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备受期待的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作为中国电影界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奖项之一,本届华表奖颁奖活动首度移师京外,来到了青岛这座中国目前唯一的“电影之都”。
自4月21日被“官宣”为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举办地以来,青岛便持续“霸屏”热搜,“在青岛一不小心就闯进电影场景”“半个内娱的行李箱都在青岛吧”“青岛接机现场秒变追星海岸线”……
当然,华表奖之于青岛,并不只是一场“流量狂欢”,还是一个展示城市形象的宝贵舞台,更是一份助推城市奔向“诗与远方”的全新期待。
凰探第1429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深厚光影文化的华丽绽放
于青岛而言,华表奖的落地无异于一次宿命般契合的相遇。
今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而青岛这座领风气之先的城市,与电影结缘也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早在1899年,青岛亨利王子饭店专门开辟音乐厅以放映外国电影,让青岛成为中国最早接触电影的城市之一;进入20世纪,位于湖北路17号的德国水兵俱乐部率先引入电影放映设备,这里也被考证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放映场所;随后,《到自然去》《浪淘沙》等数部脍炙人口的电影纷纷在青岛取景拍摄,让青岛在中国电影早期发展过程中,占得一席之地。
来到21世纪,从《流浪地球》系列到《哪吒》系列,中国电影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青岛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2017年,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电影之都”称号,成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以此为依托,结合东方影都等优质载体平台的支撑作用,厚积薄发的“青岛出品”,标签愈发鲜明且备受市场认可。
据了解,近年来先后有近500部带有青岛基因的影视佳作被搬上荧幕,如《抓娃娃》的市井老街、《流浪地球》的未来之城、《封神》的神话宇宙等,这些从青岛“走出去”的电影作品,一方面为中国电影不断向前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持续擦亮青岛“电影之都”的城市名片。
而这种城市与电影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关系,正与华表奖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契合。
办好一次会的新期待
再说回到今年的华表奖。
公开报道显示,本次共有数百位电影界代表出席华表奖颁奖活动,阵容称得上庞大。而当“大半个娱乐圈都来青岛”成为现实,可以说,青岛真正拥有了一次面向亿万观众推介自己的宝贵机会。
在此过程中,从以黄渤、黄晓明为代表的青岛籍电影人纷纷推介青岛,到各行各业岛城市民默默参与配合,可以看到,青岛人真正形成了一股合力,这也是这座城市“人情味”的生动写照。
“是适合旅游、居住、拍戏的地方!”在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入场式上,黄晓明这样向外界推介青岛。
而除了青岛籍电影人倾情为家乡“代言”外,无数志愿者也各司其职,全力以赴保障活动成功举行。青岛黄海学院数字与商务学院“小黄锋”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串门计划”,向居民积极宣传华表奖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与社区店铺商家沟通协调,确保活动期间的正常营业秩序。
人民城市人民建。这场华表奖颁奖活动是青岛城市精神的高度凝练,其中既有身为东道主的自豪感,也有荣辱与共的责任感。
更进一步来说,既然青岛已经站上了更大的舞台,就要以更大舞台的标准来定位自己。节日再热闹终会过去,节目再精彩终会落幕。而一座城市,历经百年风雨,还是要去继续书写自己的未来。
那么,青岛该如何把握住机遇,让“办好一次会”的红利落到实处?
从2008年奥帆赛,到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再到今年的华表奖颁奖活动,青岛一次次走上时代舞台的“C位”。而前两个活动的成功举行,都为青岛带来“大礼包”,如上合青岛峰会,就为青岛留下了上合示范区这个“独一份”的国之重任以及浮山湾璀璨的灯光秀。
眼下,青岛也在电影、微短剧等影视产业上集中发力,并推出“影视政策3.0版”,通过模块化、可叠加的奖励机制,最高可为院线电影第一出品方提供3480万元扶持。截至2025年,已累计为青岛影视基地内企业发放补贴资金超2亿元。
而华表奖的成功举办,也将进一步增强青岛在影视行业的影响力与存在感,提升青岛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人才、资本等的聚合力,为青岛擦亮“电影之都”的城市名片带来积极助益,正如新京报所评论的:
青岛对华表奖的承接,本质上是其“影视之都”战略的延伸。从胶片时代到数字纪元,青岛始终以光影为笔书写城市传奇。而借助影视IP提升城市品牌,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是其一脉相承的城市发展轨迹。
当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思维的突破、笃行的实干。
如何奔向更好的“诗与远方”?
当然,除了会为影视产业带来潜移默化的红利外,华表奖之于青岛还有一重更加显性的利好——拉动文旅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华表奖的举办时间正值“五一”小长假前夕,这无疑为青岛接下来在文旅市场上发力,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此前,在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中,青岛就已凭借独特魅力成为热门目的地榜单常客,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
对此,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也提到,青岛不仅有栈桥、八大关等著名景点,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
从这个角度来说,华表奖的落地及其所衍生出的长尾效应,称得上是青岛奔向更好的“诗与远方”的“点睛之笔”。
事实上,为接好华表奖的“泼天流量”,青岛也在华表奖期间精心策划推出了“跟着电影去旅游”产品线路,围绕诗意画卷、老城漫游、科幻奇妙、时空对话、时尚造梦、时光治愈、红色传承七大主题,串联前海一线、历史城区、东方影都等主要影视旅游资源,挖掘更多电影幕后的精彩故事。
而在4月27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在西海岸新区星光岛成功举办爱看电影嘉年华和“跟着电影去旅游”青岛文旅专题推介会,现场青岛市文旅和旅游局局长潘峰发布文旅消费主题活动,热情邀约广大游客朋友们来青岛,回味电影经典,邂逅影视明星,打卡美景美食,一起“跟着电影去旅游”,感受青岛的时尚与浪漫、热情与活力。
其中,在即将到来的五月,将以“青春不设限,青岛嗨无限”为主题,挖掘青岛作为五四运动起源地的青春基因,用年轻人的语言解构青岛文旅,策划开展唱响青春、直播青春、艺术青春、告白青春、特惠青春等一系列主题文旅活动,包含备受期待的华晨宇演唱会等精彩内容。
显然,华表奖之于青岛,绝不只是一场颁奖活动,更是一次“以影塑旅、以旅彰文”的全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