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2日,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再次被激化。
随后,印度直接对巴基斯坦实施了“截流”措施,使得本就饱受干旱困扰的巴基斯坦雪上加霜。
紧接着,印度又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开闸放水,导致下游地区的水位急剧上升,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一边截断水源,一边又释放洪水,印度的这种操作简直让巴基斯坦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局面,巴基斯坦决定借助中国建造的大坝来重新掌控水源控制权。
那么,这座由中国修建的大坝位于哪里?它对巴基斯坦的重要性又体现在何处呢?
印度的“水资源霸权”
4月22日,在印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造成26人遇难,数十人受伤。
当时正准备前往沙特阿拉伯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得知消息后,迅速返回国内召开紧急会议。
之后,印度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措施。
除了驱逐巴基斯坦外交官并加强边境管控外,印度还祭出了“水资源霸权”的手段,直接启动了“截流”行动。
印度宣布暂停自1960年起生效的《印度河河水条约》,计划全面控制奇纳布河、杰赫勒姆河等多条关键河流。
这一举措几乎切断了巴基斯坦接近70%的农业灌溉用水以及68%的农村生计来源。
《印度河河水条约》是在世界银行的协调下,经过长达9年的谈判才最终达成的协议。
根据澎湃新闻2025年4月25日发布的文章《释新闻|印度宣布“掐断”巴基斯坦水源,对两国意味着什么?》,条约明确规定东部三条河流可由印度自由使用,但其中两条河流最终流入巴基斯坦,并由其管理。
因此,尽管印巴之间经历了多次冲突和战争,《印度河河水条约》却从未中断过。
该条约被视为维持印巴关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然而,如今印度却单方面暂停履行条约内容,导致巴基斯坦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这将对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民众饮水以及经济稳定带来深远影响。
农业占巴基斯坦GDP的四分之一,为40%的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而不久后,巴基斯坦即将迎来灌溉高峰期,大片农田急需水源供应。
此外,巴基斯坦约三分之一的电力来源于水力发电。
正值用水紧张之际,印度却选择“截流”,这无疑是对巴基斯坦生存基础的重大打击。
不仅如此,随着印巴局势持续升温,印度又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开闸泄洪,致使杰赫勒姆河水位骤升。
很快,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陷入混乱,部分地区爆发洪水。
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4月27日报道的文章《未事先通知,印度突然开闸泄洪!下游巴基斯坦控制区水位暴涨,当地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要求居民尽快撤离》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描述。
中国的水电项目成为破局关键
在巴基斯坦看来,这是印度蓄意发动的一场“水资源战争”,目标直指巴基斯坦。
但印度媒体却声称此次泄洪是因为强降雨所致,属于大坝正常运行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印度否认这是有意针对巴基斯坦的行为。
不过,印度的这些举动确实让巴基斯坦面临巨大风险。
一方面要应对干旱危机,另一方面又要防范洪水威胁,可谓旱涝两难。
面对这样的挑战,巴基斯坦不会坐视不理,而是决心夺回水源控制权。
而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则是中国建造的大坝。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巴两国深化了水电领域的合作,科哈拉水电站和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建设。
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被誉为巴基斯坦的“三峡工程”。
该项目将在尼鲁姆河上修建一座拦河大坝,并通过一条引水隧道将水流引导至下游的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如前所述,巴基斯坦大部分电力依赖水力发电,印度“截流”后,巴基斯坦不仅用水困难,用电也变得十分紧张。
有了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巴基斯坦便能有效缓解电力短缺问题。
该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966兆瓦,所有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后,每年可提供大约51.5亿千瓦时的电量。
这些电量占巴基斯坦总发电量的12%,足以满足其夏季用电需求。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一次特大洪灾摧毁了工程大部分设施,施工团队只能从头再来,重新修复受损设备。
光明日报2018年5月14日发表的文章《巴基斯坦“三峡工程”为当地输送正能量》记录了这一过程。
除此之外,中国还协助巴基斯坦修建了科哈拉水电站。
该水电站位于印控克什米尔下游区域,是中国海外投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项目,装机容量达1124兆瓦,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民生效益。
更重要的是,它与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形成了一道保护屏障。
不仅可以提前拦截印度“截流”前的水流,还能一定程度上夺回水资源控制权。
有了这两座水电站,印度若想再次对巴基斯坦实施“水资源霸权”,就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经济日报2018年12月3日发布的文章《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设巴基斯坦科哈拉水电站——释放更多民生红利》详细报道了这一情况。
结语
印度的“截流”行动让巴基斯坦深刻认识到掌控水源的重要性。
对中国来说,这两座水电站已经成为巴基斯坦抵御印度“水资源霸权”的重要武器。
这也象征着中巴友谊的进一步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此次行为已经对其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一旦巴基斯坦掌握了足够的水源控制权,印度若再想实施“水资源霸权”,恐怕也需要三思而后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