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极与天地之数的关系
太极生天地之数。经典出处:河图洛书。
二、天地之数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天地之数化生出万物的两个方面的特性:阴阳特性——奇数一三五七九属阳,偶数二四六八十属阴;五行特性——一六属水,二七属火,三八属木,四九属金,五十属土。
阴阳、五行都统一于天地之数。
因此,观察事物都可分两个角度:阴阳与五行。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都包含另一个角度:阴阳中包含五行,五行中也包含阴阳。
当然,观察事物也可以同时采用阴阳与五行两个角度。
举例:中药四性(温热寒凉)是阴阳属性,中药五味(辛咸甘酸苦)是五行属性。对中药的认识,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认识药性与药味,中药的功能最主要由其性、味决定。
三、两仪、四象与天地人三才结合则衍生出三画卦(八卦)与六画卦(六十四卦)
太极生两仪(阴阳),天地人三才俱有两仪,于是生出八卦。
两仪生四象,即两仪阴阳,再分阴阳,于是生出四象;天地人三才俱有四象,于是生出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如果分上中下三部分,各部分为两爻(两爻就构成四象),如果把两爻看作一个爻,那六画卦就变成三画卦了。所以,六画卦只不过是把天地人三才与四象结合来观察而已。
四、人的偏性与复元(复圆)
四象与三才-三才俱有四象: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物)有四气。
人生于天地之间,人之四气与天地之四时、四方相互影响,而决定人的各种各样的“命运”。
四时、四方、四气均有偏性,三才的总体偏性即体现为六十四卦,各卦都代表一种偏性,各卦也代表人的一种“命运”。所以人要根据各卦所表示的偏性(即四时、四方、四气之偏性)而改变自己或转换外在环境,努力回归“太极”状态,这就是复圆(复元)。
从六十四卦来看,虽然乾卦也是六十四卦之一,但乾卦又代表着最圆、最纯的状态(乾元即可看作是太极),各卦都以回归乾卦为根本旨向。
五、易医同源,伊尹二旦四神汤分别对应两仪四象
中医的治疗原理,就是以药物之四气补正人体状态之偏性(用六十四卦来表征)。
伊尹二旦四神汤:阳旦汤与阴旦汤,对应两仪阴阳,四神汤则对应四象……
易医同源!识此者,可入中医殿堂矣。
吴越
2025年4月28日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C5、《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续集)》(加深讲解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的经典用药,另外非经典用药100多种加以讲解)
C6、《“伊尹经方体系”-辅行诀深层破解》(继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之后,加深破解辅行诀)
C7、《想读通伤寒论,这一本应该够了》(继C2、C3、C4、C5之后,更深更广的破解《伤寒论》)
第二系列:略
第三系列:略
附2: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第一类:经方课程
一、《分类讲病(经方体验)》(含《医案借鉴》类课程)
二、《经方易用(经方入门)》
三、《经方直用(经方晋阶)》
四、《经方逻辑(经方研修)》——特别系列:经方体系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第三部分、《经典深解课程-伤寒金匮》等
五、其它经方课程
1、通方课程:《阳主阴从:中医通方,简易多能》
2、综合课程:《经方应用总体思路》
第二类:针灸课程:《针灸入门一日通》《针灸入道一点通》《伊尹五脏补泻针法课程》等。
第三类:古法养生课程:《天人合一养生:增强自愈力,抗衰防百病》等。
第四类:非中医精品课程:
1、《天人合一心理:传统作导航,心灵有家园》……
2、《天人合一周易:连接高维潜意识,提升全局应变力》
第五类:其它课程(多数公益免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