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公园散步,碰到不少大哥大姐在跑步,我也想跟着跑,但一跑肯定出虚汗,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畅快淋漓,自己龟速行走。

这几年经历低谷之后,我发现,中年人最大的财富,都是那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东西。

比如没有大病、没有负债、没有被裁员、没有离婚,当然,也包括没有结节。

这些在十几、二十岁年轻人眼里属于标配的东西,经过了岁月的残酷洗礼还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在中年人眼里,就会变成金子一般的存在,闪亮又珍贵。

多数人都会被欲望牵着往前冲,眼睛也被吊着一直往上看,难得低头瞧瞧这些最平常不过的东西。

殊不知,这些反而是所有财富的基石,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身体强壮,永远是最高级的存单

正常人过了30岁,身体就开始明显发福,脸圆、腿粗、肚子大,动作开始变慢。

一来是工作太忙,没时间锻炼,二来是每一次锻炼动起来都很费劲,就好像小时候拖拉机师傅用打火棍捣鼓半天才点着发动机,相当反人性。

但总有一小部分人能轻松地发动自己,自律得让我佩服,佩服到五体投地。

比如我一开攀岩馆的朋友,每天的锻炼项目不是攀岩就是跑步。

跑步至少10公里起步,跑完步之后还玩皮划艇或者玩飞盘,完全就是按准运动员的强度来训练自己。

而且人家还几乎不应酬,连暴饮暴食的机会都不给自己,40多岁的年纪,有腹肌、有胸肌还有二头肌和小腿肌,没肚腩、不抽烟、更没疲劳和打瞌睡。

往那一站,倒三角形的身板挺拔有力,就像大片里的英雄人物那样可靠。

去体检,指标比二三十岁的小伙子还要好,常年在户外都不带感冒的。

中年人的富足,首先就藏在身体里。

本钱是父母给的,但自律和锻炼更像是每天往健康账户里存钱,说白了就是存一笔几十年的大额存单。

你看庆奶和不老男神吕良伟,70多岁依然活力满满,精力好像取之不尽,连年轻人都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拥有自己的小事业,永远是最大的底气

如果说到了35岁还在上班领工资的人是幸运的人,那到了中年有自己的小事业,赚得比上班还多的人就一定是有远见的人。

我这几年接触了不少小老板,无一例外,都是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开始做自己的小事业。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深耕,把一个月入几千的小工作室打造成月入六位数的小公司,跑赢了多数打工人。

我的一位老乡,毕业后没有选择到大城市里打工,而是选择回老家县城开诊所。

从一个人开始,慢慢把弟弟妹妹都带入行,培养成助手,门店也从老破小变成高大上。

十多年的口碑积累让他们有持续不断的回头客,最近听说准备开第三家门面了。

他们在当地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把父母接过去生活,小日子过得富足又滋润,完全没有大城市打工人那种孤独无助的焦灼感。

不得不说,一门独立又持续的生计才是中年人最大的底气。

毕竟到哪都是为了生计,为啥非要挤独木桥到大城市里卷一堆没有增长的岗位呢?

只有一眼看到终点且足够务实的人,才能像巴菲特一样,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一条开始很孤独、很困难但有积累的坡道,慢慢滚雪球,最终摆脱打工人无工可打的宿命。



家人在一起,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一个温馨有爱的家,一定是中年人最安心的依靠,也是他最令人羡慕的财富。

我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的小老板,在工作上了轨道之后,都喜欢陪伴家人。

而且每逢放假过节,就会把大家族的成员聚到一起,三代人一起开车出去玩,有吃有喝,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我知道家族的兴旺是因为每一个小家都经营得不错,而且家人们都很团结,家族里有带头人。

到了他们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家人的陪伴,挣钱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打工人最大的软肋,除了经济薄弱,就是家人不在身边,一旦碰上中年危机,可能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

最近刷到很多离婚的,原因就是小两口有人饭碗不保了,另一个压力山大,支撑不住,以前积压的矛盾爆发就离了。

人到中年,如果你的家里没有抱怨和争吵,没有冷落和叹气,你就已经胜天半子,提前成为人生赢家了。

最后的最后

中年人的富足,从来不是在朋友圈的九宫格里刻意拼凑出来的,你眼里的炫富,都是人家年轻时的选择和日复一日的打拼积累而成的。

它会像蜜糖一样自然而然地流出来,温暖中带点甜,而且会随着基因传承下去。

正所谓好茶沉底,好戏压轴,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富足,才会在岁月里酿出从容的底气。

愿你也富足,且有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