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大伯冷笑着收拾老人的行李,眼里满是嫌恶与不耐。
“你就是个累赘,养着你纯粹是浪费钱!”刺耳的话语像刀一样刺入老人心中。
爷爷佝偻着身子,默默承受着儿子的无情,脸上写满了辛酸与无奈。
“我不会在这世上待太久了,”爷爷心想,手中紧握着那个只有他知道秘密的布包。
数月后的深夜,老人颤巍巍地站在孙子的门前,眼神中透着决绝与期待。
“乖孙,给你样东西,这东西你收好,别让你爸妈知道。”爷爷的声音低沉而神秘。
年轻人疑惑地接过布包,轻轻展开。小明倒吸一口凉气,愣在原地……
01
春末的黄昏,阳光淡薄,细碎地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小明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还回荡着教授上课时讲述的知识点。
他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就读于市立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成绩中等,为人也不特别引人注目。
小明的家住在城市西郊的一个老旧小区,六层楼房没有电梯,墙皮斑驳,却是父母耗尽积蓄才勉强买下的安身之所。
推开家门,小明意外地看见客厅里多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爷爷。
八旬高龄的老人坐在沙发的一角,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似乎在凝视着远方的某个地方。
爷爷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双手因长年劳作而粗糙变形,腿上盖着一条洗得发白的毛毯。
“爷爷,您怎么来了?”小明放下书包,走过去问候。
老人这才回过神来,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亮光,嘴角微微扬起。
“小明回来了?快过来让爷爷看看。”爷爷的声音带着乡下口音,缓慢而温和。
小明妈妈从厨房探出头,脸上挂着疲惫的笑容:“你回来了,快去洗手吃饭吧,今天你爷爷来我们家住了。”
小明点点头,走进卫生间,心中充满疑惑。
爷爷原本住在乡下大伯家,怎么突然来到了他们家?
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父亲面色阴沉,筷子在碗里漫不经心地搅动着;母亲不时偷瞄丈夫一眼,小心翼翼地夹菜给爷爷;爷爷则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吃饭,仿佛生怕惊扰了谁。
小明忍不住问道:“爸,爷爷怎么不住在大伯家了?”
父亲放下筷子,叹了口气:“你大伯说他那边条件不好,照顾不了,就把爷爷送来了。”
“条件不好?”小明皱眉,“大伯家不是刚换了新房子吗?还有两层呢。”
父亲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别多问了,先吃饭吧。”
小明不再追问,但他注意到爷爷听到这番对话时,眼中流露出一丝黯然。
晚饭后,小明回到自己的房间,正准备开始复习功课,母亲轻轻地敲门进来。
“小明,有件事妈妈想跟你说。”母亲坐在床边,声音很低,“你爷爷以后就住在我们家了,所以你要体谅一下,照顾好爷爷。”
小明点点头:“我知道了,妈。”
“还有,”母亲犹豫了一下,“家里现在可能会比以前更拮据一些,你的零花钱可能要少一点了。”
小明明白母亲的意思。
他们家本就不宽裕,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母亲在社区医院当护士,每月工资刚够支付房贷和日常开销。
“没关系,妈,我理解的。”小明安慰道,“我还有奖学金,够用了。”
母亲点点头,欣慰地笑了笑,轻轻关上门离开。
小明坐在书桌前,却无心学习。
他想起了爷爷,那个在他小时候常常抱着他讲故事的老人。
那时候,他们一家人还住在乡下,与爷爷和大伯一家住得很近。
爷爷慈祥和蔼,总是偷偷给他塞糖果,教他认字写字,带他在田间地头捉蝈蝈、放风筝。
后来,父亲决定进城打工,一去就是几年。
等到攒够了钱,才把小明和母亲也接到了城里。
从那以后,小明就很少见到爷爷了,每年只有过年时才会回乡下看望老人。
而大伯一家始终留在乡下,照顾爷爷,过着相对宽裕的日子。
小明叹了口气,合上书本,决定出去看看爷爷。
客厅里,父母正小声地争论着什么。
“你就这么把老爷子接过来了?也不跟我商量一下!”母亲的声音虽低,但语气中满是不满。
父亲搓着脸,显得很疲惫:“我也没办法啊,大哥不管了,我能怎么办?总不能让老人家流落街头吧?”
“我知道,可是咱们家条件这么差,怎么照顾老人?”母亲叹气道,“房子这么小,还要供小明上学,家里又添一张嘴,压力太大了。”
父亲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没办法,爸毕竟是我爸,总不能不管。”
小明轻轻走开,不想打扰父母的谈话。
他来到阳台,发现爷爷正坐在那里,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
月光洒在老人的身上,显得那么孤独而寂寥。
“爷爷,您还不休息吗?”小明轻声问道。
爷爷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小明啊,你来陪爷爷说说话。”
02
小明在爷爷身边坐下,闻到了老人身上特有的那种混合着草药和陈旧的气息。
“爷爷,您在看什么呢?”
爷爷指着远处的天空说:“看星星呢,你小时候最喜欢让爷爷讲星星的故事了,记得吗?”
