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鲜第一艘盾舰"崔贤"号下水,"崔贤"号将使朝鲜海军首次具备区域防空和远程对海打击能力,"崔贤"号也是朝鲜史上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水面舰艇,因此,下水仪式搞得非常盛大隆重。
("崔贤"号盾舰)
"崔贤"号长约140-160米,排水量5000吨,主桅二层装有四面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尺寸约2.5米×2.5米,与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的5P-20K雷达相近,对空探测距离250公里左右。
"崔贤"号最显著的特征是装了至少4种垂直发射装置(VLS),共74个单元,堪称世界之最。前甲板有一大一小两种VLS,分别为12单元和32单元,后甲板有大中小三种VLS,分别为10单元、8单元和12单元,前甲板12单元和后甲板10单元的大型VLS可能尺寸一致。
(标注的"崔贤"号细节示意图)
那"崔贤"号的4种VLS能发射什么样的导弹呢?
大型VLS可能发射两种导弹,一种是“金星4”大型反舰导弹,号称射程6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3.5马赫。另一种是“箭矢2”巡航导弹,射程1500公里,号称可装核战斗部。
中型VLS可能发射朝鲜自行研发的KN-06改进型中程防空导弹,射程120公里,虽然8个单元的VLS少了点,但好歹具备了远程防空能力。
小型VLS可能用于发射朝鲜自研的"天马2"防空导弹,射程12公里,44个单元的小型VLS备弹量不算少,但12公里的射程带来的拦截窗口很小。
虽然"崔贤"号的垂直发射单元看上去很威武,实则恰恰反映了朝鲜在这方面的落后状态。
近防武器方面,"崔贤"号采用了疑似俄罗斯的"凯甲M"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开了冷却孔的630近防炮,此外,在"崔贤"号的舰尾两侧,还布置2座4联装发射架,可发射人在回路中制导导弹,用于反小艇作战。
("崔贤"号的近防炮)
此外,烟囱和进气口设计表明,"崔贤"号可能采用了柴油动力,而非燃气轮机,事实上,朝鲜所遭受的封锁也排除了"崔贤"号采用燃气轮机的可能性,太费油了,用不起。
由此可见,作为朝鲜第一艘盾舰,"崔贤"号还是比较先进的,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控阵雷达国产化程度低。"崔贤"号最核心的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并非国产,虽然朝鲜已经仿制了S300防空系统的相控阵雷达,但舰载雷达与陆基雷达不是一回事。"崔贤"号舾装阶段出现了管线未铺设、雷达天线未安装的情况,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另外,计划只建造2艘也暴露了"崔贤"级的关键子系统是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的。
(舾装阶段的"崔贤"号)
二,受限于俄罗斯的技术水平,"崔贤"号雷达的多目标性能,火力通道和电子对抗能力不宜高估。
三,隐身性能差。"崔贤"号的上层建筑虽然采用了内倾设计,但桅杆、烟囱、各种天线和武器配置都比较凌乱,几乎没有隐身设计上的考虑。
("崔贤"号隐形能力较差)
四,太偏重于追求火力,"崔贤"号以5000吨的排水量装了74个垂直发射单元,比052D还多,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这势必会牺牲航速和续航力。
总之,"崔贤"号虽然相对先进,且赋予了朝鲜海军区域防空和远程打击能力,但由于核心装备依赖进口,实际起到的作用有限,很大程度上只解决了朝鲜盾舰的有无问题,西方军事专家评估"崔贤"号的综合作战能力约相当于中国052C型的60%,这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