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尘土飞扬的工地,脚下是混凝土的气息,头顶是不断变幻的天空。
在这片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有些情感像是混入砂浆的水分,看不见却不可或缺;有些约定像是图纸上的线条,简单清晰却常被忽略。
人们习惯了把账目记在纸上,却忘了情感也需要结算。
在这个关于建造与拆除的故事里,有人筑起围墙,也有人打破藩篱。
当最后一笔钱款划拨完毕,一段尘封已久的账目终于到了清算的时刻。
01
2018年春天,阳光透过未完工的钢筋框架洒在工地上,林远方站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前,这片空地将变成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林总,这是咱们项目的规划图。”老郑把一卷图纸递给林远方,眼睛里带着期待与担忧,“五年时间,你真觉得咱们能行吗?”
林远方没接话,只是点了点头,他习惯用行动说话。三十八岁的他,从农民工干起,十年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公司。这个住宅项目是他的翻身仗,成功了就能跻身当地二线开发商,失败了就会一无所有。
“先搭建临时板房,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开。”林远方简短地安排着,“从明天开始,我就住工地上,每天都要跟进度。”
老郑皱了皱眉头:“工地条件差,你总回家住多好。”
“工期紧,不能耽误。”林远方说完,就走向了半成品的办公区。
接下来的日子,林远方亲自面试每一位核心团队成员。当苏雨晴站在他面前时,她特意穿了一身得体的套装,手里拿着厚厚的简历。
“我是会计专业毕业,有三年财务经验,虽然没在建筑行业工作过,但我学习能力强。”苏雨晴的声音清晰有力,眼神直视林远方,没有回避。
林远方翻看她的简历,皱起了眉头:“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
苏雨晴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家乡发生了一些事情,我需要重新开始。”
林远方抬头看了她一眼,没再追问:“工地条件艰苦,你能适应吗?”
“我来之前就了解过了,没问题。”
林远方思考了片刻,对老郑点了点头。他看重苏雨晴眼中的坚定,那是他熟悉的眼神,像极了多年前挣扎求生的自己。
入职第一天,苏雨晴被安排在女工宿舍,四人一间的活动板房,夏天闷热,冬天寒冷。她整理好床铺,就直奔办公室,开始熟悉公司的财务系统。
“林总要求严格,所有账目都要日清日结。”办公室里的小李提醒她,“晚上加班是常态,你要有心理准备。”
苏雨晴笑了笑:“我不怕加班,只怕没事做。”
夜幕降临,工地渐渐安静下来。办公区只剩下两盏灯还亮着,一盏在苏雨晴的办公桌上,她正核对着材料采购单;另一盏在林远方的临时办公室,他正审阅施工方案。
“还没走?”林远方经过财务室,看见苏雨晴还在工作,不禁问道。
“这些账目需要今天处理完。”苏雨晴头也不抬,继续敲打着计算器。
林远方站在门口看了她一会儿,转身离开了。十分钟后,他拿着两杯热茶回来,把其中一杯放在苏雨晴桌上。
“谢谢林总。”苏雨晴抬头,微微一笑。
“别叫林总,工地上大家都叫我林工。”林远方说完就离开了,留下苏雨晴端着热茶,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类似的场景不断重复。每当夜深人静,办公区只剩下他们两人时,林远方都会送来一杯热茶,有时会问问工作进展,大多数时候只是默默放下茶杯就离开。
一个月后,苏雨晴已经适应了工地的生活节奏。她用专业能力赢得了林远方的信任,负责起整个项目的财务管控。每天早上七点,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比大多数工人还早;晚上十点,她才收拾东西回宿舍,通常和林远方一前一后离开。
工地上的人开始注意到这对默契的搭档,私下议论纷纷。老郑看在眼里,却没说什么,只是在一次工程例会后拍了拍林远方的肩膀:“小心点,工地上眼睛多。”
林远方一愣,随即明白了老郑的意思,摇头笑道:“你想多了,我们只是工作关系。”
老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我认识你十年了,你什么时候关心过一个女财务的加班情况?”