小明点点头,想起儿时的记忆。
“爷爷,您以后就住在我们家了吗?”
老人的脸上掠过一丝阴云,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嗯,大概是的,不会太久的。”
“为什么不会太久?”小明好奇地问。
爷爷轻轻拍了拍小明的手:“人老了,就要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
“爷爷,您不是麻烦。”小明急忙说道。
爷爷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傻孩子,爷爷知道你爸妈不容易,家里本来就难,现在又多了我这个老家伙。”
小明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爷爷,只能沉默地陪着他看星星。
过了一会儿,爷爷开始咳嗽,小明连忙扶他回到房间休息。
爷爷的房间是原本的储物间,简单地收拾出来的,放了一张折叠床,显得局促而简陋。
“爷爷,您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就叫我。”小明帮爷爷盖好被子。
爷爷点点头,握住小明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好孩子,爷爷不会添太多麻烦的。”
回到自己房间,小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他想起了大伯,那个在他印象中总是皱着眉头的严厉男人。
大伯比父亲大七岁,在乡下经营着一家小型农机具维修店,生意不错,家境殷实。
爷爷年轻时把家里的大部分积蓄都给了大伯,帮他开店立业。
父亲则只得到了一点点钱,勉强够上了技校,学了一门手艺。
这些往事都是小明无意中听父母提起的,父亲从不在他面前抱怨大伯的不公。
小明叹了口气,不知道大伯为何会赶走爷爷,但他隐约感觉,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第二天清晨,小明起床时发现爷爷已经在厨房忙活了。
老人正弯着腰,笨拙地洗着碗筷,动作缓慢而吃力。
“爷爷,您干什么呢?让我来吧。”小明连忙上前。
爷爷摆摆手:“没事,爷爷能行,你去准备上学吧。”
小明看着爷爷颤抖的手,心中一阵酸楚。
这双曾经强壮有力的手,如今却连洗碗这样简单的事情都显得如此吃力。
小明的母亲走进厨房,看到这一幕,连忙说道:“爸,您别动了,歇着吧!”
爷爷的手停在半空中,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和失落:“我、我就是想帮点忙……”
母亲叹了口气:“知道您的心意,但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是多休息吧。”
爷爷默默点头,垂头丧气地走出厨房,回到阳台的角落坐下。
吃早饭时,爷爷小心翼翼地捧着碗,生怕打翻了什么。
他吃得很慢,动作谨慎,仿佛在害怕浪费一粒米饭。
小明注意到,爷爷只夹了一点点菜,大部分时间都在吃白米饭。
“爷爷,多吃点菜啊。”小明夹了一块肉放在爷爷碗里。
爷爷连忙摆手:“不用,不用,爷爷吃不了太多。”
父亲看了一眼,轻声道:“爸,您别客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爷爷只是微微点头,但仍然只吃了那块小明夹的肉,其余时间依旧只吃白饭。
小明离开家去上学时,爷爷坐在门口,目送他远去。
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期待,像是在回忆着什么,又像是在期盼着什么。
“小明,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爷爷的声音在小明耳边回荡。
小明回头挥了挥手,心中有些酸楚,但很快就被繁忙的学业占据了全部心思。
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课程多,作业多,各种活动和兼职也占据了小明大量的时间。
渐渐地,尽管同住一个屋檐下,小明与爷爷的交流却越来越少。
爷爷每天的生活似乎只剩下坐在阳台或角落里发呆,偶尔看看电视,偶尔试图帮忙做些家务,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一次,小明下课回家,发现客厅里一片狼藉。
水杯打翻了,水洒了一地,几本书也泡在水里。
爷爷正手忙脚乱地用抹布擦着,但他的动作太过笨拙,反而把水越抹越开。
小明皱起眉头:“爷爷,您在干什么?”
爷爷转过头,脸上写满了歉意和惊慌:“小明,对不起,爷爷不是故意的,爷爷就是想帮你整理一下书桌…”
小明看着自己泡水的教材和笔记本,一时间火冒三丈:“爷爷,您能不能别乱动我的东西!”
话一出口,小明就后悔了。
03
爷爷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中满是伤痛和自责。
老人低下头,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对不起,爷爷不该多事。”
说完,爷爷默默地走开了,背影显得那么孤独而无助。
小明张了张嘴,想叫住爷爷道歉,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他蹲下身,收拾着湿透的书本和笔记,心中既懊恼又自责。
母亲下班回来,看到这一幕,叹了口气:“又是你爷爷弄的?”
