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贲门癌后,他前后两次到上海瑞金医院做手术,但都没做成,两次都是打开了,说没法做,又给缝上了。去检查,以前说肝没事,就是小囊肿,结果肝脏越来越大了,再查就说是肝转移了。



  接连的折腾,让老人家气得不行:“我不干了,我回家了,我不做了,我不在你那瞧了。”

  家人没办法,只好带他去喝中药,结果喝了16付,人大变样了:“(来的)那天就往上喘,顶不住,眼皮发黄,没力气。你看我今天,吃了16付药,今天跑步都中,我每走路两万步,早起五千步,回来吃点饭喝喝,五千步上午,下午一万步……一顿就吃这么一大碗面条,吃得多饿得快。”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啥他两次手术都没做成呢?

  2024年8月,郜师傅在安阳中医院查出来了贲门癌。在苏州工作的孩子就把他接了过去,带他到上海瑞金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定下了手术。

  第一次上手术台,医生打开一看,又给他缝上了。什么情况呢?他记得:“一做,就说你不能做,粘连着的,胃里黏黏糊糊的。听医院的话,做了6次化疗,化疗很不错。做胃镜,胃里光艳艳的,非常好。医生说,你能手术了。”

  当时是临近过年,医生就让他过了年再做。正月初六,郜师傅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到瑞金医院,又住院,又手术,到那一打开,胃里边非常好。胃外边还跟脾连着,还不能做。又给我缝住,又不能做。”

  但让郜师傅生气的还不止这一件事,化疗期间他做了一次又一次的检查:“第一次打开不能做,叫我化疗。化疗以后又去瑞金,又住院说肺上有个结节,又做穿刺,做了穿刺还是不能手术,又回去在苏州继续化疗。然后说你再来吧!又是住院,又说,唉,你肝上有个结节,你再重新做穿刺吧,做了穿刺又回去化疗。又重新来,你还不能做,要做介入。”

  因为老人说得有些快,郜师傅的女婿在一旁补充道:“第一次检查的时候,把他全身上下都检查了,肺也穿刺了,肝脏查东西,都说没问题,只是一个小囊肿。这第一次判断小囊肿,但折腾了几回后,他一直在化疗,一点中药都不让吃,最后就是肝脏大。检查,然后通知我们说,那啥,你们要是手术,肝脏已经有点东西了,恢复会很慢,而且会出血。”

  听到这,郜师傅一家开了家庭会议,决定不做手术了。但没两天,又有机会做了:“那有机会做就做呗,一打开一看,就刚才老人说的,外面有。弄得我们家里都是,特别我这真是非常非常恼。”

  经过这一系列的来回折腾,郜师傅总算查明了病情——贲门癌小网膜囊转移,肝细胞肝癌!但他却不想治了:“我做不了,我不欠,走了。”

  家人没办法,不能不治啊,就想试试中药。其实一开始,女婿就想让郜师傅喝上中药,高学历的小舅子可能受庸医影响,对中医比较排斥,再加上化疗的时候,医生不让喝中药,就没用上。

  2025年3月6日,家人带着郜师傅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对症拿了一个疗程的中药。当时的他喘气厉害体力差得很,一走路就喘气。



  3月24日,过了半个月,天还没亮,郜师傅的家人早早就排上了队,拿到了1号。因为他的经历坎坷曲折,变化又很大,所以为了鼓励其他患者,增加大家的信心,袁希福院长请郜师傅给大家说说,这才有了以上的分享。

  郜师傅与女婿分享完后,袁希福院长鼓励大家:“这说明啥呢,大家的思想认知要改变。不要认为不能手术了,特别重了,大医院都定了,权威都定了,那一定定了。人家说啥,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觉得这句话太好了。肿瘤患者的命有自己决定,不由天,那更不由权威……全国第一的专家,打开两次,不能做了。他要是放弃了,这就放弃了,说不定现在搁家吃饭都困难。”



  袁希福院长提倡什么对病人好就用什么,也不反对化疗什么的,就是不提倡过度治疗。目前肿瘤尚未被攻破,在他看来:“只有把自己的元气、体质提高,红光满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就能够达到三点:第一是减轻痛苦,第二是生活质量提高,第三是延长生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