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衣冠,点朱砂,拜先师"——4月25日,南充市高坪第五小学200余名学生身着汉服走进蓬安县相如故城,通过国学礼仪、非遗手工、传统六艺等特色课程,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之旅。



在文庙氤氲的檀香中,孩子们郑重整理汉服衣襟,向孔子像行三揖礼。研学导师手持朱砂笔,为每位学子眉心点染红痣,寓意"启智明理"。五年级学生曹馨怡轻触额间朱砂印记说道:"夫子教我们'入泮礼'的每个动作都有深意,就像穿越回了汉代学堂。"


【南充市高坪第五小学学生 曹馨怡:我们今天学了正衣冠、拜师礼,夫子为我们点了朱砂,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好好学习,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午后,武庙广场变身传统竞技场。学生们分组体验射艺"五射之法",在投壶区凝神掷矢,蹴鞠场上不时爆发出喝彩声。玉环书院内则展开创意工坊,孩子们用矿物颜料绘制京剧脸谱,以花草植物为素材拼贴七巧画,将相如辞赋中的"子虚乌有"意境融入作品。


【南充市高坪第五小学副校长 黄泽民:这次来到相如故里,是想让学生深入了解司马相如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亲身感受相如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本次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相如文化,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

据研学基地负责人介绍,相如故城近年深度开发沉浸式课程体系,除常规礼仪教学外,特别设计"赋圣诗词通关""汉代服饰复原"等互动环节。统计显示,该基地已接待超3万人次青少年,其中"非遗传承+数字AR解说"的新型研学模式广受好评。


【相如故城研学导师 刘奕孜:我们相如故城开设了“行嘉陵山,探赋圣故里”特色研学课程,涉及了非遗手工、司马相如文化讲解、文庙拜师等内容。后续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密切联系学校,让更多青少年学习了解到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司马相如文化。】

来源 蓬安融媒

声明:转载出于宣传服务广大市民、弘扬正义、正气、警示之目的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联系本平台,我们将及时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