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们是谁?谁允许你们搜我身的?我要找你们领导?”
“陈处长,你看!他身上居然有一把手枪,看起来好精巧啊。”
“控制他,来延安还私藏手枪,他果然有问题。”
从1943年3月开始,革命圣地延安陆陆续续迎来了一批先进的干部,他们都是来中央党校学习的,6月份时延安再次迎来一位姗姗来迟的同志,他就是这两年声名赫赫的抗日名将田守尧。
田守尧
这天毛主席处理完公务后按照习惯准备这几天的授课内容,这时候保安部部长钱益民突然过来汇报:
“毛主席,你明天接见的田守尧有问题?我们从他身上搜出刺杀用的消音手枪,所以明天的见面取消。”
抗日名将田守尧有什么样的功绩,让他声名赫赫?那么这次刺杀毛主席的惊天阴谋又是谁识破的?
抗日名将
田守尧原名田作龙,安徽省六安人士,父母是最普通的佃户,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所以忍饥挨饿是他童年的常态。
又瘦又矮的田守尧为了一口吃的不得不去给地主家放牛、割草,小小年纪的他品尝了太多辛酸和苦楚。
1929年红军队伍来到田守尧家乡附近活动,和很多热血青年一样,田守尧也有一颗改变国家命运的心,他想要加入像红军这样的组织,可以惩治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大山,帮助那些贫苦百姓真正过上有吃有穿的幸福生活。
15岁时田守尧加入当地的少年先锋队,深入到村镇积极宣传红色思想,次年田守尧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六安和西农民暴动,17岁田守尧终于加入红军这个大家庭来。
田守尧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娃,当兵后积极学习文化知识,他从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到后面熟练地掌握革命理论知识,战场上田守尧也是勇敢有智谋,党组织看到他的优异表现,不但帮助他入党,还提拔他为红25军交通队指挥员。
长征途中田守尧先后参加了庾家河、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东征、西征等一系列的战斗,尤其是西征时田守尧特别会抓住战机。
他带领军队顺利占领安边和盐池两座县城,这份灵活多变的指挥能力甚至得到了彭德怀老总的肯定。
1937年日军集结重军分三路进攻华北一带,其中有一支日军沿平绥铁路进犯山西大同,他们意图以山西腹地作为晋北的通道,以期顺利实现右侧大迂回,配合其他方面的日军歼灭掉中国第一战区的国民党军队。
此时山西附近第二战区的第6集团军、第7集团军抵不过日军的猛烈进攻,最后退守在雁门关、平型关附近,这里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可以凭借有利地形予以反击,毕竟山西腹地就在身后,退无可退。
田守尧所在的八路军115师奉命前往平型关附近配合国民党主力第6集团军的防御作战。
田守尧的687团驻守在西沟村至蔡家岭附近的高地,他们需要截断日军撤退的后路,也要随时拦截来自灵丘和浑源等方向的日本援军,为了做到隐蔽行踪,他们趁着天黑冒雨来到高地附近。
25日凌晨日军的第5师一部分军队守护着大批辎重大摇大摆地来到平型关公路,7点左右日本彻底进入八路军的包围圈。
由于雨后路面泥泞日军行动迟缓,这给了八路军很好的战机,田守尧带领军队将日军的尾翼部队进行分割包围,还火速歼灭了准备从韩家湾北侧逃跑的日军。
被围困的日军疯狂反扑,给387团造成很大困扰,田守尧和战士们拼光了子弹后拿出砍刀就冲锋,田守尧更是身中数刀后叫人抬着担架来到前线继续指挥,这次大战打得酣畅淋漓,也打破了日本人“无败绩”的神话。
1938年田守尧在国共合作的反日军的“九路围攻”战役里再次立功,他和387团英勇无畏,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出色地完成这场艰难的狙击任务。
皖南事变后田守尧担任他第3师第8旅旅长,尽管新四军面临着艰难的局势,他依旧在盐阜地区坚持游击作战,他团结干部和群众,严厉打击了附近的海盗、土匪、伪军等势力,为老百姓争夺更多生存空间,尤其是郑潭口战斗和响水口战斗,田守尧更是发挥出色,从容指挥。
