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我国与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签署了《核能发展安全与安保合作谅解备忘录》。近年来,我国在核能、核技术应用等方面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紧密。核能方面,我国与阿联酋、沙特在核电运维、核燃料供应、铀钍资源勘查、核安全与核安保等方面开展了务实交流合作。核技术方面,我国安检辐射探测设备批量出口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并在大型活动中实现规模应用。

这份协议的核心条款堪称刀刀见血:中国将为沙特建设核电站提供技术援助,解放军安保团队或将长期驻扎沙特,两国还将联合开发铀浓缩技术——要知道,美国曾以核扩散为由,严禁沙特发展铀浓缩能力!沙特这波操作绝非临时起意。早在2022年国家最高领导人访沙期间,两国就签署了34项合作协议,将“一带一路”与沙特“2030愿景”深度捆绑。更致命的是,沙特石油人民币结算试点已秘密运行两年,这次核能合作无疑是为“去美元化”装上火箭推进器。



沙特王储(资料图)

再说了,当下的美国已经不是沙特的第一大伙伴,而更多的成为商业领域的竞争对手,毕竟美国也已经成为了能源出口大国,这更是加剧了两国的矛盾。唯一的合作点就在于安全,一边是伊朗给沙特造成的影响,而另外一边却是美国的盟友以色列的威胁,而这两个都是准核能国家,就沙特没有,所以沙特想找到平衡就需要得到核能发展的机会。只是之前本想求助于美国,但是被美国用严苛条件限制了,现在找到中国,则意味着,未来的安全也可以逐渐摆脱依赖了。

沙特与中国的合作不是孤例。阿联酋、中国签下1500万吨LNG大单,欧洲、日本对美国的态度也越来越复杂。中东国家开始尝试“去美化”,不再把所有鸡蛋放在美国这只篮子里。“中国成为中东国家眼中的‘新朋友’”,不仅因为中国市场巨大,更因为中国能提供更灵活的技术和资金方案。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中东国家正在重新布局自己的外交和经济战略。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发事件”,而是全球力量此消彼长的必然结果。

综合美国“政治新闻网”、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当地时间22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5月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这三个中东国家。“政治新闻网”称,莱维特表示,此次访问旨在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他(特朗普)将举行多场双边会谈,我们期待此次访问”。报道提到,近几个月来,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向特朗普政府提供了外交支持,包括就俄乌冲突和加沙地带持续冲突协助举行停火谈判。



特朗普(资料图)

当特朗普宣布转向中东时,外界也在纷纷猜测美国此举背后的战略考量。事实上,沙特等国在俄乌冲突和加沙问题上的斡旋作用,对急于从地缘冲突泥潭中抽身的美国来说,算是一大助力。当然,中东土豪国家“多金”的属性,也是特朗普首访地放在这里的主要原因。美国“政治新闻网”就披露,沙特王储萨勒曼已承诺向美国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以换取美国在中东安全事务上的支持。其实就是变相的“保护费”。毕竟中东国家长期向美国交“保护费”以换取安全,并不是什么秘密。

这趟中东之行,不是新时代的外交开篇,而是旧时代的最后挣扎。特朗普要的不是真正的中东和平,而是中东的石油美元、军火市场和国际聚光灯,一个注定走向衰落的帝国,正在用尽最后的外交资本,演绎一场骄横与焦虑交织的地缘狂飙。

然而中东已非昔日“听命于华盛顿”的油田,而是逐步走向自主、联通与多边化的新大陆。美式霸权的旧剧本,早已演不出新的结局。中东之行,只不过是这场戏里最后的“黄金谢幕”。



特朗普(资料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