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2025年“慈善四进”(进园区)经验交流及成果展示活动,在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举行。

据介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四进”活动以弘扬慈善文化、推广慈善理念为宗旨。多年来,“慈善四进”的内涵不断延伸扩展,根植于城市的每一个领域。今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四进”活动把“进企业”的概念和内涵继续扩大延伸,重点聚焦“慈善进园区”,号召更多的企业齐献爱心,让更多的慈善力量在园区汇聚,提升城市软实力,助力上海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市慈善基金会各区代表处围绕慈善进园区、互联网公益活动及各区特色亮点慈善工作等进行了交流。

据介绍,近年来,闵行全区的产业园区、企业和街镇(工业区)慈善工作站联手推动实施了100多个慈善项目,打造了具有闵行特色的“椿萱计划”、“蓝屋琴韵”、“亮吧咖啡”、“善者乐水”等品牌项目,在助老、助幼、助残、助困等领域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闵行也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仅2024年,援藏、援疆、援滇项目累计实施27个。去年,孤独症人群援助体系建设的“闵行经验”在全市开始推行。

临港集团专门成立了上海临港公益基金会, 带动1.6万家园区企业、50万企业职工共同投身慈善事业,让园区成为汇聚爱心、传递爱心之地。 近年来,临港集团在扶弱济困、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推动公益项目160个,覆盖12个省(市)自治区,受益人群超过3.7万人次。同时,还成立了1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依托基金会公益项目,有411名志愿者累计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近1万小时,探索了“产业园区办慈善”的新模式。

青浦区打造多元慈善生态,2024年累计开展救助和公益活动470余个,惠及群众近46万人次,资助资金达1.25 亿元。“孝亲敬老”项目深耕社区,一年半以来受益居民年达14000人次;今年3月与申通快递建立战略合作,发起“单单捐”项目,依托快递网络募集善款为流动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成立“放飞希望” 银龄校外辅导团, 助推青浦“银龄行动”提质增效;全区机关单位参与率达 100%,形成“党建+慈善”示范效应。

长宁区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公益生态。比如,在园区楼宇、店铺、食堂等公共区域设置“骑手友好”爱心驿站,提供矿泉水、风油精、防晒降温等用品,开展“致敬骑士”系列活动,并动员园区企业积极捐赠,为园区楼宇爱心驿站提供充足物资保障。此外,还在10个街镇和临空园区先后设立21个慈善驿站,开展“春送祝福、夏送清凉、秋送爱心、冬送温暖”四季服务。

宝山区围绕“五社联动”精准设置慈善帮扶项目,直接惠及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及残疾群体等。并将募捐工作与“慈善四进”紧密结合,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项目的影响力,为互联网众筹活动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钟燕群表示:要深化“慈善四进”,打造公益生态新标杆。要借鉴和总结临港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市园区,形成园区慈善的公益生态。推进“慈善四进”,不仅是空间的延伸,更是理念的渗透,要推动慈善文化深度融入社会各领域;要激发公众参与,开创互联网公益筹款新格局。

原标题:《2025年“慈善进园区”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举行》

市慈善基金会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周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