1943年党中央决定从盐阜抗日根据地选派一批优秀干部来延安学习,田守尧夫妻俩都在此列。
真假田守尧
1943年被选拔出来优秀的新四军代表来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深造,各根据地的同志陆陆续续地都到齐了,他们被安排在延安住下,毛主席也按照惯例接见了这些同志,甚至亲自去中央党校给他们备课、讲课。
6月下旬延安的军委招待所里又迎来一位来党校学习的同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田守尧。
只不过那个年代由于通信落后,延安也是人来人往,没有几个人真正见过田守尧,只听过他的赫赫战功。
毛主席听说田守尧来了也是很惊喜,他很想亲眼见见这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听一听他关于苏鲁的前线汇报。
不过毛主席觉得他赶路辛苦就没有直接接见,反而让他多休息几天,而私底下所有接触过毛主席的外来人员都需要经过保卫科科长陈泊的检验。
原来是延安经历了特务渗透事件(汉中训练班事件)后,所有党中央领导人的行程安排都会抄写一份送到保卫处。
陈泊细心地发现毛主席将于几天后会接见一个叫做田守尧的旅长,陈泊来延安的时间晚对于田守尧并没有印象,所以对于田守尧的调查不敢有半分松懈。
根据接见田守尧的保卫科科员叙述,田守尧和几十个同志在前往延安的路上遇到猖狂的日寇,很多同志都牺牲在大海里,田守尧一边躲避日军一边艰难地向延安这里赶路。
为了安全他前后多次绕道所以来得迟了,另外田守尧为了躲避敌人时还意外丢掉了介绍信,但是他经过晋西北时还特意叫人发了电报向党中央汇报过此事。
田守尧的这番说辞陈泊无处查证,如今陈泊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证实真伪,陈泊拿出保卫科交上来的资料一点一点地抠细节。
陈泊
首先这个田守尧没有按照党组织最初的安排进入解放区,中间绕过很多延安的岗哨,其次田守尧还弄丢了介绍信,只是这个介绍信是黄克诚亲自写得十分重要,是外来人员最重要的身份证明。
最后是电报,那时候延安的电报保密性太差,老党员一般不会选择电报传信,光这三点就让陈泊连连皱眉。
查完所有的档案,陈泊摩挲着手中的水杯想对策,田守尧名气太大了,如果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他不能轻易让人抓捕,他必须摆出实质性的证据才能有所动作。
不过谨慎起见陈泊以“提升所有学习代表的待遇”的名义将田守尧请到一个安静的单间里方便监视。
做好这件事后陈泊发现距离毛主席接见田守尧还有两天,他没有多少时间调查,为此他打算从田守尧的途经地开始核实,毕竟这些地方总会有熟人认识田守尧本人。
为此他再次打开档案看到:“途经渤海、冀东、平西、晋西北,最后到达边区。”
田守尧是在海上遭遇日军,所以必经之地晋西北是陈泊的重点调查地。
为了赶时间陈泊立即派人向晋西北地区核实当天详情,结果晋西北下午回信:
“我站5月份并无一个叫做田守尧的同志路过,我部也未曾向延安发送过丢失介绍信的电报。”
陈泊害怕中间有误会,就马不停蹄地向更远的苏北、华北紧急发送消息,得到的都是没有接待过田守尧的回复。
此外田守尧汇报过的资料里还出现过晋西北两个兵站,他曾借用两个兵站发过相关电报,但这两个兵站是外围的供应和转运机构,毫无保密效果,老红军出身的田守尧此举也算是明显的破绽。
陈泊反复核实后最终确定这个田守尧是假的,他当时就出了一身冷汗,陈泊还联想到前几天延安边区的两起“武装特务偷越哨口”事件,当时延安附近的哨口遭到特务疯狂地袭,如今想来很可能是为了给这个假“田守尧”遮掩,事关重大陈泊赶紧向上级报告。
当时的延安保卫部部长是钱益民同志,钱益民听罢果断下达命令让陈泊对这个“田守尧”进行突击抓捕审问,结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这个田守尧身上还真藏有东西,一把先进的美式消音手枪。
假田守尧百般抵赖推说是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妄想蒙混过关但是陈泊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陈泊有理有据地驳斥“田守尧”的谎言,把真相一点一点地铺开,最终击碎这个假“田守尧”的心理防线说出所有真相,还真正的田守尧同志一个清白。
原来,田守尧同志早已在来延安的途中壮烈牺牲了!