林远方没有回答,心里却泛起一丝波澜。他不得不承认,苏雨晴的出现让工地生活不再单调。她细心、专业,还有一种他说不出的韧性,让他忍不住多看一眼。
但林远方很快就把这些想法压了下去。他的婚姻失败给他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让他对感情充满戒备。工程才刚开始,他不能被任何事情分心。
02
转眼到了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工地的秩序。雨水顺着没修好的排水系统灌进了低洼处的活动板房,正好是女工宿舍所在的区域。
“赶紧疏散人员!”老郑带着工人们在雨中抢险,林远方也赶了过来。
苏雨晴正在帮其他女工转移物品,她的床铺已经泡在了水里。林远方看到这一幕,立刻招呼她:“你先去我那边办公区,那里有空房间。”
“不用了,我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去高处临时住一晚。”苏雨晴婉拒道。
“办公区的文件需要整理,你今晚正好加班。”林远方找了个借口,不容拒绝地拉着她向办公区走去。
那天晚上,苏雨晴住进了林远方隔壁的空房间。这是一间简陋的临时宿舍,除了一张床和一个小桌子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但比起被水淹的宿舍,这里已经好太多了。
“明天我让人去整修女工宿舍,你先住这几天。”林远方递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浴室在走廊尽头,热水器已经开了。”
苏雨晴接过毛巾,发现上面还带着洗衣粉的清香:“谢谢你,林工。”
“不客气,休息吧。”林远方说完就关上了门。
第二天一早,林远方煮了两碗面条,敲响了苏雨晴的门。
“吃点早饭再去上班。”他把面条递给刚起床的苏雨晴。
苏雨晴没想到林远方会做早餐,愣了一下才接过碗:“你还会做饭?”
“一个人久了,什么都会一点。”林远方的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两人坐在简易的餐桌前,默默吃着面条。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照出一片温暖的光斑。
“女工宿舍修复需要一周时间。”林远方打破沉默,“你可以继续住这里,省得来回搬了。”
苏雨晴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谢谢。”
就这样,一周变成了两周,两周变成了一个月。女工宿舍虽然修好了,但林远方找各种理由让苏雨晴留了下来。先是说办公室装修,文件需要人看管;后来又说财务室漏水,不适合久待;再后来,连借口都不需要了,两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生活默契。
每天早上,林远方会准备两份简单的早餐;晚上下班后,苏雨晴会从食堂带回两人的晚饭。他们会在简易餐桌前交流一天的工作,偶尔聊聊各自的过去。
“我听老郑说你离过婚?”一天晚上,苏雨晴小心翼翼地问道。
林远方的筷子顿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阴霾:“嗯,八年前的事了。”
“如果不方便,不用说的。”苏雨晴急忙补充道。
林远方摇了摇头:“没什么不能说的。我老婆嫌我穷,嫌我整天在工地上没出息,跟一个开发商跑了。”
苏雨晴没有接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你呢?为什么离开家乡?”林远方转移话题。
苏雨晴放下碗筷,眼神有些躲闪:“我家里有个官司,欠了很多债,我工作的公司也卷入其中。后来我失去了工作,存款也赔进去了,只好远走他乡重新开始。”
林远方点了点头,没有追问细节:“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重要的是现在和将来。”
“你说得对。”苏雨晴微微一笑,眼中的阴霾散去了一些。
这样的对话让两人的距离迅速拉近。他们发现彼此都有伤痕,都在挣扎求生,都把工作当作疗伤的良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在这个封闭的工地上,他们成了对方最亲近的人。
夏去秋来,两人的关系始终保持在同事与室友之间,既亲密又疏离。工地上的流言越来越多,有人说他们早已是一对情侣,有人说苏雨晴是林远方的秘密情人。面对这些传言,两人都选择了沉默。
直到一个寒冷的冬夜,林远方发起了高烧。
那天,林远方硬撑着开完了工程例会,回到宿舍就倒在了床上。苏雨晴发现他脸色异常,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烫得吓人。
“你发烧了!我去买药。”苏雨晴急忙穿上外套,冲进了寒风中。
半小时后,她带着药和热水回来,给林远方量了体温,39.5度。
“先吃药,我煮了姜汤,喝完好好睡一觉。”苏雨晴扶起林远方,喂他吃下退烧药。
林远方浑身无力,任由苏雨晴照料。药效发作后,他开始出汗,衣服被浸湿了。
“要换衣服。”苏雨晴从他的衣柜里找出干净的衣物,犹豫了一下,“你能自己换吗?”
