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有小道消息称朝鲜出兵俄罗斯参战,但不论是俄方还是朝方都没人承认这一消息。

可就在4月28日,朝中社报道说朝鲜武装力量部队参加了收复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并且“胜利结束”。

这是朝鲜首次公开承认派遣兵力支援俄罗斯,而朝鲜的功劳,也得到的普京的肯定,与此同时,此次“官宣”也让全球对朝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难道朝鲜的百万人民军真的成为了普京最强外援?



朝鲜援军一战成名

2024年8月,乌克兰军队出人意料地攻入了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相当于直接踹开了俄罗斯的家门。

这对普京来说可是奇耻大辱,他下了死命令要夺回失地,可俄军一开始表现得有点拉胯,不仅没把乌军赶出去,反而让乌军越打越顺,占了不少地盘。

就在这关键时刻,朝鲜的援军悄无声息地来了,据消息2024年10月,大约1万名朝鲜士兵抵达库尔斯克附近,先在后方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



到了2025年4月26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库尔斯克地区最后一个有人居住的村子——戈尔纳尔村被收复,19个定居点全部清查完毕,地雷也排干净了。

格拉西莫夫特别提到,朝鲜军队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帮俄军把乌军彻底赶了出去。

朝鲜官方媒体朝中社也在两天后证实,朝鲜人民军参加了库尔斯克作战,并且“胜利结束,这下俄朝双方的官宣算是把这事儿坐实了。



为什么突然承认朝鲜出兵?

俄朝之前一直对援军的事儿三缄其口,为啥现在突然一起改口?这里头有几层原因,值得好好琢磨。

首先库尔斯克战事结束了,没啥好藏的了,俄军已经把乌军赶出库尔斯克,战事告一段落,朝鲜援军的任务也暂时完成。

既然大局已定,俄朝再隐瞒也没啥意义,索性大大方方承认,展示一下两国的军事合作成果。



同时2024年6月,普京访问平壤,跟朝鲜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条约里明确规定,如果一方遭到武装入侵,另一方得全力帮忙,包括军事援助。

乌军攻入库尔斯克,触发了这条条款,不过条约签署后,俄朝两国还得走立法程序,直到2024年11月才正式生效。

朝鲜援军 10 月抵达俄罗斯,直至 12 月才投入作战,或因多重因素,一方面需开展针对性训练以适应战场,另一方面相关法律程序的办理也需时间,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参战时间延迟的重要原因。



最后就是 2025年5月9日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普京打算在莫斯科搞一场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展示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国际支持。

库尔斯克的胜利来得正是时候,普京很可能让参与战斗的部队上场接受检阅,如果朝鲜援军也要亮相,提前官宣他们的存在就是必须的步骤。

那么朝鲜的援军真的这么厉害吗?

毕竟朝鲜经济不算发达,军队的装备和技术水平跟西方比有差距,可库尔斯克这一仗,朝鲜军队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首批1万名援军是朝鲜精挑细选的精锐,训练有素,战斗意志顽强。

格拉西莫夫的评价可不是空话,乌军的无人机画面和前线战报都证实,朝军在战斗中跟俄军配合得相当不错。

后来朝鲜又派了些增援部队,但规模和战斗力不如第一批,可能主要是后勤支援为主。



至于“百万人民军”是不是普京的头号外援,这话有点夸张,朝鲜的军队总数确实有百万级别,但这次出兵的规模也就1万多人,远没到“百万”那么夸张。

不过朝鲜援军的意义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他们的到来填补了俄军的兵力缺口,还带来了心理上的震慑。

俄朝联手,俄乌战局要变天

如今库尔斯克的战事虽然结束了,但朝鲜援军的去向还是个谜。



他们是会全部撤回朝鲜,还是继续留在俄罗斯,支援乌东或其他战线?答案得看两点:一是俄乌谈判的进展,二是朝鲜对半岛局势的判断。

如果俄乌战事继续僵持,俄罗斯可能需要更多外援,朝鲜的军队就可能深入乌东地区。

毕竟俄朝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不是摆设,双方有义务互相支持,但如果半岛局势恶化,朝鲜也得留点兵力在家门口防着,不能把家底全押在俄罗斯。



更长远看俄朝这波联手可能会让全球局势更复杂,西方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可能会加大对俄朝的制裁,俄罗斯和朝鲜得小心别被孤立,找到更多盟友才能稳住阵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