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一位 45 岁京东快递员的自白,迅速上了热搜榜。


这位入职京东长达 13 年的快递员坦言,13 年来进入工资卡的收入累计约 100 万,期间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从未断缴,还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自己不主动辞职,基本不用担心被开除。这份朴实无华的分享,不仅揭开了京东员工真实的职业保障,更折射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

13 年 100 万,看似普通的数字背后,是京东对员工实打实的承诺。以月均收入计算,这位快递员每月到手薪资超 6000 元,在快递行业普遍以“多劳多得、缺乏保障”著称的背景下,京东坚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让无数像他一样的基层劳动者拥有了抵御风险的底气。

而刘强东此前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更是让这份保障的分量愈发凸显。


他提到,2024 年有 1200 名快递员退休,每人可一次性提取数十万元公积金,并终身享受平均每月 5350 元的退休金及医保全覆盖。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 3500 元的水平,甚至接近部分三线城市科级公务员的待遇(如成都工龄 37 年的正处级公务员退休金为 6079 元)。就像从京东物流退休的分拣员陈海彦,他在北京工作 15 年后,每月能领取 5390 元养老金,与一线城市基层公务员待遇相当。有京东老员工感慨:“看着这些退休兄弟的待遇,就知道自己的未来有依靠,干起活来心里踏实。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更是给员工吃下“定心丸”。在互联网行业动辄“35 岁危机”、快递行业人员流动性极高的今天,京东的老员工们却能稳稳扎根。这意味着,只要员工遵守规章制度、踏实工作,企业就不会因年龄增长、业绩波动随意裁员。有员工笑称:“在京东,干到退休不是梦。”这种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不仅让员工获得安全感,更培养出强烈的归属感。数据显示,京东物流一线员工平均在职时长 4.2 年,远超行业平均的 1.3 年,配送效率也因此提升了 30% 。

与某些企业“降本增效”却牺牲员工权益的做法相比,京东的坚持显得尤为可贵。近年来,部分快递公司为压缩成本,将员工转为“外包”或“众包”模式,导致社保缴纳率不足、工伤赔偿难落实;一些互联网企业打着“优化”旗号,对老员工“卸磨杀驴”。

而京东却反其道而行之:2024 年,京东为一线员工投入超 1161 亿元,包括提升福利待遇、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即便在行业寒冬期,仍坚持全员涨薪、保障年终奖发放。正如刘强东所说:“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60岁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京东用真金白银践行着对员工的承诺。


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的员工保障政策正在产生“涟漪效应”。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反思:当“996 福报论”“狼性文化”被批判,当年轻一代求职者更看重工作稳定性与尊严感,真正能留住人才的,永远是真诚的关怀与保障。有网友评论:“京东的员工福利,撕开了行业遮羞布,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善待员工,才是最大的‘长期主义’。

这位 45 岁快递员的故事,或许只是京东千万员工的缩影,但它传递的温暖与力量,足以照亮整个行业。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天平上,京东用 13 年的坚守给出了答案:尊重劳动者、保障劳动者权益,不仅是道义所在,更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基。当越来越多企业以京东为镜,中国的职场生态必将迎来更温暖的春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