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1日,弘一(化名)由于感染新冠后留下后遗症,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他的老乡丁某韵(自称学佛居士),打着为他治病、带他去旅游散心以及调理身体的幌子,诱骗弘一前往银川兴庆区。丁某韵谎称自己在银川经营着一家公司,生意做得颇为红火,赚了不少钱。出于对老乡的信任,弘一没有多想,便订下了往返机票,踏上了前往银川的行程。
然而,当弘一抵达目的地后,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他被安排住在丁柯韵租的房间里,房间里除了丁某韵,还有一位被介绍为“保姆”的资深中年女性。实际上,这位“保姆”是传销组织派来的“老师”。刚开始,弘一就察觉到了异样,一心想着离开这个地方。但考虑到返程机票已经订好,他无奈决定先住下来,先陪着对方把这场“戏”演完。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近期暗访拍摄)
此后,传销人员开始施展各种手段,煞费苦心地每天带着弘一去见不同的“老师”。他们以串门走访、介绍旅游景点等看似平常的活动为幌子,实质上对弘一进行着持续的洗脑攻势。他们向弘一宣称,他们所从事的是一项由国家扶持但却不能公开的特殊“西部大开发扶贫工程”。面对这一明显荒谬的说辞,弘一起初并未相信,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不会参与,并劝对方自行其事。可传销人员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像一群执着的恶狼,不断地纠缠着弘一。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近期暗访拍摄)
到了第五天晚上,弘一被折腾得几近崩溃。此时,丁某韵又在第六天上午领着弘一去见了一位自称是“国资委领导”的人。此人表面上表现得极为亲和友善,还特意展示了自己的“工资单”。单子上赫然显示其每月收入高达六七十万。随后,该“领导”耐心地讲解着他是如何获取如此高额收入的。他编造说,国家正面临金融挑战,急需民众出资助力,民众投入的资金实质上是借给国家使用的。
后续这部分资金可用于购买股权,只要众筹的金额达到201万,就能进入国家垄断行业,享受丰厚的分红,投入一年就能赚到300 - 500万后出局。不仅如此,该“领导”还利用弘一出家人的身份,进行道德绑架,声称即便弘一自己不参与,帮助他人赚钱也是一种“度众生”的方式。在这种轮番的洗脑攻势和特殊氛围的影响下,弘一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最终动摇了自己的决心,决定先申购一单“试试看”,而一单的价格是33500元。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近期暗访拍摄)
当天下午,丁某韵又约来了一位“老师”,向弘一详细讲解“五阶三晋制”,还告知他一个人最多可以申购四单。到了晚上,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弘一最终决定申购一单。然而,当见到团队的刘总后,刘总又劝说弘一至少申购两单,并表示如果钱不够可以借给他。在刘总的软磨硬泡下,弘一最终通过微信向“麦总”转账五万元,成功申购了两单。3月28号早上,弘一签署了合同,但令人意外的是,合同是以别人的身份证签订的,而且合同一直被刘总保管着。
弘一回到原籍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手机看到央视曝光传销的视频,这才惊觉自己已经深陷传销陷阱。他急忙联系丁某韵等人,要求退还被骗的五万元。但丁某韵等人却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4月1日晚上,愤怒又无奈的弘一选择报警。警方迅速对丁某韵所在的房间进行了查封,并将房间内的三个人遣返。可惜的是,截至目前,警方除了遣返这几人外,并未找到其他关键涉案人员。由于传销人员都不用真名用化名,经常换地方居住,行事隐蔽,弘一很难提供确切的地址和他们的身份信息,警方表示因缺乏关键线索无法立案。尽管弘一通过拨打12345寻求帮助,在舆论的压力下,警方的调查进展依旧不理想。
骗局套路总结
1. 情感诱骗:不法分子利用老乡、朋友等亲密关系,或者以网恋交友的方式,编造出如关心健康、提供赚钱机会、网恋奔现等诱人理由,从而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将其顺利诱骗至传销地点。
2. 虚假包装:他们把传销项目精心包装成一项由国家扶持的秘密工程,还冠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金融战”等看似宏大的概念,以此增强项目在受害者心中的可信度。
3. 场景化洗脑:通过串门、游览景点(即转环境)等日常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向受害者灌输虚假理念。还安排假冒的“国资委领导”等所谓的权威人士现身说法,同时展示伪造的工资单等资料,进一步迷惑受害者,让他们深信不疑。
4. 利益诱惑:以承诺投入少量资金,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回报为诱饵。大经理现身说法,展示所谓的“黄金标志”和伪造的巨额“分红”,利用人们逐利的心理,诱导受害者进行投资。
5. 层级诱导与压迫:通过讲解“五阶三晋制”之类的层级制度,鼓励受害者多申购份额。同时,以借款等方式打消受害者的资金顾虑。此外,还通过持续纠缠、施加压力等手段,迫使受害者就范。
6. 合同陷阱:使用他人身份证签署合同(实际就是填写申购单),却不给予受害者合同副本;或者采用收现金发现金资金不留痕导致取证更困难,为受害者的后续维权制造重重障碍。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近期暗访拍摄)
当地警方打击案例
近期,李旭反传防骗团队多次前往宁夏银川现场解救,并通过实地暗访,了解到该传销组织的一些新的动向。
此前,银川灵武和贺兰等地的传销活动异常猖獗。在灵武,警方积极开展行动,成功捣毁了多个传销窝点,抓获多名传销骨干成员,解救了数十名被困人员。贺兰县也不遗余力,多次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破获了多起涉及金额巨大的传销案件,逮捕了那些以虚假投资项目为幌子,发展大量下线的传销头目。该传销组织以“西部大开发工程”和“人力资源双向阳光扶贫项目”为幌子,通过上课“洗脑”、组织“串老乡”、转环境“考察项目”、冒充政府人员免费发放鸡鱼、展示“黄金标志”和虚假的巨额“分红”、投资办理申购等多种手段,诱骗大量群众加入。他们根据级别和发展的下线人数以及申购的份额来计算返利。
随着当地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传销团队开始向石嘴山平罗县、大武口以及银川金凤区、兴庆区等地转移,继续从事传销活动。这种诈骗行为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等防范意识较弱的群体,希望能够引起当地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持续对这些传销活动予以严厉打击。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