林远方摇了摇头,已经没力气说话了。
苏雨晴深吸一口气,帮他脱下湿透的衣服,动作轻柔而小心。当她看到林远方胸前的伤疤时,不禁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工地上受的伤......”林远方的声音很低,仿佛在说梦话。
苏雨晴帮他穿好干净的衣服,又用毛巾给他擦了擦汗。整个过程中,林远方半睡半醒,时而睁眼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时而闭眼沉浸在发烧的恍惚中。
那一晚,苏雨晴守在林远方床前,每隔两小时就给他量一次体温,直到凌晨三点,烧才退了下来。她松了口气,靠在椅子上,不知不觉也睡着了。
清晨,林远方先醒了过来,看到苏雨晴蜷缩在椅子上,头靠着床沿,睡得很不舒服。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她的脸上,勾勒出她精致的侧脸。
林远方轻轻起身,拿了一条毯子盖在她身上。这个动作惊醒了苏雨晴,她睁开眼,看到林远方已经起床了。
“你好些了吗?”苏雨晴揉了揉眼睛,伸手想摸他的额头。
林远方没有躲开,任由她的手贴在自己额头上:“烧退了,谢谢你。”
“你吓死我了,好几次我都想叫救护车。”苏雨晴松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埋怨,“生病了就该说出来,何必硬撑。”
林远方看着她疲惫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我不习惯麻烦别人。”
“我不是别人。”苏雨晴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脸微微红了起来。
林远方没有接话,只是看着她,眼神柔和了许多。两人对视了几秒,空气仿佛凝固了。
最终,是苏雨晴先打破了沉默:“你好好休息,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她匆忙起身,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间,留下林远方一个人在床上,望着门口发呆。
那天之后,两人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刻意保持距离,而是默认了一种更亲密的相处方式。林远方会在苏雨晴加班时等她一起回家,苏雨晴会在周末给两人准备一顿像样的饭菜。他们开始分享彼此的过去,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天夜里,林远方讲述了他最艰难的那段日子:“刚到这座城市时,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睡在工地的钢筋上,下雨就钻进水泥管里。”
苏雨晴静静听着,眼中泛起泪光:“那一定很苦。”
“苦倒不怕,怕的是看不到希望。”林远方的声音低沉,“直到我遇到老郑,他教我技术,带我做项目,才走上了正轨。”
“所以你这么信任他。”苏雨晴恍然大悟。
“人这一辈子,能遇到几个真心对你好的人?”林远方看着苏雨晴,“你就是其中之一。”
苏雨晴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突如其来的真情流露。她只是轻轻握住了林远方的手,两人就这样安静地坐着,谁也没有说话。
就在这一刻,他们不需要任何承诺,不需要任何标签,只是默默地接受了彼此的存在,成为了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3
时间流逝,转眼到了2020年,工程已经进行了两年。林远方和苏雨晴的关系在工地上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两人从未正式宣布,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亲密无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房间,苏雨晴已经起床准备早餐。她熟练地煎着鸡蛋,林远方在一旁煮粥,两人配合默契,完全不需要语言交流。
“今天杨总要来工地检查进度。”林远方一边往碗里盛粥,一边说道,“你把去年的结算报表准备一下,他肯定要看。”
苏雨晴点点头:“已经准备好了,就放在你办公桌上的红色文件夹里。”
林远方笑了笑:“你总是比我想得周到。”
这样的早晨已经重复了无数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工地上,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简单而温馨。
上午十点,杨总带着几个助手来到了工地。他是甲方代表,为人精明刁钻,每次来都会找出各种问题刁难林远方。
“林工,听说你们的进度比计划慢了两个星期?”杨总一见面就开门见山。
林远方早有准备:“是的,杨总。上个月连续下雨,影响了施工进度。但我们已经调整了计划,会在下个月把落下的进度赶上来。”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理解。”杨总点点头,随后话锋一转,“但甲方对你们的资金使用情况有些疑问,据说你们最近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
林远方脸色微变,还没来得及回答,苏雨晴就上前一步:“杨总,这是我们上季度的财务报表,所有开支都有详细记录,请您过目。”
她打开红色文件夹,向杨总展示了一份条理清晰的财务数据。杨总仔细查看了一番,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账目很清楚,但我还是担心你们的资金状况。”杨总合上文件夹,“如果需要提前结算一部分工程款,可以跟我商量。”
林远方和苏雨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杨总向来以刁难出名,今天居然主动提出帮忙?
“谢谢杨总关心。”林远方谨慎地回答,“如果有需要,我会跟您联系。”
送走杨总后,老郑凑了过来:“杨总今天吃错药了?居然这么好说话?”
