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命令,海军司令部密切关注形势,利用最有利时机,发挥各部队克服困难、大胆、聪明、勇敢的精神,紧急开往东海,执行解放长沙群岛的任务。
我们见到了老兵陈邓宁,他曾是海军第 126 团第 1 队第 1 班(现为海军第 126 特种部队旅)的士兵,当时他和他的老战友刚刚返回家乡,在长沙解放 50 周年之际看望了岘港、金兰湾、富国岛和昆岛的战友。虽然他已年过“古稀”,但通过他慷慨的讲述和敏锐的记忆,我们多少能想象出20岁时年轻军人陈邓宁的形象。
陈邓宁老兵感叹:“对我来说,那是我一生中最英勇、最自豪的回忆。我感到,我和参加解放长沙群岛的战友们的青春岁月意义非凡。当年参加解放长沙群岛的兄弟们互相说道:‘我们举起桅杆,破浪前行,与敌人作战。’”
海军第126特种部队进攻
当天,海军舰艇伪装成一艘渔船,以躲避敌人侦察。据陈登宁 CCB 介绍,船只必须将渔网挂在桅杆上,然后再放到甲板上,以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每个值班的甲板上只有两名扮成渔民的同志。其余士兵不得不留在甲板下,忍受着炎热、疲劳和晕船的痛苦。
曾在抗美救国战争最激烈的几年里亲临“总部”的原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阮文宁少将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经与中央军委委员商定,于下午5点30分, 1975年4月4日,武元甲大将签署了第990B/TK号“密电”,电报内容概括如下:紧急瞄准最有利时机,夺取南伪军在长沙群岛占领的岛屿。密电很快传给了第五军区政委武志公同志、第五军区司令朱辉敏同志和海军司令阮伯发同志。
接到电话后,阮伯发同志立即与海军党委常委同志们讨论并向海军副司令黄友泰下达任务,要求组织力量,执行上级命令,抓住时机解放长沙。海军司令部决定使用第 125 组(现为第 2 海军区第 125 旅)的舰艇运送部队解放这些岛屿。政策是首先解放双子西岛,然后再解放其他岛屿,不给敌人派遣增援部队的时间。
从阮文宁少将的讲述中,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得知,4月9日,当我军地面部队开始进攻春禄,另一支部队正在切断西贡新安外围防线时,中央军委常委责成海军司令部立即派舰艇前往解放长沙群岛。根据上述指示,海军司令部指示以阮春战同志为舰长的125大队舰艇舰队,包括673号舰艇; 674船船长为阮文德同志,675船船长为范维心同志;由125团2营营长杨思基同志指挥的舰艇迅速从海防开往岘港。此时,125团代理参谋长陈峰同志代表该团指挥部协助海军副司令员黄友泰同志在岘港方面军指挥部监督指导解放岛屿计划的实施。
晚上8点30分4月10日,该舰编队抵达岘港,立即奉命于4月11日午夜前紧急完成准备工作,出发解放长沙群岛。岛屿解放军成立,代号C75团,由海军第126团团长麦南同志(后任少将、人民武装英雄、特种部队司令)担任指挥;海军第125团第2营营长杨晋吉同志任副营长,海军第126团政治主任陈春全同志负责该团的政治工作。
4月11日凌晨4时,C75集团全部兵力,包括海军125集团673、674、675号舰艇3艘,搭载海军第126团第1队和第5军区471营水上突击队消防队,从岘港军港出发,前往解放长沙群岛东北部的双子西岛。
海军第125旅舰艇运送部队
参加过C57集团673舰“特别任务”的海军126团1队1班前士兵阮思年CCB回忆道:“漆黑的夜里,在岘港军港,部队有节奏地、悄无声息地登上军舰,向长沙群岛东北方向的海域驶去。军舰出海时正值风浪很大的季节。我们的部队必须伪装成渔民躲藏起来,不允许登上甲板。在船舱里待了好几天,发动机的噪音、油污的气味、酷热、海浪拍打着军舰,军舰上下颠簸,大家都晕船晕得筋疲力尽。与此同时,敌侦察机在军舰上空盘旋。由于伪装巧妙,军舰躲过了敌军的炮火轰炸。”
经过近三天的艰苦奋战,在海上和天空的敌军包围下,我舰终于抵达了双子西岛。麦南同志命令673舰绕岛侦察,然后我舰驶离该岛,准备作战。 673号舰载着第一小队靠近岛屿首先登陆。 674号船和675号船随时准备提供支援。
海军第 126 团第 1 队第 1 班前士兵 Nguyen Duy Thong 被任命为第二组组长。他回忆道:“当时我们一班分成3个组,1组由阮仲平同志指挥,2组由我指挥,3组由阮思年同志指挥,负责把船开到岛上。在大海中央,没有任何遮挡物,要把船开到岛上并不容易。班里的同志们非常仔细地讨论了开船方案。实际上,在接近的时候,岛上的敌人发射了信号弹驱赶他们,所以我们的船只好后退很远,随波逐流。我们等到入夜才调动船身靠近目标。茫茫大海被一片浓墨重彩地覆盖着。军官们凭借丰富的海上经验,巧妙地把船开到最有利的位置,以便能够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