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前,我先来替大家回忆一下。

4月2日,在华盛顿宣布对其他国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后,日本是第一个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国家。

不过,相较于加拿大、欧盟相继宣布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日本显得较为克制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川普依旧不按常理出牌。

在没有对外宣布的情况下,于本月16日亲自参加了与日本官员的贸易谈判。

事后,他还在社交平台中表示,“非常荣幸刚刚会见了日本贸易代表团。

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

这也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随着谈判细节逐渐曝光后,才知道日本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以为第一个与美国谈判就能取得先机,认为最起码不会向他们提出很过分的要求。

毕竟老美要拿日本作为样板向其它74个国家展示“诚意”。

可最终,日本栽了一个大跟头,不但没有等来糖吃,反而成了“杀鸡儆猴”的示范。

此次谈判,美国向日本一口气提了三个条件,压根就没聊关税问题。

这三个条件分别是:

一,承担驻日美军更多费用;

二,让美国汽车在日本销售;

三,平衡贸易逆差,并采取更多措施加强日元对美元汇率。

很明显,第一轮谈判草草收场。

特朗普说所谓的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不过是虚晃一枪罢了。



石破茂21日则回应说,日本不会将安全谈判与关税谈判挂钩。

他还表示,日本并不打算“唯命是从”,按照美国要求承担更多驻日美军费用份额,被美媒视为自特朗普威胁征收“对等关税”以来,石破茂发表的最激烈的言论之一。

而中方此前已表态指出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的经贸分歧。

但坚决反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如遇此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并将坚决对等反制,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随后,遇到问题的石破茂又将目光放在了我们身上。



4月22日至25日,日本自民党的执政盟党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率团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

据悉,齐藤此行将负责转交一封日本首相石破茂致我方领导人的亲笔信。

亲笔信的意义自然非常重大,也意味着石破茂有要事与我们相商。

虽然具体内容我们并不了解,但从齐藤铁夫的态度中也能略知一二。

出发前,他对记者表示,“首相告诉我,由于他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访问中国,所以希望在此之前我将这封亲笔信代为转交。”

“首相对我说,‘希望你能明确(向中方)传达我们的立场’。我们希望与尽可能多的中方高级领导人举行会面,但目前一切尚未确定。”

现在日方急切与我们建立联系,大概率还是应对美国关税问题。



这些观点都是有迹可循的。

最新消息,日本政府表示准备抵制美国将日本纳入对抗中国的"贸易联盟"。

要知道,之前美国财长贝森特要求拉一个“全球性阻挡中国联盟”,并将日本划为第一批谈判的国家。

根据他们所说,只要谈判就可以降低关税,只要他们愿意对中国采取措施,那么一切都“好说”。

东京方面作为美国的盟友,对此责无旁贷。

然而,买卖不成,仁义自然也不在了。



从美日关税谈判中,日本已经看透了美国的意图。

最近一段时间,面对经济困境,特朗普团队多次向中方喊话,期望开展谈判。

然而美方实际行动却与之相反:对东南亚国家光伏产品征收高达3500%的关税,要求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外;

美国副总统访印后,印度也对中国钢铁加征12%关税。

美国表面上希望与中国对话,暗地里却仍在围堵中国。

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此时主动表态,实际上是在告诉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日本不会再无条件服从美国。

换句话说,日本会作出这一选择,其实也并不意外。

中日经贸合作紧密,2024年,日本对美出口21.3万亿日元,对华出口则是18.9万亿日元,二者相差并不大。

只要有利可图,那都是亲娘。



其次,笔者认为,日本此举很可能也是在增加对美谈判的筹码。

要知道,在首轮美日谈判中,美国借关税问题向日本提出了多方面要求。

日本不想全盘接受,就需要在未来谈判中掌握更多筹码。

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如果日本带头与中国合作,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促使更多国家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往来。

无论如何,日本与中国走得越近,美国必然越不悦。



再者,不可否认中国对日本的重要性。

中国连续多年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若日本听信美国建议与中国"脱钩",其经济将受到严重打击。

因此,石破茂上台后积极修复中日关系。

日本外相岩屋毅去年访华前明确表示,中日应当联手深化合作,这是大势所趋,不是美国能轻易破坏的。

随着中方亲笔信送达石破茂手中,中日间良性互动可能正式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携石破茂亲笔信到访北京的同一天。

日媒共同社收到消息,中方政府也已经致信石破茂,由驻日大使转交给了日方。

根据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说法,信里面主要讲的是,中日如何呼吁共同应对保护主义,结合中美关税战,美日关税谈判的大背景。

在日本吃瘪的当下,这封信想要传达的信息再清楚不过。

从这个角度而言,中方政府首脑写给石破茂的这封信,来得不可谓不及时。

然而,这封信也更多是提醒日本,不要因为美日同盟这层关系,就出尔反尔,对美国一味妥协。

更不希望它再次当白眼狼。



结尾:

中日领导人之间的"亲笔信外交"是两国关系中的一种传统互动方式。

石破茂之所以能迅速收到中国的回应,很可能与他此前表现出不盲目追随美国的独立姿态有关。

这种书信往来确实能在政治层面创造一种积极氛围,展示双方保持沟通的意愿。

然而,仅靠书信交流就想解决中日关系中长期积累的复杂问题,显然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

中国回信给石破茂,主要是出于基本的外交礼节。

既然石破茂已经连续发来两封亲笔信,中方自然应当礼尚往来,做出回应。这体现了"有来有往"的外交原则。

实际上,要真正推动中日关系的实质性发展,还需要通过更加直接和高效的外交渠道与合作机制,才能解决两国间的实际问题。

书信外交只是开端,更多实质性工作仍有待开展。

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期待双方更深入的合作。

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我们要在牢记历史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