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高潮针”的多个话题相继冲上热搜,一些营销内容在各种社交群疯传,讨论度颇高。但事实上,如此“高潮针”毫无科学依据。也就是说,“高潮针”背后又是一场医学真相与逐利陷阱的博弈。

据悉,宣称为“高潮针”的产品通常价格不菲,动辄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在一些网传的营销帖中甚至有商家放言“预约爆满”。了解发现,商家口中所谓的“高潮针”操作方法其实是在私密部位注射玻尿酸、自体脂肪、胶原蛋白来增加阴道前壁(传说中G点区域)的饱满度,以及使用PRP(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提升敏感度。

获得“性福”真的能一针解决问题?广告语中,不少“高潮针”商品都大言不惭地自称“一针见效”“无副作用”。然而相关医学专家明确指出,女性私密部位血管神经密集,如此非必要注射很可能有感染、出血、瘢痕或神经损伤风险,反复注射也会出现组织硬化、局部变形或功能异常。

至于注射物胶原蛋白或PRP(富血小板血浆),更是令内行人直呼“离谱”。据悉,PRP其获批的适用范围实际为用于骨折手术的辅助治疗(包括可与骨修复材料混合植入骨缺失部位),属于被严格监管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根据相关规定,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严格的产品注册制度,只有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才被允许在市场上销售和使用,且必须在规定的适应症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

个人想要改善性体验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一方面,技术的滥用势必会导致身体健康的威胁。利益驱动下,部分商家是利用消费者的“性焦虑”进行营销,将严肃的医疗行为异化为消费噱头。第三类医疗器械被不良商家包装成注射于私密部位的“高潮针”,如此明显的超范围使用安全风险不容小觑,注射风险、感染风险以及远期一系列妇科疾病的潜在风险不该被毫无科学依据的项目、技术、原理裹挟。据称,有论文曾介绍一起案例,其中患者在阴道壁注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后不幸死亡。

另一方面,监管的滞后无疑提供了炒作营销滋生的温床。尽管目前看不少网帖已经被删除,但“高潮针”话题爆火背后不难看出某些网络“种草”本质是拿捏群体焦虑,以及利用“性焦虑”“性别焦虑”进而实现商业收割。

“高潮针”背后医学真相与逐利陷阱的博弈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类似打着“黑科技”旗号、实为炒作的乱象屡见不鲜。当务之急,亟待加强行业监管,堵住制度漏洞;也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避免被伪科学营销所误导。毕竟,任何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美丽噱头”,都该被坚决叫停。

评论员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