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编辑|墨山看客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展开多方向进攻,彼时斯大林认为德国不会对苏联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战争打响后,德军势如破竹兵临莫斯科。
就在这时,苏联拦截了一封德国绝密电报,电报内容是,德国希望“盟友”日本从远东地区对苏联展开进攻,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式最终占领苏联,看到电报的斯大林慌得不行,立马向中共发出了第一份电报。
莫斯科保卫战
第一份电报的内容是,希望八路军出兵牵制日军的行动,并炸掉北平、张家口等地区的铁路,防止日本大规模增兵,这封电报斯大林带着乞求的语气,看到内容的毛主席做出相应部署。
立即给北平前线的彭老总发送了一份电报,并指出日苏战争可能要爆发,我们应该做好相应的对策,毛主席在电报中并没有按照斯大林的要求炸掉铁路等设施。
并且毛主席还强调,这种策略是长期的战略的配合。言外之意就是震慑日本,让日本不敢轻举妄动。
毛主席在延安
同一时间,毛主席将电报传达给了周总理,并让周总理将中共的行动告知斯大林,与此同时,毛主席又电告新四军刘少奇、陈毅,指出新四军在近段时间不可大规模作战应该停战休整。
如果苏日战争爆发,尽可能在战略上震慑敌人,不要贸然发动战争,这对我军对苏都不利。
另一边的苏德战场上,以斯大林为首的元帅做出相应部署,抵挡住了德军的第一场攻势,德军的失利让希特勒恼羞成怒,立马调集35个师的兵力卷土重来。
而这次德军改变了战略,从全线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希特勒认为,德军只要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苏军就会不战而败,所以这次德军进攻的重点目标就是莫斯科。
就当大战一触即发时,斯大林再次听闻日军将从远东地区对苏军进行包围,斯大林又陷入了恐慌,立即给中共发出了第二份电报。
这次斯大林希望中共可以出动部分兵力前往长城内外阻击日军,为了让毛主席同意出兵,斯大林还让共产国际代表向毛主席施压,可尽管这样毛主席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面对中共的不出兵,共产国际在大会上对毛主席进行了批评,不是点名批评,而是委婉地说道:“希望苏联胜利,但却不展开任何军事行动”,这句话摆明了就是在说毛主席。
而此时抗日战争已经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在中国战场止步不前,日本还在太平洋与美军交战,根本无暇顾及苏联,所以当时日本并没有打算与德国共同进攻苏联。
1942年苏德战争也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就当苏联准备发动反攻时,斯大林又得到一份情报,内容是日军正在中苏边境集结兵力,斯大林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
斯大林
第三次向中共发出了电报,内容是一旦日苏战争爆发,希望八路军直接出兵南满帮助苏联缓解压力,为了让毛主席同出兵,斯大林又派出两位代表前往延安督促毛主席做出实际行动。
面对斯大林的施压,毛主席还是坚持原则,但毛主席也强调,一旦苏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必将做出相应对策,但对策是有步骤、有计划的,不是孤注一掷的。。
毛主席此话非常明了,只要苏日开战,中国肯定会出手相助,但现在并没有开战,中国就不能行动。
除此之外,当时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内部压力和天灾,内部压力是蒋介石给的,从1941年开始,蒋介石就不断向八路军新四军施压,甚至是兵戎相见。
而在那一时期,黄土高原遭受旱灾,战士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困难,哪有精力去帮助苏联牵制日军呢,所以第三次毛主席还是严词拒绝。
另一边苏德战场上,德军再次失败,苏军士气高昂,希特勒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派出百辆坦克,千架战机对莫斯科展开进攻,面对德军的猛烈攻势苏军失守,苏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在这时,日军入侵远东的声音再次传到了斯大林的耳中,随后第四封电报传到了毛主席手上,这一次斯大林改变了策略,让八路军出动一两个师的兵力,前往内蒙古和外蒙古接壤处,接受苏联的军事援助。
毛主席明白斯大林的目的,毛主席回电斯大林,武器自然需要,但调集兵力前往两蒙交界处不可取,第四次请求也被毛主席拒绝。
几天后,斯大林第五次电请毛主席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前往两蒙边境接受苏联武器援助,但毛主席还是果断拒绝,此时苏德战场上,德军已经落入下风,30万德军被苏军包围,决战即将开始。
这一次斯大林没有听到任何日本进攻苏联的风声,但为了保障反攻顺利,斯大林第六次向毛主席发了电报,内容是希望毛主席派出部分八路军前往长城一带镇守,防止日本对苏联进行偷袭。
这一次毛主席没有拒绝,立即命罗瑞卿、杨成武等人部署在长城一带,防止日本对苏联进行攻击,不管当时日军有没有打算对苏联进行入侵,八路军驻守在哪日军就不敢轻举妄动。
没有后顾之忧的斯大林展开了对德军的围剿,不出意外苏军取得胜利,随后苏军展开全面反攻一路打的德国本土。
苏联占领德国
另一边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是节节败退,这也是二战的转折点,经过同盟国的努力,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国家,而从6电报中可以看出毛主席用兵如神。
毛主席并没有因为斯大林的电报就改变立场,毛主席始终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这才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可以预测的,引用邓公的一句话:“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最后让我们致敬毛主席致敬革命先辈。
参考资料: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