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新能源不稀奇,智能化不新鲜”的时代,车展还能带来怎样的惊喜?2025上海国际车展,广汽本田给出了一个很“新”的答案——新得有分量,多得有逻辑,快得有底气。



以P7为主角的全电阵容首次完整公开亮相,GT首次登台,F1赛车技术跨界“落地”,广汽本田用一场极具含金量的“上新”演绎出真正属于汽车制造者的底牌与信仰用。

上新,不止是多,而是每一款都值得登场

车展上,广汽本田带来的不是数量游戏,而是全线产品力的集体跃升。



核心C位当然属于P7。这款上市24小时内订单突破5000台的本田纯电转型的扛鼎之作,在成都上市之后首次对公众完整展出。它基于云驰智能高效纯电平台打造,搭载云驰智能座舱和三电系统全栈自研技术,续航达到650km,应用多见于高性能豪车的前后50:50黄金重量配比,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博世高端转向系统、ADS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等顶级硬件,更以“不晕、不累、不慌、不悬、不卡、不怕、不同、不糙”8大功能价值覆盖全场景出行需求,把本田几十年调校功力转译为电动车时代的驾控语言。



另一款首次亮相的全新纯电旗舰车型GT,同样不容忽视。它作为Honda云驰架构下的第二款纯电轿车,延续了Honda的运动血统,在底盘结构、电驱系统、操控细节上都有明显突破,未来上市后补齐广本高性能纯电产品线的重要一环。





而雅阁运动系列与新型格,则通过设计细节、动力配置和智能化座舱的再升级,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年轻化、数字化焕新。广汽本田这次,是一套从主力车型到概念前沿、从纯电到混动的“全阵容上新”。

新能源,不只是趋势,而是全系承诺

展台上,广汽本田交出了一份新能源布局的完整答卷:100%新能源展车阵容,不做点缀,只做主角。

P7领衔纯电序列,e:NP2等车型持续推进电动化体验;雅阁e:PHEV、皓影e:HEV等混动产品构成坚实中坚力量。新能源不是个别产品的标签,而是广汽本田全系转型的基调。



F1赛车RB21,是“赛道为源、量产为本”理念的具象表达。这台搭载Honda动力单元、驰骋于世界顶级赛事的机器,不是单纯的性能展示,而是一种技术源流的象征——P7所搭载的驾驶员状态识别系统、紧急昏迷应急机制、智能座舱分区响应等关键能力,正是从F1赛道技术中沉淀而来、转化落地。技术在赛道上打磨,最终在用户日常中兑现。

更远的布局也在推进。官方宣布,广汽本田未来三年还将推出3款以上全新纯电车型,新能源工厂已经落地投产,全球领先的制造工艺在中国完成本地化落地。本田的全球标准,也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制造的共识新线。

战略定力,是“含新量”背后最深的支撑

在这个行业追求快节奏、快迭代的当下,广汽本田选择了一种更难也更笃定的方式:坚持长期主义,倡导油电同质同价,构建成熟交付体系。

P7即是代表:从90kWh高密度电池包,到三合一高功率电驱系统、F1调教逻辑的电控单元,每一项硬件配置的背后都是广汽本田数年研发与测试积淀的结果。不是最快推出的,但也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准备好”的车型。



在智能化层面,P7与GT率先接入Momenta与DeepSeek AI大模型技术,支持端到端的领航辅助驾驶,带来既安全又有趣的智驾体验。而Honda SENSING 360+与CONNECT 4.0的全系部署,也使得智能体验成为广汽本田产品的“标配素质”,而非选配噱头。

本届上海车展,广汽本田用一台台“够新、够强、够稳”的产品,证明自己是这个时代,最值得信赖的长期主义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海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