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2025年4月28日《焦作晚报》A20版
“中医药+餐饮” 吃出好身体!
怀膳堂五一正式营业
你来吗
当中医药与餐饮相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药膳,融合了中医养生的智慧与烹饪技艺,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更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怀山药玉竹排骨汤、怀牛膝黄芪牛尾煲、怀地黄太行走地鸡……怀膳堂四季药膳餐厅,这家位于市塔南路太极景润小区门面房、以“四大怀药”为主题的中药膳食养生餐厅将在五一正式营业。
怀膳堂四季药膳餐厅将千年中医智慧与现代餐饮理念深度融合,以“先‘把脉’,再吃饭”的创新体验模式在我市美食圈刚一露面,立刻掀起一股食补养生的新潮流。日前,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家集文化展示、智能科技与药膳研发于一体的餐饮企业,正成为城市健康生活的新风尚。
千年药都孕育新餐饮
作为“四大怀药”原产地,焦作与中医药文化有着血脉相连的基因。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这些曾被列为皇室贡品的道地药材,如今在餐饮领域焕发新生。
近年来,随着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养生也成了热门话题。与充满“科技与狠活”的食品相比,药膳这种融合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饮食方式更健康、更养生。
“推出药膳餐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该店总经理朱丽娟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希望这些药膳能提高他们对健康的关注度。
朱丽娟长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而中医药膳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生动体现。古人讲求食补,通过药膳“治未病”,与当代人科学膳食、营养均衡的饮食追求不谋而合。该店将药膳理念和美味菜品进行创新融合,将在我市掀起餐饮新潮流,让药膳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开设中医药膳食堂,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调理身体,促进康复;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膳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借助食堂这个平台,将中医药膳的理念和实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倡导一种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朱丽娟说。
科技赋能传统智慧的味觉革命
步入餐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药材标本,墙上挂着焦作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颁发的“焦作市特色药膳企业”和“焦作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牌匾。
该店从外到内的整体设计以中药养生为主,店内到处体现了药膳养生文化。在试营业期间,该店“先‘把脉’、再吃饭”的养生仪式感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
宽敞明亮的餐厅,整齐划一的桌椅,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我们不是在简单做餐厅,而是在打造可体验的中医药膳文化馆。”朱丽娟指着店内的AI智能魔镜介绍道。这台由中医专家团队参与研发的设备,能通过面部扫描、舌苔识别和问卷采集,在90秒内生成体质分析报告,并为食客推荐个性化药膳组合。该店试营业期间,这台“电子郎中”已为前来就餐的众多食客开出了“美食处方”。
四季流转中的养生密码
“餐厅将药材作为食材,又将食材赋以药用,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保健强身,这就是‘怀药膳食’的精髓。”朱丽娟说,餐厅特别设立的“四时养生区”,将《太平圣惠方》的智慧转化为舌尖上的节气哲学。春季档主打“疏肝健脾”主题,枸杞、白苦瓜配以玫瑰花、洛神花;夏季推出“清心祛湿”套餐,石斛、牛肝菌搭配荷叶、竹叶饮。
“我们的食材供应链就是一本‘活的药材图鉴’。”朱丽娟说,怀山药来自温县垆土地种植基地,石斛来自云南种植区……在药膳茶饮区,20个玻璃瓶中封存着形态各异的中药材标本,厨师会根据每个食客不同的体质推荐不同的药膳和药膳汤。
“我们的每一道菜品都会随带一份菜品清单。每个清单上都都会注明菜品的主料、辅料、特性和口味,让食客吃得明明白白。”朱丽娟说。
该店的菜品既有传统的药膳经典,如怀山药煎酿羊肚菌、沙窝石斛牛肝菌、杜仲养生老豆腐、枸杞白苦瓜等,也有结合现代人口味和营养需求进行创新的药膳佳肴,如垆土山药焖鲍鱼、天麻陈皮蒸鲈鱼、天麻陈皮蒸碟鱼、太行山野生蝎子、九蒸熟地三文鱼等。每一道菜品都选用优质中药材和食材,经过精心烹制,既保留了药材的药用价值,又充分发挥了食材的美味。
“我们是以《太平圣惠方》为基础,根据季节的变化,通过食补来滋养五脏六腑的健康餐厅。”朱丽娟说,该店秉承“药食同源,养生有道”的理念,致力于为食客打造健康美味的药膳盛宴。
药膳食堂的菜品遵循中医时令养生理论。根据节气特点更新菜单,如春季推出健脾菜品,夏季搭配消暑菜单,冬季则提供温补食膳,并注重与本地食材的结合,推出个性化的菜品。
“我们在每个节气推出不同的药膳,让养生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饮食。”朱丽娟说,这种将中药与餐饮进行融合的创新实践,或许预示着药膳文化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无限可能。
“看似简单的一道菜,背后要经过中医药专家的研究、推敲,再通过厨师的反复尝试,添加什么、添加多少,都可能影响食材的品质和功效。”朱丽娟说,药膳的发展,需要中医药和餐饮的配合,两者缺一不可。
“食物本身带有‘疗’和‘养’两种功能,‘中医药+餐饮’的创新是对传统药食同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朱丽娟说,做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工作也很重要,要让消费者了解食物寒、热、温、凉的性质以及自身体质,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样才能让中医养生文化和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中医药+餐饮”可持续发展。
面对食客们热烈的反响,朱丽娟透露,该店即将挂牌“焦作市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食药同源研发基地”,用中医药文化为更多市民服务。
“这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健康的食疗。”带着父母前来体验的赵女士说,家人对这里的药膳美食十分喜爱。
“五一正式营业期间,我们会邀请中医现场坐诊,为大家把脉,并针对每个人的脉象给出食疗等方面的建议。”朱丽娟说。
夜幕降临,“怀膳堂”的故事正在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篇章——这不仅是味蕾的创新,更是一场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新实践。这座美食与养生共舞的餐厅,或许正在重新定义“好好吃饭”的现代内涵。
咨询电话:(0391)2955088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云霞 摄影报道
组图 怀膳堂四季药膳餐厅的药膳食材和美食。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王 鹏 郭子轩
责 编:王建新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孙浩翔 校 对:黄小霞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