涨,迫使岸边的居民紧急向安全地带撤离。不得不说,印方此举真的不地道,明明已经定义为恐怖袭击,印方不去围剿恐怖分子,却巴控克什米尔的居民下狠手,俨然一副不把事情闹大不罢休的架势。

事情正如印方预设的那样发展了,印巴两军已经在实控线附近多次交火,而且巴方已经搬出了刚从中方接收的霹雳-15超远空对空导弹,若两国真的爆发全面战争的话,外界很可能会看到中国武器的威力。

这场恐怖袭击究竟是谁发起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印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下,印度国内经济问题加剧,关税问题也影响着印度的发展,莫迪急需其他事情来转移视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场恐怖袭击来得真的太及时了。

现在的情况或许也是美方想要看到的,多年来,中国武器装备不断革新,可谁也不知道中国武器的威力,如今,巴基斯坦引进了太多中式装备,若与印方爆发全面战争,巴基斯坦必然会搬出从中国引进的武器来与印军对峙。这样一来,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看到重视武器的真正实力。



恐怖袭击事件成为印巴矛盾的导火索

显然,由印巴恐怖袭击演变成的局部冲突,早已变了性质,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样的做法终究不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巴方显然也不想事情继续发酵,否则也不会找上中国来给局势降温。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希望印方能保持克制,推动事态降温。若是因为一起恐怖袭击事件而将亚洲地区推入战争的深渊,印方很可能还成为千古罪人,莫迪政府该好好想想,自己是否能承担得起这样沉重的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