林远方摇摇头:“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先观察吧。”
苏雨晴若有所思:“我觉得甲方可能有资金压力,想尽快完成这个项目。”
林远方和老郑都看向她,等她继续分析。
“我查过甲方公司的财报,他们最近几个季度的现金流都不太好,可能需要尽快将这个项目转化为现金。”苏雨晴解释道,“所以杨总才会提出提前结算部分工程款,他们希望我们加快进度。”
林远方点点头:“有道理。这样我们就更要保证质量,不能因为赶进度而出问题。”
老郑看看林远方,又看看苏雨晴,笑道:“有了苏会计,咱们就像多了双眼睛,看得更远。”
林远方没有接话,但眼神中的赞许不言而喻。这就是苏雨晴的价值,她不仅是个优秀的财务,更是他最好的搭档。
晚上回到宿舍,林远方靠在床上,看着正在整理文件的苏雨晴:“你今天的分析很到位,谢谢。”
苏雨晴抬头一笑:“这是我的工作。”
“不,你做的远不止是一个财务该做的。”林远方走到她身边,轻轻抚摸她的头发,“这两年,如果没有你,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现在。”
苏雨晴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与林远方面对面:“我也是,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
林远方愣了一下:“这里算不上家,条件这么差。”
“家不在于条件好坏,而在于有没有人等你。”苏雨晴微笑着,“每天晚上回来,看到灯还亮着,知道有人在等我,这就是家的感觉。”
林远方内心被她的话触动,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是将她拥入怀中。在这个简陋的工地板房里,他们找到了彼此的温暖,这比任何豪华住宅都更像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工程稳步推进。林远方和苏雨晴的默契越来越深,在工作上配合无间,在生活中相互扶持。他们有了共同的习惯、共同的朋友,甚至开始规划共同的未来。
直到老郑女儿的婚礼,打破了这种平静。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老郑的女儿出嫁,邀请林远方和苏雨晴一起参加婚礼。这是他们第一次作为一对出现在工地以外的场合,引来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婚礼上,新郎深情地说着誓言:“我会一辈子爱你,照顾你,不管贫穷还是富贵,不管疾病还是健康。”
苏雨晴听着这些话,不禁看向身边的林远方,发现他也正看着自己。那一刻,有什么东西在两人之间流动,既熟悉又陌生。
回程的路上,车厢里弥漫着沉默。最终,是苏雨晴先开口:“婚礼很漂亮,小芳很幸福。”
林远方嗯了一声,没有多说。
“你有想过我们的将来吗?”苏雨晴试探性地问道。
林远方握方向盘的手紧了紧:“现在工程正是关键时期,等项目完成了再说吧。”
苏雨晴转头看向窗外,声音低了下来:“我们已经在一起两年了,却从来没有定义过彼此的关系。有时候我会想,我们是不是只是工地上的临时安排?”
林远方皱起眉头:“你知道不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苏雨晴的声音带着些许苦涩,“我们从没有说过爱,从没有承诺过未来,我们只是恰好在同一个工地,恰好住在一起。”
林远方沉默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些话。他确实爱苏雨晴,但他习惯了用行动表达,而不是言语。在他看来,每天的陪伴和照顾就是最好的爱的证明,何必要说出来?
回到工地后,两人之间出现了一丝隔阂。苏雨晴开始思考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定位,而林远方则更加专注于工作,似乎想逃避情感上的困扰。
就在这时,项目迎来了中期评估。杨总带着一群专家来到工地,对已完成的部分进行全面检查。
“楼体的抗震设计不符合最新标准,需要调整。”一位专家指出。
“排水系统也有问题,容易造成积水。”另一位专家补充道。
杨总面无表情地看着林远方:“这些问题必须在两个月内解决,否则我们将重新评估合作关系。”
林远方知道这是杨总的施压策略,但他不得不面对这些实际问题。会议结束后,他把所有技术人员召集起来,连夜讨论解决方案。
苏雨晴等到深夜,见林远方还没回来,就带着宵夜去了办公室。她推开门,看到林远方正对着图纸发呆,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吃点东西吧。”她把食物放在桌上。
林远方摇摇头:“不饿。”
“不吃饭怎么有力气工作?”苏雨晴坚持道。
林远方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烦躁:“我现在没心思吃饭,问题一大堆,杨总还在施压。”
苏雨晴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我知道你压力大,但身体垮了什么都做不了。要不要我帮你分担一些?”
