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修细研展匠艺 驰骋赛场铸荣光(主题)
——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首日见闻(副题)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志颖 刘圆圆/文 郝群英 周绍宗/摄
这里不仅是技能的竞技场,更是梦想的起航点。
4月26日,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赛,其中,83个赛项集中在邯郸市职教城举办,其余30个赛项由石家庄、邢台等8个地市承办。
参赛者从大赛主题展板前经过。
本届大赛是全省规格最高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是一届集智慧、绿色、安全、特色于一身的职业技能盛会,对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引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会人员在二维码墙上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此次大赛的主题是“匠心筑梦 技耀燕赵”,寓意通过技能成就梦想,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河北技能强省贡献力量。
在大赛的竞技场上,选手们凭借扎实精准的技艺和推陈出新的创意,上演速度与智慧、热血与激情的对决。
毫厘之间见真章
选手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比赛项目中。
当日,记者来到数控车加工区,在参赛人员精确的程序编排下,车削中心旋转主轴正在飞速回旋,对零件精密切削。
“数控车加工是指使用车削中心设备对零件进行加工,也包括使用常规的手动工具配合完成相关工作。这次比赛使用的数控车增加了铣削功能。”北京首钢机电公司机械厂高级技师、裁判长卫建平说,这个项目需要选手同时进行编排、加工、调整,一场比赛时长5个小时,共有3个项目,将充分展现选手们的编排能力。
选手在“装配钳工”比赛现场。
参赛现场,从刀具路径规划到切削参数优化,从手动工具配合到成品组建安装,每个环节都诠释着选手们“毫厘之间见真章”的工匠精神。
数控车赛项和数控铣赛项属于世赛项目,主要考核选手对数控编程、工艺设计、机床操作及零件加工的综合能力。本次大赛对标国赛,首次采用车削中心设备,具备车削、铣削多工序加工能力。该赛项曾有两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备战世赛。
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选手在“机电一体化”比赛项目比赛中。
来到制造团队挑战赛现场,只见参赛选手们屏息凝神、你追我赶,正在进行普通铣床加工,气氛紧张又激烈。
“增材制造赛项通过三维扫描建模、数据处理、材料叠加制造三大环节,完成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是一种新兴数字化制造技术。”冀南技师学院教师、裁判员刘峰说。
同时,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分别负责不同竞赛板块,主要完成机电类产品的设计与制造,需要综合掌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产品制图、电子装配等技能,既考验选手个人的综合能力,更在团队协作中突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据了解,本次增材制造项目全面对标国赛技术标准,也是我省首次引入金属打印设备,实现赛事装备迭代升级,推动我省增材制造技术迈入国内领先行列。
应急救援锻造“精兵”
“1001、1002……病人脉搏跳动微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应急救援比赛现场,参赛选手紧急地向大家描述现场情况。
据了解,针对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应急救援项目主要有两个模块测试内容。其中,室内遇到突发危险,考查选手的是对伤情的进一步处置能力。室外遇到火灾情况,考查选手的是能否识别各种灭火器和能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每位参赛选手均需熟练掌握AED除颤及单人心肺复苏技术。
“为确保比赛公平,每位参赛选手的考核题目难度水平相当,但略有不同。”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救援部中队长、裁判长王辉说,他们还将根据参赛选手的包扎质量、处置顺序等进行打分。同时,这次比赛使用了虚拟灭火综合仿真考培系统,可以通过蓝牙直接连接灭火器,并进行打分。
智驱未来汽车新赛道
随着消费升级,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
选手在“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比赛项目比赛中。
在此次大赛中,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比赛成为热门赛项,有来自全省的10位选手进行角逐。在现场,记者看到参赛选手正对一辆多功能自动驾驶汽车进行故障排查和调试。
赛项裁判长罗新闻介绍,比赛围绕车路云一体化方案,由“智能网联汽车调试”“智能网联汽车仿真软件调试”“车路云一体化综合道路测试”三个模块组成。参赛选手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竞赛。
“这一赛项对选手的专业能力和思维逻辑的考查都非常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罗新闻感慨,“现在选手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在不断提高,企业也更希望吸纳这样优秀的技能人才。”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告,新增包含“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两个新职业,其中明确了行业岗位具体需求,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罗新闻说,“这样的比赛,对推动汽车与相关产业人才的交流融合,打造具备相关行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复合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这样的大赛也逐渐成为连接个人职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
云端逐梦展农业风采
选手在“农产品食品检验”比赛项目中。
无人机植保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空中卫士”,以高效精准的作业方式,守护着广袤的农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效益。
在无人机植保比赛现场,选手们正在操作“无人机维修定损”系统,在电路板线路上,选手要在指定的检测点进行测试,对故障和损坏作出评估,并确定维修方案。
“这次无人机驾驶植保赛项,是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首次增加的参赛项目。”该赛项场地经理张旭晓介绍说,比赛通过模拟真实农业生产场景,全面考核选手在无人机组装、操控、任务规划及应对突发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我们希望借此选拔出优秀的无人机植保专业人才,推动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和发展。
“人工喷洒农药每天只能喷洒10亩,而利用无人机喷洒则能达到100亩。”该赛项裁判长程旭对记者说,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农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能做到精准喷洒与监测,同时,还可实施农资吊运和农田测绘等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来源:新邯郸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