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让人集体上头的微短剧早已不只是国人的“下饭神器”,还火到了海外!

穿越、重生、逆袭......这些爽感叙事正在用“快、狠、准”的方式圈粉全球观众。

据DataEye数据显示,短剧出海2025年仅第一季度,其收入便突破 24 亿元大关,下载量更是飙升至 2.59 亿次,与 2024 Q4相比,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在这股微短剧出海浪潮中,中国移动咪咕正凭借其多维策略打通全球市场,悄悄 “杀疯了”。

4月27日-28日,以“潮涌海南·剧链全球”为主题的2025年博鳌短剧出海合作大会在海南举行,大会汇聚行业精英、领军企业及权威机构,共同擘画短剧出海新机遇。


中国移动咪咕作为微短剧出海领域的重要力量,受邀参与了此次大会,与行业同仁共同探讨了短剧出海的未来发展方向。大会聚焦政策红利解读、产业链资源整合、技术赋能内容等议题,以短剧为媒解码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


精品内容驱动,海外市场持续开疆拓土

据悉,目前咪咕已经与20个平台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了包括华人市场、北美、日韩、东南亚以及阿拉伯语市场等区域,通过繁体中文、英语、韩语、泰语、阿语等多种语言,推出了3000多部次的优秀作品,其中就包含了大约200部/次的微短剧作品。

这一拓展成果,得益于咪咕在数字内容领域的深厚积淀。作为网络文学国家队,截至目前,咪咕数媒签约近2万名优质作家,孵化全版权小说超2万部。长期以来,咪咕致力于剧本的精品化发展,通过加强作家队伍能力培养、推出面向行业的“悦读好书榜”等举措,激励优质内容产出。去年,咪咕阅读签约作者麦苏的小说《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成功入选中宣部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咪咕原创小说《惜花芷》改编的同名影视剧火爆出圈,全网播放量突破26亿次。依托扎实的内容根基,咪咕从网络文学、漫画到微短剧,孵化出了各种形态的作品,并积极拓展不同语言版本和地域的内容合作。



多维策略升级,助推短剧出海生态构建

短剧出海之路并非坦途,面临盗版侵权、中西文化融合困难、国际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咪咕基于运营商资源整合、内容生态体系构建以及技术赋能三个维度,将对短剧出海策略进行升级:

一是强化国际运营商合作。借助中国移动与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优势,打通全球运营商合作,将咪咕在国内的短剧运营商模式复制到海外。

二是推动差异化海外市场拓展。此前,咪咕与韩国短剧公司围绕咪咕的《第十九年》剧本联合制作韩语短剧,在当地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联合短剧创作者、制作团队、发行平台、KOL达人等,通过IP开放、创作扶持、人才计划等方式,打造海外内容生态体系,重点推动带有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优质内容创作与分发。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咪咕目前已形成“创作-生产-分发-反馈”的智能闭环生态。在剧本创作方面,开发AI编剧协作系统;在短剧生产环节,自主研发智作引擎,并成功孵化科幻题材《盖亚算法》、古武IP《机甲战皇》《千劫眉》等标杆作品;在短剧分发方面,打造AI剪辑师助推短剧内容分发。在用户反馈方面,构建“内容画像-用户标签-渠道特征”三维匹配模型,通过AI推荐系统提高目标用户触达率。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将AI技术融入整个产业链,在短剧出海翻译、海外短剧创作、短剧推广素材生成、国际化分发等环节充分AI化,实现短剧内容海外拓展的高质量发展。

UTV短剧频道上线,咪咕短剧开启出海新征程

咪咕持续发力微短剧出海,不断拓展版图。在近期举行的第二届网络文学与微短剧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与中国移动香港公司进行了短剧产品的联合发布,宣布UTV短剧频道正式上线。标志着咪咕短剧以香港为首站,正式迈向国际市场,瞄准更广阔的百亿级赛道。


据了解,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是香港地区客户规模最大、盈利领先的通信信息服务供应商。UTV是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推出的视频内容平台,承载优质剧集、经典电影、新闻热点、综艺节目等多元内容,服务数百万香港地区及海外用户。

基于咪咕短剧全链强能力,推动内地优质短剧资源出海,中移香港与咪咕公司聚力打造“UTV短剧”品牌,聚合了海量精品短剧内容,特别推出繁体粤语版本,满足本地用户观看习惯和品质需求,并以“运营商+互联网”两大发行阵地,打通短剧传播链路,锻造短剧国际化分发能力,为优质内容持续赋能增值。

此次合作,是咪咕公司首次以短剧APP的模式迈向国际市场,代表着咪咕短剧出海开启新篇章。

当下,咪咕在短剧出海领域已迈出坚实步伐,其创新策略与实践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随着后续举措稳步推进,为微短剧国际传播注入新动能,助力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与共鸣。(黑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