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锐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加速驶入“深水区”。当“智能”“纯电”逐渐成为行业标配,真正决定品牌能走多远的,不再是发布节奏与配置堆砌,而是产品是否可信、体系是否可持续、价值是否能长期兑现。

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本田含“新”量双重价值拉满。“新能源”含量高,媒体日首次以100%新能源动力展车阵容亮相,旗下首款基于全新架构打造的新驾趣纯电SUV—P7发布后的首次公众亮相,带来全新纯电旗舰车型GT、极湃2的纯电矩阵。“产品上新”含量高,公众日更有新上市的雅阁运动系列、新型格的热销产品,辅以本田F1红牛RB21赛车现场展示,呈现出品牌电动化转型的新姿态。


这场集中亮相所释放的信号并不复杂:广汽本田不追风口、不卷配置,而是用一台“体系造车”的纯电旗舰,拉开电动化成熟阶段的帷幕。

01

P7:产品即战略支点,定义“新驾趣”下的电动车标准

作为广汽本田纯电战略下的首款平台化车型,P7自诞生伊始就承载着品牌电动化的“价值原点”功能。

这款售价19.99万~24.99万元的纯电SUV,基于广汽本田“云驰纯电架构”打造,具备高刚性车身、低重心设计和轻量化结构三项底层技术能力;配套90度的宁德时代定制三元锂电池最高续航达650km,驱动系统为本田自研三合一电驱模块,单体效率高达97.5%,整车能效水准处于行业上游。


P7自上市24小时内即收获超过5000台订单,这种“上市即热销”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下的产品信任释放。它证明:合资品牌并非电动转型迟钝者,而是节奏稳准、交付可信的理性派。

更重要的是,P7并未简单“向主流看齐”,而是主动提出区别于行业主流智能竞争的“价值聚焦”战略——从不主打“跑分指标”,而以“好开、好控、好用”为核心落点,明确聚焦长期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舒适性与稳定性。

例如,“八不哲学”覆盖了P7在日常使用中的八大核心体验:不晕、不累、不慌、不悬、不卡、不怕、不糙、不同。这些并非营销口号,而是工程部门对实车测试中用户焦虑点的系统性回应。

02

拒绝炫技内卷,P7以“可控体验”回应行业泡沫

与之相对照的是当下主流电动车企惯用的“参数比拼”策略。例如在同价位的Model Y和小鹏G6上,普遍强调加速度、算力芯片、视觉融合路径等技术标签,但这些标签未必等于“体验可信”。

广汽本田的反向选择,是将“可控、可感、可信”作为核心体验指标,回归到汽车的本质功能:可依赖的长期使用工具。

这一点也体现在P7的硬件价值感构建中:整车轴距达到2930mm,车身尺寸直逼中大型SUV,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结构,匹配豪华车型同源的转向系统,同时配备本田自研ADS自适应悬挂系统、线控制动+机械冗余制动系统,力求在操控性、舒适性与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在结构配置上,Model Y后驱版本虽起售价接近P7高配,但其后悬挂为成本更低的整体桥式结构,部分用户在长期使用中反馈存在乘坐偏硬、车身响应迟滞的问题。而P7则以“工程完整性”与“舒适均衡性”为优先,表达的是“可以信赖十年”的价值承诺。

在智能化方面,P7并不追逐“智能驾驶测试前沿”,而是坚持“适度适配、安全优先”的策略——Honda SENSING 360+赋能DMS疲劳监测与昏迷制动机制,强调实际用户安全而非技术炫技。在芯片层面,不谈TOPS性能,而强调系统协同与误触冗余。

03

从P7出发,产品矩阵与价值闭环同步搭建

P7只是开始。广汽本田在此后推出的产品,并没有盲目复制“爆款路径”,而是在技术承接与市场细分上形成更具深度的策略递进。

GT概念车作为基于云驰纯电架构的第二款纯电车型,主打高性能电动轿跑,其配备Brembo制动、电动扰流板、AS远焦显示系统等高阶装备,预计年内发布,拔高产品性能上限。


与此同时,传统燃油阵营也没有被放弃。新雅阁运动系列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与底盘调校上进一步年轻化,由本田全球设计总监森川铁司亲自操刀,强化品牌的燃油信任资产;而新型格通过MT冠军版、ACP时尚套件等“圈层改装路径”,强化与年轻消费群体的情感连接。

从P7到GT、从雅阁到型格,广汽本田构建的是一个涵盖从价值守成到性能突破的人群分层矩阵,既拉伸产品线宽度,也加固品牌价值闭环。

04

从体系到交付,P7兑现的是长期主义逻辑

一个结构清晰的产品,仅是体系可信的“前台表达”;而其背后,是合资体系几十年积淀下的全链路支撑力。

在研发维度上,P7投入超过4年开发周期、150万公里实测里程、402台测试样车,不为“上新速度”,只为“交付信任”。这在新能源行业普遍追求“18个月上量”的节奏中显得极其克制。

例如,P7依旧保留隐藏门把的物理解锁路径;制动系统坚持机械冗余路径;13个安全气囊针对不同体型乘员进行专项调试。这些“不显眼的坚持”,体现出广汽本田对用户生命体验的“工程敬畏”。

在制造维度上,P7出自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融合30+全球领先工艺、60项首次应用技术,并执行“120%质控标准”,将“合资品质”重新定义为“交付即稳定”的信任资产。


在交付策略上,广汽本田明确提出“油电同质同价”,并统一P7三款车型配置与价格,避免配置分化与用户体验落差,直接对比当前部分竞品常见的“低配拉低体验、高配透支信任”现象。

结语

P7不是起点,而是体系兑现的信号

过去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卷过智能、卷过速度、卷过发布会。如今,市场进入真实使用周期,用户开始关注:这辆车能否十年不开问题?故障少吗?保值率会不会断崖?售后服务是不是跟得上?

P7的意义,正是在于它不是一个“炒概念”的产品,而是一款“兑现长期”的信号。一款基于真实工程底座、一套对标豪华底盘质感、一个可持续产品策略。

如果说Model Y代表“软件定义汽车”的先发路径,那么P7代表的,则是“体系兑现信任”的耐力逻辑。而这,或许才是中国市场接下来最稀缺的品牌价值。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