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当时的董事长铃木修放话:“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中国市场低头!”随后他将手中50%的股份甩卖给长安,那股硬气劲儿让人佩服!转眼多年过去,如今铃木修后悔了吗?
“我决定退出中国市场,铃木也将停止在中国的汽车生产,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中国市场低头!”
当铃木集团的铃木修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不少人都纷纷震惊不已,这铃木修究竟是受了什么“刺激”,非要放弃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转而前往印度、非洲地区?
其实在1984年,铃木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还是很火的,大街上出现最多的就是奥拓、雨燕等车型,铃木也是有过春天的,不过随着新能源的兴起,铃木又不愿意在自己车型上转型,慢慢的,它最终被时代而淘汰。
而作为铃木的“一把手”铃木修,在失去中国市场之后,才将目光放在了印非地区,铃木修在建设车业方面,也是有很大能力的。
1930年,铃木修出生于日本的一个贫穷村落,但是它凭借着读书逆天改命,成功考上了日本中央大学。
1958年,铃木修进入到铃木工作,之后他又娶了公司第二任社长的女儿,成为真正的铃木女婿,有了这一层关系,铃木修在公司可谓是风生水起,之后又凭借着他的努力,成为坐上来社长的位置。
在铃木修的管理下,铃木在40年中直接将综合营收提高至5万亿日元,这是铃木自从建立以来,营收额最高的一次, 在1984年的时候,铃木进入中国市场,很快就凭借着小型车的优势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
1993年,铃木与长安正式合资,组建长安铃木,一时间,小型车、微型车走进人们视野,成为小资家庭的首选用车,但是很快,铃木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除了抵制日货的原因,还包括市场其他车业的冲击,铃木修呢,又固步自封,不愿意创新,三十多年了,铃木一直都卖那几个老款车,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外表上,都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
再说了,长安的老总又不是没劝过铃木修,让他转变自己的营销策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铃木修非是不听,坚信以后还是小型车的时代,别的车都已经出SUV了,铃木修还在小型车上苦战。
即便是长安又和铃木制造起了小型SUV,那市场份额已经被别人啃食殆尽了,又怎么会分一杯羹给铃木呢?所以铃木的销售记录也是一年比一年低,这样下去,退出中国市场也是迟早的事。
再说了,有的家庭不选铃木的原因还因为它的名字,在这个车牌摇号都要避开“4” 的国家,它取名铃木,谐音为“陵墓”,这谁敢选啊。
在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之后,铃木在2003年进入印度市场,并和丰田合作,计划推出纯电池型汽车,不仅如此,铃木修还在积极进入非洲市场,至于结果,如今也是不温不火。
参考资料:铃木与长安汽车解除合资关系 退出中国转战印非市场 环球网 中国青年网
铃木汽车原掌门人铃木修去世,曾推出“奥拓”车型 新华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