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里那串微微泛光的珍珠项链,让老顾客们瞬间认出这是"珍珠女王"白如芳的招牌作品。
就在前一天,她还在抖音直播间笑着介绍新款巴洛克异形珠:"这颗就像人生,不完美才独特。"
谁曾想,这竟成为这位传奇浙商留给世界的最后影像……
白如芳生平与创业历程
1987 年,17岁的白如芳,从老家浙江温岭独自到北京闯荡。
刚到北京的头几年,她只能在街边摆小摊卖塑料盆,晚上住在没有暖气的平房里,一到冬天屋里冷得刺骨,双手常常冻得通红。
但她不怕吃苦,每天早出晚归,攒下每一笔辛苦钱。
几年后,她发现老家温岭产的珍珠品质不错,就试着从老家批发珍珠到北京卖,在马路边租了个小柜台。
她卖的珍珠颗颗圆润光亮,价格也实在,还会耐心给顾客讲解珍珠的保养方法,慢慢攒下了回头客,生意越来越好。
1995 年,红桥市场新大楼建成,她带着多年的积蓄和口碑搬进了宽敞的室内摊位,这算是她事业的第一个小台阶。
同年,一个改变她命运的机会来了。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到红桥市场参观,路过白如芳的摊位。
白如芳赶紧拿出几款热门的珍珠项链介绍,可撒切尔夫人看了都没相中,眼看对方就要离开。
她急得直冒汗,鼓起勇气说:“能不能给我 10 分钟?我按您的气质现场设计一条项链。”
撒切尔夫人有点惊讶,因为在国外定制珠宝至少得等一周,没想到白如芳真的当场从首饰盒里挑出大小不一的珍珠。
用随身带的银线快速穿编,10 分钟后,一条简约又典雅的项链就做好了。
撒切尔夫人戴上后对着镜子笑了,当场花高价买下,还另外选了几条带走。
更让白如芳没想到的是,后来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时,专门让人联系她,留出午饭时间请她带着珍珠去酒店挑选。
这件事很快在商圈传开,媒体也跟着报道。
“10 分钟为英国首相做项链的中国老板娘” 成了她的标签,很多顾客慕名而来,她的淡水珍珠销量从此在全国排第一。
从那以后,白如芳的摊位成了红桥市场的 “明星档口”,先后接待过 200 多位外国政要和名人。
每次有人来,她不仅卖珍珠,还会讲中国淡水珍珠的历史,比如古人怎么用珍珠做首饰、入药,现在的养殖技术有多讲究。
她常说:“我干这行就爱这行,珍珠虽小,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小窗口,我想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的珍珠不仅漂亮,还带着咱们的智慧和故事。”
她给外国客人设计的首饰里,总会融入一些中国元素,比如用珍珠串出别样的轮廓,或者配上红色绳结,很多人把她的珍珠当作了解中国的纪念品带回去。
就这样,她靠一颗小小的珍珠,在国际上闯出了名堂,成了大家口中的 “珍珠女王”。
前员工评价
有个曾在白如芳公司工作过的前员工说,白如芳是个实实在在的女强人,工作特别拼。
哪怕成了老板,她也经常亲自参与珍珠选品、珠宝设计,有时候展会布置展台,她能和员工一起忙到深夜。
这员工还提到,去年在网上刷到她的视频,她穿着西装介绍珍珠,身材保持得特别好,看着跟十几年前差不多,完全不像 50 多岁的人。
说到对员工的态度,这员工回忆,自己刚入职时不懂珍珠鉴定,白如芳就亲自教他分辨珍珠的光泽和瑕疵,午休时还会自己花钱给大家买奶茶喝。
这条消息下面,好多以前在公司工作过的人也留言证实。
有人说 2018 年自己结婚时,白如芳专门送了一条定制的珍珠手链,卡片上还写着祝福的话。
还有人说每次开员工大会,白如芳能叫出大部分老员工的家乡和家庭情况,连保洁阿姨的孙子上几年级她都记得,对身边人特别用心。
社会评价
白如芳女士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到突然和难过。
珠宝行业的从业者、红桥市场的商户,还有曾经和她打过交道的外国友人,都纷纷发文纪念她。
大家都说,她用了 40 年时间,把中国的淡水珍珠从一个小摊位做到了国际舞台上,改变了过去外国人觉得 “中国珍珠档次低” 的印象。
现在中国淡水珍珠在国际市场上占了超过 70% 的份额,这和她多年的努力分不开。
还有人提到,她接待过很多外国政要,靠着手做的珍珠项链,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记住了北京红桥市场有这么一位 “珍珠女王”。
网友们也感叹,她的一生就像珍珠一样,经过多年打磨才绽放光彩,可惜这么早就离开了。
想想她这么拼事业的人突然走了,大家心里都有感触:现在很多人跟她一样,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却忘了关心自己的身体。
所以想跟大家说,不管多忙,都得留时间让自己歇一歇,别等身体撑不住了才后悔。
对家人和朋友也要多花点心思,平时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这些平常的日子其实都是值得珍惜的幸福。
人生就像珍珠慢慢长成的过程,需要时间积累,也需要好好呵护自己,希望我们在努力奋斗的时候,都能照顾好身体,守住身边的温暖。
最后,希望白女士一路走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