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今天(4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5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服务建议等内容。今年4月,我国气候呈暖干特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温波动明显。预计5月将有三次冷空气过程影响北方,南方地区暴雨、强对流等天气将明显增多,需加强防范。
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4月(截至4月26日),我国气候呈暖干特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月内气温波动明显,全国型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北等地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全国平均气温12.7℃,较常年同期偏高1.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有9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4月极值,其中四川邻水日最高气温(36.8℃)突破春季极值。华北南部、华东北部、华中中部和北部、华南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和南部、西北地区大部及新疆南部、西藏中部等地偏少2成至1倍。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图/中国天气网 江漪)
预计今年5月,将有三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分别在5月2日至4日、7日至9日和24日至25日。但总体强度偏弱,除东北地区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华中、西南地区东北部、西藏西部、新疆中西部等地偏高1至2℃。
5月冷空气活动较频繁,是我国大风多发时段,新疆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遭遇大风、阶段性强降温及沙尘天气过程的风险较大;建议上述地区关注沙尘和阶段性强降温对农业生产、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及出行安全的影响。
降水方面,预计东北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华东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藏西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东北地区南部、内蒙古东部局部、西藏西部等地偏多2至5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华东中南部、华中南部、新疆中西部等地偏少2至5成。
目前西北地区东南部、华东中部、华中西北部、华北西南部等地有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预计5月份,上述地区降水整体偏少、气温偏高,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土壤持续缺墒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建议加强水源管理和调控,做好节水防旱抗旱应对工作。此外,华北南部、华东中北部、华中中北部等地需防范干热风对冬小麦灌浆的影响。
肖潺提醒,华南地区已于4月24日入汛,入汛后我国南方地区暴雨、强对流等天气将明显增多。预计5月中下旬,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东部等地发生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风险较高,建议防范其对农业生产、交通等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