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 从首场直播“零成交”到单场销售额突破14万元,仅用一个月时间,他们的直播间累计销售额已超百万元。这支由村党支部书记组成的“支书助农团”,用真诚与坚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也让大山深处的土特产“飞”向山外。

“以前,村民们只能把樱桃运到市场低价卖,现在我们通过直播,每斤能多卖五六块钱!”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藤花峪村团支部书记高安勤,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研究生。2017年,他放弃海外60万年薪工作,毅然返乡创业。2024年8月,高安勤首次尝试直播带货,却遭遇“零成交”的尴尬。但他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中秋节单日卖出1吨小米,10月帮老乡两小时售出2200单冬桃。如今,他的直播间成了村民们的“致富窗口”,农产品价格稳步提升,线下采摘游也被带动起来,真正实现了“山货不愁卖”。


“这是我们大山里野生连翘炒的茶,纯天然无污染!”镜头前,葫芦套村党支部书记尚国营正卖力推销。2022年,他放弃济南的工作返乡,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2024年9月,他首次直播时紧张得说不出话,只能提前手写产品特点,对着手机反复练习。如今,他已能从容地介绍:“村民采连翘茶,一家能增收一万多元!”与尚国营搭档的,是西集镇两河岔村党支部书记柏宗普。今年2月,三人在电商培训中相识,一拍即合组建“支书助农团”。“刚开始一天只卖几十块,但我们互相打气,想着村民期待的眼神,就又有了干劲!”柏宗普说。今年3月,团队单日销售额突破7万元,月销售额超百万,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顶流”。


没有专业设备,没有华丽布景,三位村支书靠着一口乡音和满腔热情,打动了无数网友。村民高安国感慨:“以前商贩压价,现在支书们按市场价收购,地瓜、核桃再也不愁卖!”直播间不仅让山货身价倍增,更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闪电新闻记者 刘印红 刘芮 山亭融媒 王金红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