刺杀真相
1943年2月11日第三师参谋长彭熊带队、田守尧任副队长的干部队从根据地悄悄出发了,他们这支队伍团以上干部就多达11人,还有一部分女同志,他们扮作商人十分低调地从苏北盐河口乘船出发。
结果他们赶上日军的拉网式大扫荡,为了顺利来到延安,他们改走海路,不幸的是他们的木帆船刚驶入黄海,就遭遇了日军的巡逻艇,最开始他们编了一套经商出海的说辞。
只不过日军坚持要检查船只,船上有很多女同志和秘机密件很容易暴露,不得已开枪反击,最开始凭借手榴弹等武器田守尧他们占据上风,但是日军有着疾驰的汽艇和充足的枪支弹药。
日军很快进行更加激烈反击,田守尧和战友眼见情况糟糕,不得已毁掉机密文件,他们边打边退,最后向海岸线冲去,只不过海岸线虽然近在咫尺田守尧夫妻两个却中弹被海水吞没。
陈洛涟和田守尧
这里的枪声惊动了附近的八路军滨海警备团和民兵,他们用火力压制巡逻艇上的日军,最后日军抵抗不住撤退了,这场黄海遭遇战牺牲了包括田守尧夫妻共计16名同志。
3月底,军统头子戴笠桌案前上就摆上这份死亡名单,戴笠拿着名单仔细看着,当他看到田守尧的名字时一个恶毒的计划涌上心头,为此他花费许久找到一名长相身材与真正的田守尧都对上了的特务进行培训。
戴笠将此计划定为B计划,然后找到各种资料让他学习和辨认,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他们才踏进这片土地,本以为准备万无一失,没想到没几天就被延安识破了阴谋。
这不是毛主席遇到的第一次刺杀,但刺杀的背后真相着实让毛主席伤心不已,田守尧作为红军队伍里一代冉冉升起的将星,没想到就这样陨落了。
延安方面也怀着悲痛的心情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对田守尧等抗日英雄的悼念文章,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更是沉痛惋惜了田守尧等人的离去。
黄克诚
在这次“真假田守尧案”中,一位叫陈泊保卫人员可谓立下汗马功劳,他凭借细心和耐心从细微之处抽丝剥茧还田守尧一个清白,其实这个陈泊的人生也同样精彩。
红色福尔摩斯
这次刺杀阴谋是一位叫做陈泊的年轻人发现,他是陕甘宁边区的保卫处处长,有着多年的反特工作经验,除了这次的“真假田守尧案”,陈泊之前就破获多起间谍案,被毛主席夸耀为“延安的福尔摩斯”。
陈泊原名卢茂焕,是广东省乐会县(今海南琼海)人,1909年他出生在一户普通的渔民之家,陈泊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大海上捕鱼,这样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的耐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为他锻造了强健的体魄。
14岁迫于生计的陈泊来到海口本地工厂当起了学徒工,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广州作为国民革命中心各种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不断,他们间接提升了这里老百姓的阶级觉悟。
所以陈泊那时候的革命觉悟和革命思想十分成熟,1926年陈泊通过自己的优异表现成功入党。
干革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仅需要十足的勇气和智慧,还随时面临牢狱之灾,所以早期的革命者会下意识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各地开始屠杀共产党一些爱国人士。
陈泊也在被捕之列,只不过陈泊的共产党身份隐藏得很好,加上亲戚及时保释,陈泊最终活了下来,这一遭鬼门关经历没有减弱陈泊的革命意志,他转身就投入到琼崖工农红军的队伍里,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1928年红军再度失败,陈泊为了活命不得不流亡海外的舅舅家,但他依旧没有放弃革命事业,他找到共产党海外组织(马来西亚共产党)继续从事革命斗争,不过在执行任务时他失去了自己的手臂。
图片来源网络
1932年陈泊回国,辗转多地从事革命斗争,直到1937年陈泊才正式留在延安担任情报保卫工作,那时候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很多有志青年和学生积极投奔,当然也有一部分特务乘虚而入,所以当时保卫的甄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941年有一位叫做吴南山的军统特务被共产党的真心所感化,据他交代如今延安已经混进来很多来自“汉中训练班”的特务,他们由戴笠领导,他们如今的目的是刺杀毛主席和破坏延安发展。
很快这件事就汇报给了中央领导李克农手中,李克农将调查任务交给周兴和陈泊,即便他们手中有这个投诚而来的特务积极指认,他们的调查进度也相当的慢,为了尽快将延安地区的特务清除干净,陈泊想了一个好办法。
李克农
原来是延安的“五一”劳动节集会就要到了,很多同志都会来这里参加活动,陈泊通过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特意安排,让所有参加集会的人员都放慢脚步,躲在暗处的特务趁机一一指认,他的一通操作下来又抓捕了二十多名特务。
陈泊以这些特务为源头继续顺藤摸瓜,果然再次抓获了32名特务,此时这些特务们已然混迹于延安的各个部门,有的成为党员,有的当上领导,有的甚至打入共产党的情报部门内部。
此案过后他们保卫处也都是一身冷汗,最后还是毛主席宽慰他们道:
“这个汉中训练班真是给我们上了一课,也给对国民政府抱有幻想的人上了一课,只可惜我们这里只有一个福尔摩斯。”
无论是田守尧还是陈泊,他们都是贫苦出身,经历了无数次生生死死却依旧一颗红心向中国,他们这些革命先烈值得我们永远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