“你能帮什么忙?”林远方的语气比他想象的更冷淡,“这些技术问题你又不懂。”
苏雨晴被他的话刺痛了,但她努力保持冷静:“我确实不懂技术,但我可以帮你处理其他事情,让你专心解决技术问题。”
林远方没有回应,只是继续盯着图纸,仿佛没听见她的话。
苏雨晴深吸一口气:“我先回去了,你记得吃点东西。”
林远方嗯了一声,头也不抬。
04
那天晚上,苏雨晴独自回到了他们共同的住处,房间显得格外空荡。她坐在床边,回想着这两年的点点滴滴,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林远方是个好人,也知道他是真心对自己好,但他的情感表达方式太过内敛,有时候让她感到窒息。
而林远方在办公室熬了一夜,解决了大部分技术问题。天亮时,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看到苏雨晴已经起床,正在准备早餐。
“我做了你喜欢的面条。”苏雨晴平静地说道,仿佛昨晚的不愉快从未发生。
林远方点点头,默默坐下来吃饭。两人谁也没提昨晚的事,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
接下来的日子,林远方忙于解决中期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工地上。他和苏雨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甚至一整天都见不到面。
苏雨晴理解他的压力,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地支持着他。每天晚上,她都会在桌上留一份热好的饭菜,等林远方回来。但很多时候,等她早上起床,那份饭菜依然原封不动,林远方通宵未归。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两个月,直到所有问题都解决完毕,中期评估终于通过。林远方松了一口气,决定好好休息一天。他买了一瓶酒,打算和苏雨晴一起庆祝。
然而当他回到住处时,发现苏雨晴不在。他给她打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你在哪里?”林远方问道。
“我在外面吃饭,和同事一起。”苏雨晴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陌生感。
“哪个同事?”林远方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小张,新来的工程师,你见过的。”苏雨晴的回答很平静。
林远方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什么时候回来?我买了酒,咱们庆祝一下中期评估通过。”
“你先睡吧,不用等我。”苏雨晴说完就挂了电话。
林远方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桌上的酒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孤独。他突然意识到,在这两个月里,他忽视了苏雨晴的存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而现在,当他终于想起她时,她已经找到了别人的陪伴。
夜已深,苏雨晴轻手轻脚地回到住处,看到林远方坐在桌前,面前放着半空的酒瓶。
“你还没睡?”她轻声问道。
林远方抬头看她,眼中带着醉意和委屈:“你和小张什么关系?”
苏雨晴叹了口气,在他对面坐下:“就是同事关系。他来工地两个月了,我们偶尔一起吃个饭,仅此而已。”
“他对你有意思。”林远方的语气肯定,不是疑问。
苏雨晴没有否认:“他确实表达过好感,但我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林远方盯着她,似乎在寻找什么答案。
“因为我心里有你。”苏雨晴直视他的眼睛,“尽管我不知道在你心里,我是什么位置。”
林远方怔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他想说很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他只是低声说了句:“对不起,这两个月忽视了你。”
苏雨晴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些许疲惫:“我理解你的压力,但理解不代表永远可以接受。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工程,我们还会在一起吗?”
林远方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太过沉重,也太过现实。
夜深了,两人各自躺在床上,房间里静得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声。林远方望着天花板,回想着这两年与苏雨晴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不舍。他想挽回这段关系,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就在他犹豫之际,苏雨晴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我想搬出去住。”
林远方心头一震:“为什么?”
“我需要一些空间思考我们的关系。”苏雨晴的声音很平静,似乎已经思考了很久,“我们可以继续保持工作上的合作,但生活上,我想暂时分开。”
林远方想反对,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明白,这是他忽视苏雨晴情感需求的结果,他没有资格阻止她的决定。
“好。”最终,他只说了这一个字,声音低沉而沙哑。
第二天,苏雨晴收拾了自己的物品,搬回了已经修缮好的女工宿舍。林远方站在门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如刀割却无力挽留。
就这样,他们的同居生活暂时划上了休止符。
05
工程进入第四年,已经接近收尾阶段。林远方和苏雨晴的关系回到了表面的同事情谊,工作上依旧配合默契,私下却很少交流。
工地上的人都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变化,但没人敢多问。老郑曾试探性地问过林远方怎么回事,得到的只是一句“工作太忙”的敷衍。
事实上,林远方心里很不好受。每次看到苏雨晴和小张一起吃饭,他就忍不住酸涩;每天回到空荡荡的宿舍,他就会想起曾经的温馨时光。但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低头,只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苏雨晴也不好过。她搬出来是想给两人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却没想到林远方完全没有挽回的意思。这让她怀疑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是真的不重要,还是他不懂得表达?
