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瞅瞅这西洋景儿,七国集团峰会刚散场,欧盟就急吼吼把中国电动汽车



往火坑里推。最高38.1%的惩罚性关税说砸就砸,这架势活像菜市场卖猪肉的突然掏出青龙偃月刀——明摆着要掀桌子。

这事儿得从去年秋天说起。当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拍桌子瞪眼,说全球市场被便宜中国电车淹了,非得查查有没有政府补贴。您听听这调调儿,跟三十年前美国人嚷嚷日本车倾销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要说咱中国电车在欧洲卖得火,那是真金白银的技术堆出来的。您看慕尼黑街头的比亚迪海豹,德国工程师拆开电池组都竖大拇指——宁德时代的CTP技术直接把电池包体积利用率干到66%,比特斯拉4680电池还多出12个百分点。这哪是政府补贴能补出来的活儿?

可人家欧盟不管这套。今年6月12日一纸公文,给三家中国车企定下17%-38%的关税套餐。这数儿怎么来的?嘿,您猜怎么着,欧委会拿中国国内贷款基准利率说事儿,硬说咱国企拿的是"优惠贷款"。可他们自家大众、宝马哪个没拿过政府低息贷款?这就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最绝的是德国态度。默克尔时期的老照片还在网上挂着呢,当年总理亲自给宁德时代在埃尔福特建厂剪彩。如今朔尔茨政府嘴上说反对,投票时手比谁都举得快。要我说这就跟川剧变脸似的——前脚刚在柏林试驾完蔚来ET7,后脚就在布鲁塞尔投赞成票。

法国人倒是实诚。马克龙直接放话要搞"欧洲优先",可转头发现自家雷诺



在华的合资公司去年净赚24亿欧元。这买卖做得,好比厨子一边骂食材不新鲜,一边往锅里猛放味精。

英国这次倒成了明白人。伦敦的尼克车行老板跟我说,中国电车现在占他七成销量。"加关税?那不等于往自家超市门口砌砖墙吗?"这话糙理不糙。您看捷豹路虎今年刚跟奇瑞签了电动平台技术转让,真要加税,怕是得把协议藏保险柜里锁着。

要说这关税大棒挥下来谁最疼,德国车企高管心里门儿清。大众集团CFO阿诺·安特利茨算过账:每辆ID.3生产成本比中国同级别车贵4000欧元。这就好比两家包子铺,一家用老面发酵,一家用酵母粉,成本差着行市呢。

还有更绝的。欧盟规定2035年禁售燃油车,可自家充电桩建设拖后腿。荷兰能源部长私下吐槽:"现在建充电桩的速度,赶得上中国高铁建设速度的一半,我就谢天谢地了。"您说这不成心给电动化使绊子吗?

要说中国车企也不是吃素的。宁德时代早就在匈牙利圈地建厂,比亚迪选在土耳其下棋子。这招"隔山打牛"玩得溜——您欧盟不是要搞原产地规则吗?我从第三国走货,关税大棒抡起来可得小心闪着腰。

最逗的是欧盟内部吵翻天。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直接开喷:"某些国家自己产业不行,就拉着全欧洲垫背!"要我说这场景,活脱脱像极了《三国演义》里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各怀鬼胎。



回头看看历史,80年代美国对日本车加关税,结果催生了雷克萨斯。如今这出戏码重演,保不齐哪天欧洲满大街跑的都是"蔚来欧版"、"小鹏欧洲特供款"。您说这关税大棒,到底砸的是谁家场子?

话说到底,贸易战这玩意儿就像下围棋。欧盟现在这步棋看着气势汹汹,实则把"气"都堵死了。等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塞尔维亚的工厂建成,您猜欧洲消费者是选价廉物美的中国车,还是死撑面子的本土货?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