小明点点头,但随即又解释道:“他不是故意的,我刚才还凶了他,现在有点后悔。”
母亲摇摇头:“你爷爷年纪大了,做事不太利索,你要多担待些。”
小明点头应下,心里决定晚些时候去向爷爷道歉。
但晚上回家,他发现爷爷已经早早地关上房门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爷爷像往常一样坐在餐桌旁,安静地吃着早饭。
小明有些不安地看着爷爷:“爷爷,昨天的事,我不该那么凶您,对不起。”
爷爷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露出慈祥的笑容:“没事,爷爷没放在心上,是爷爷不小心。”
尽管爷爷这么说,但小明注意到,从那以后,爷爷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几乎不碰家里的任何东西,也不再尝试帮忙做家务。
老人整日坐在阳台或角落里,一言不发,目光空洞地望着远方,仿佛灵魂已经离开了身体。
只有在小明放学回家时,爷爷的眼睛才会亮起来,用浑浊的眼睛看着他,轻声念叨:“乖孙,读书要用功啊……”
除此之外,爷爷几乎不再主动说话,就像一个隐形的人,存在感越来越低。
小明暗自内疚,但学业繁忙,加上青春期特有的叛逆,他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与爷爷的交流。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家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闷。
小明的父亲整日眉头紧锁,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
一天晚上,小明偶然听到父母在卧室里的对话。
“大哥真不是东西!”父亲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把爸扔给我们,自己一点责任都不担,他难道不知道咱家日子本来就紧吗?”
母亲轻声安慰:“别生气了,气坏了身体不值得。”
“你不知道,”父亲的声音哽咽了,“大哥对爸有多不好,说爸是'累赘',是'包袱',说养着爸'就是白扔钱'!”
“怎么会这样?”母亲惊讶道,“爸年轻时对大哥多好啊,几乎把所有积蓄都给了他。”
父亲苦笑一声:“可不是嘛,当初爸为了帮大哥开店,自己连棉袄都舍不得买,就穿着老棉袄挨了好几年。”
“唉,”母亲叹了口气,“你大哥怎么能这么对老人家呢?”
父亲的声音低沉下来:“不止这些,你知道大哥是怎么对爸的吗?给爸吃的都是最便宜的饭菜,有时候就是白米饭配咸菜。”
“天啊,难怪老人家来了咱们家,总是只吃白米饭,别的都不怎么动。”
“嗯,大哥把爸当累赘,说照顾爸太麻烦,还影响他们家生活质量。”父亲的语气充满了痛苦,“最后居然找借口说我们家条件好,把爸硬塞给了我们。”
“咱家哪里条件好了?”母亲苦笑道,“房贷还没还清,小明上学也需要钱,我们俩的工资也就够维持基本生活。”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没办法,爸毕竟是我爸,总不能不管。”
听到这些,小明的心情异常复杂。
他不知道大伯居然是这样对待爷爷的,更没想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居然如此紧张。
从这一天起,小明开始有意识地多关注爷爷,尝试与老人多交流。
但爷爷已经习惯了沉默,对小明的关心只是微微点头,或者露出一丝苍白的笑容。
老人像是一个被岁月和命运打磨得失去了棱角的石头,安静地存在着,不声不响,不悲不喜。
某天深夜,小明起夜上厕所,经过爷爷的房间时,听到里面传来轻微的响动。
他悄悄靠近,透过虚掩的门缝,看到爷爷正在床边的箱子里翻找着什么,嘴里嘀咕着:“不能丢,不能丢……”
小明轻轻推开门:“爷爷,您在找什么呢?”
爷爷被吓了一跳,慌忙合上箱子,脸上露出惊慌的表情:“没啥,没啥,你去睡觉吧。”
小明狐疑地看了看爷爷,但见老人神色紧张,也不好多问,只好道了晚安,回到自己的房间。
04
接下来的几天,小明发现爷爷的行为越来越古怪。
老人时不时地盯着小明看,眼神复杂难明,似乎欲言又止。
有时候,爷爷会突然出现在小明的房门口,但当小明问他有什么事时,爷爷又摇摇头,说自己只是路过。
这种奇怪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小明渐渐习惯了爷爷的怪异行为,将其归结为老年人的特有表现。
一天半夜,小明因为口渴起床喝水,发现爷爷的房间灯还亮着。
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听到爷爷在自言自语:“该给他了,不然我走了就没人知道了……”
小明心中一动,不知道爷爷在说什么,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轻轻敲了敲门:“爷爷,您还没睡吗?”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爷爷才开门,脸上带着一丝慌乱:“小明啊,爷爷刚才在念经呢,老了就睡不好觉。”
小明点点头,没有深究,但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生活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小明忙于学业,父母为生计奔波,爷爷则依旧安静地存在着,像一个隐形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逐渐习惯了爷爷的存在,有时候甚至会忘记家里多了这样一个老人。
直到那个特殊的夜晚,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那是一个普通的夏夜,窗外蝉鸣阵阵,夜风轻拂。
小明在房间里刷着手机,准备休息。
突然,他听到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打开门,小明看到爷爷佝偻着背站在门口,手持一个破旧的小布包,眼神复杂,似犹豫又决绝。
“爷爷,这么晚了,您有事吗?”小明疑惑地问道。
爷爷环顾了一下四周,像是在确认没有其他人,然后压低声音说:“乖孙,给你样东西,这东西你收好,别让你爸妈知道。”
小明一脸茫然地接过布包,心中既好奇又疑惑。
爷爷看着他,眼中满是期待和嘱托:“打开看看。”
小明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个小木盒。
木盒虽然简陋,但做工精细,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一看就知道年代久远。
小明打开木盒,看清里面的东西后,小明倒吸一口凉气,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