就在两人的关系陷入僵局时,项目突然遭遇了资金危机。
“林工,银行那边催款了,说我们上个季度的贷款已经逾期,必须立即还上。”财务小李急匆匆地跑来报告。
林远方眉头紧锁:“多少钱?”
“两百万。”小李咬了咬嘴唇,“我们账上只有五十万流动资金。”
林远方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笔贷款他是知道的,但没想到还款日期这么快就到了。工程目前正处于投入高峰期,流动资金本就紧张,哪来的两百万还贷?
“让苏会计过来一下。”林远方思考了一会儿,对小李说道。
片刻后,苏雨晴来到了林远方的办公室。一进门,她就感觉到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银行催贷了?”她开门见山地问道。
林远方点点头:“两百万,下周必须还上,否则会影响我们的信用记录,以后再贷款就难了。”
苏雨晴沉思了一会儿:“我们可以申请提前结算一部分工程款,杨总之前不是说过可以商量吗?”
“试过了,杨总说按合同执行,下个月才能结算。”林远方的语气很低沉,“我怀疑他是故意的,想看我们出丑。”
苏雨晴皱起眉头:“那就只能从其他渠道筹钱了。我们可以抵押一些设备,或者找私人借贷。”
“私人借贷利息太高,我不想走那条路。”林远方摇头,“至于设备,都是项目必需的,抵押出去可能影响工期。”
两人陷入了沉默,都在思考解决办法。
“我有一些积蓄。”苏雨晴突然开口,“不多,大概六十万,可以先应急。”
林远方惊讶地看着她:“你的积蓄?不行,我不能用你的钱。”
“这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公司现在需要资金。”苏雨晴的语气很坚决,“你可以写借条,等资金周转过来再还我。”
林远方看着她认真的表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即使他们的关系已经疏远,苏雨晴依然愿意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这让他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感情,他爱这个女人,爱她的善良、坚强和无私。
“谢谢你,但六十万还是不够。”林远方轻声说道,“我会想其他办法的。”
苏雨晴点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我还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向供应商申请延期付款,用这笔钱来应急。”
林远方思考了一下:“可以试试,但可能会影响与供应商的关系。”
“总比违约好。”苏雨晴说完就离开了办公室。
接下来的日子,林远方四处奔波筹款。他先是向供应商申请了延期付款,又抵押了一部分非核心设备,最后找老郑借了一些私房钱。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凑齐了所需的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苏雨晴一直默默支持着他,帮他整理文件、联系银行、安排会议。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仿佛回到了从前配合默契的日子。
资金危机解除后,林远方请苏雨晴吃了一顿饭,算是感谢。饭桌上,两人聊起了这几年的工程历程,气氛融洽。
“还记得刚开始那场大雨吗?”林远方笑着回忆,“要不是那场雨,你可能不会搬到我隔壁住。”
苏雨晴也笑了:“是啊,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你后悔过吗?”林远方突然问道,“和我一起度过这几年?”
苏雨晴沉默了一会儿,认真地回答:“没有,即使现在我们的关系变了,我也不后悔那段时光。”
林远方点点头,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感:“我也是。”
两人之间的氛围缓和了许多,但谁也没有提出复合的事情。他们似乎都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一个明确的信号。
就在项目即将完工之际,一场意外的检查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质检部门的人员突然到访,对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发现,两年前使用的一批钢筋存在质量问题,强度不达标,可能影响整栋建筑的安全性。
“这批钢筋的问题很严重,必须全部更换。”质检员的话像一记重锤,击碎了林远方的希望。
如果要更换这批钢筋,意味着大部分已完工的结构都要拆除重建,不仅成本巨大,还会严重延误工期。更糟糕的是,如果这个问题被上报,林远方的公司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被取消建筑资质。
林远方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查询采购记录,他们发现这批问题钢筋是在两年前资金紧张时购入的,明显低于市场价格。
“当时是谁负责采购的?”林远方的声音低沉而危险。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敢吭声。最终,是老郑站了出来:“是王班长经手的,但采购单上有你的签字。”
林远方一怔,不记得自己签过这样的单子。他立即要求查看当时的采购文件,苏雨晴很快找出了相关资料。
“这确实是你的签名。”苏雨晴递给他一张采购审批单,上面赫然有林远方的签字。
林远方仔细看了看,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我的字,有人模仿了我的签名。”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有人质疑,有人惊讶,气氛顿时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