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6日,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受伤的巴勒斯坦人被送往阿尔阿瓦医院。图源/视觉中国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6日,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过去24小时内,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至少49人死亡、108人受伤。 以色列国防军26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3月18日恢复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来,以军已经袭击了加沙地带1800多个目标。而在过去的48小时内,以军对加沙地带约120个目标发动了袭击。

曾在中国留学的伊斯梅尔,于2022年10月学成回到加沙地带。仅仅一年后,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了。他家住加沙地带北部的加沙城,他说,自己已经记不清有多少颗炸弹在身边爆炸,他的妻子、父亲、哥哥……30多名亲人都在炮火中丧生。

满目疮痍的街道、瘦骨嶙峋的孩子、不断升高的死亡数字……在这片被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形容为“人间炼狱”的地方,伊斯梅尔每月都能收到来自中国的捐款。最先,是来自他在中国的朋友,后来,越来越多素不相识的中国人加入进来,让他用捐款买面粉等粮食给加沙民众。

伊斯梅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小孩子们看到我,都会让我谢谢中国,我会非常开心和幸福。”


▲伊斯梅尔(左)在中国朋友们的帮助下购买物资送给加沙儿童

加沙现状:

每天都非常危险,随时目睹死亡”

据央视新闻报道,巴勒斯坦通讯社4月26日消息,以军当天轰炸了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和沙提难民营,共造成至少16人死亡,其中包括儿童,另有多人受伤。

红星新闻记者与伊斯梅尔取得联系,他表示自己目前依然生活在加沙北部,“每天都非常危险,随时目睹死亡。”

伊斯梅尔告诉记者,2020年2月1日他前往中国,在浙江一所大学学习中文。经过了两年半左右的学习,2022年10月,他回到加沙地带。新生活还没铺展开来,巴以新一轮冲突就爆发了。

在与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谈话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伊斯梅尔住的地方是一片被炸毁的废墟,他在废墟中搭建了一个“家”。他告诉记者,这不是他原本的家,他原本的家经过两次轰炸,早已不能再居住了。


▲伊斯梅尔目前住所附近的环境。受访者供图

冲突爆发的这几年,伊斯梅尔没有一天睡过好觉,“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耳边一直是以军无人机的声音,晚上这种声音比白天更大,吵得人很难睡着。”

伊斯梅尔说,他最害怕的是轰炸声,“以军常常在深夜大家睡觉的时候投放炸弹。一旦炸弹声音响起,是最无助的,因为深夜我们也不知道往哪里逃,更不敢贸然开灯照明,只能抬头盯着天空,祈祷无人机投放的炸弹不要炸过来。”

伊斯梅尔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这一切能够早日结束,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一个觉。

前所未有的煎熬:

超贵的面粉都是腐烂的气味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5日,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布消息称,由于以军继续实施封锁,将口岸完全关闭,并连续55天阻止食品和人道主义援助进入,这导致了该地带大范围饥荒,加沙地带正处于大规模死亡的边缘。


▲当地时间4月24日,加沙地带一名营养不良的儿童。图源/视觉中国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称,饥荒蔓延,超过100万儿童处于危险之中,超过240万人面临饥饿的危险。同时,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已进入完全崩溃状态。由于以军的轰炸、焚烧和破坏,38家医院停止服务。同时,由于燃料短缺和系统性破坏,超过90%的水厂和海水淡化厂停止了运营。此外,由于面粉和燃料短缺,加沙地带所有面包店都已关闭。

伊斯梅尔说,由于以军的持续封锁,加沙地带的粮食短缺问题非常严重,“有时候会有‘黑市’,卖一些粮食,但是价格非常非常贵,每次的价格也不一样,但基本上是越来越贵。”

他说,这一次以军实施粮食封锁以来,“现在我们吃的面粉都有腐烂的气味,虽然‘黑市’上有蔬菜,但是价格非常贵,老百姓是不会每天都吃蔬菜的,也没有肉和水果。”目前伊斯梅尔和家人一天吃两顿饭,他已经觉得非常幸运了,“很多家庭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了。”

这已经不是伊斯梅尔和家人第一次面临食物短缺了。去年10月,以军也曾围困加沙地带北部,限制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发布强制撤离命令并关闭了食品分发点、厨房和面包房。当时红星新闻曾报道,一袋50斤的面粉售价被炒到了1000美元,比冲突前上涨超过110倍。

那段时间,是伊斯梅尔觉得最难的时候,“和这次一样,很多孩子被活活饿死。一个饼子我要分成好几天吃,两三个孩子分一个饼吃,吃完以后还是没有饱,饿得一直哭。”


▲加沙人深夜摸黑去卡车上购买面粉。受访者供图

除了食物短缺,医疗资源也基本上无法使用。伊斯梅尔说,加沙目前大部分医院都被炸毁,仅剩的3家医院中,也没有医疗设备和药品,“药物进不来,很多需要用药的慢性病患者,他们用不到药,只能慢慢死去。”

据央视新闻27日报道,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办事处代理主任乔纳森·惠托尔26日就加沙地带严峻的人道主义局势发出紧急呼吁:加沙地带的物资消耗殆尽,救援能力急剧下降,加沙人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煎熬。

“来自中国的帮助”:

官方和民间的援助,温暖着加沙人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国政府持续向巴勒斯坦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已向加沙地带提供多批食品、药品、粮食、医疗用品等紧急人道主义物资。

伊斯梅尔回忆,在中国留学期间,他认识了不少中国的朋友。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中国的朋友们都发信息来问候和关心。当得知加沙北部地区非常困难之后,伊斯梅尔的中国朋友们开始主动向他捐钱,让他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袁女士是持续资助伊斯梅尔的网友之一,她从2023年起就开始捐钱帮助伊斯梅尔。伊斯梅尔会用这些钱去买粮食,分给周围的老弱妇孺,并告诉他们“这是来自中国的帮助”。

伊斯梅尔说,最近,他刚刚做好面包,送给了很多人,“很幸运,因为我会中文,所以我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在我的国家有困难的时候,这些中国朋友一直陪着我们,关心着我们。”

红星新闻记者问伊斯梅尔,为什么不选择逃离加沙地带,躲避灾难?他回答:“我不会离开,加沙有我的家人,我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在战争中死去了,我的家人需要照顾。而且,我还可以将中国朋友们对我的援助,拿去帮助周围的人们,如果我离开了,我还怎么帮助他们呢?”

红星新闻记者 沈杏怡

编辑 张寻 责编 李彬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