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多款主力战机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跨越山海直飞埃及,参与中埃联合主办的“文明之鹰 - 2025”军事演习。参与此次演习的机型阵容强大,包括运 - 20大型运输机、运油 - 20空中加油机、空警 - 500预警机,以及歼 - 10S双座战斗教练机与歼 - 10C单座多用途战斗机等。
此次中国战机编队毫无征兆地赴埃参演,引发外界诸多猜测,其中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意在借此次演习契机,向埃及大力推介歼 - 10CE战斗机。不过,印度《欧亚时报》却披露了一则新动态:埃及方面目前正陷入艰难抉择,正权衡是否要斥资采购 100 架韩国制造的 FA - 50 轻型战斗机。
经综合研判,"炒作歼-10CE推销说"的论调缺乏事实支撑,中埃联合空中演训背后或隐藏着更具战略纵深的合作布局。值得关注的是,4月27日一则关键动态为解读此次军事交流活动提供了新视角——当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开表态,要求美军及民用船只在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通行中享受免缴过路费待遇,并已正式授权国务卿鲁比奥组建专项工作组推进落实。
因此,“推销”歼10CE这一事似乎站不住脚,中埃空中联合军演似乎有更大的目标。
聚焦全球战略要冲之争,美国对运河控制权的野心已突破地域边界。世人皆知巴拿马运河作为大西洋-太平洋生命线的战略价值,而特朗普政府近期却将战略触角伸向了另一条世界级航运命脉——苏伊士运河。此举不仅打破美国传统战略边界,更暴露其构建全球海权霸权的深层企图。
当前中东战云密布,美军双航母战斗群在红海与阿拉伯海形成钳形攻势,对也门胡塞武装实施高强度空袭。军事观察家指出,这场看似针对地方武装的军事行动实为"项庄舞剑":通过打击胡塞武装切断伊朗-也门海上走廊,进而控制红海航道咽喉,最终实现对苏伊士运河的军事威慑。值得警惕的是,美军在曼德海峡部署的濒海战斗舰与P-8A反潜巡逻机已形成立体监控网络,其战略布局远超反恐作战范畴。
在此关键节点,中国空军参与埃及军事演习的意图已不言自明。事实上,自特朗普政府将目光投向巴拿马运河之际,中方即已敏锐预判到其后续动作——或将进一步觊觎苏伊士运河这一战略要冲。
需特别强调的是,苏伊士运河作为亚欧之间最短的海上运输动脉,承担着全球约12%的国际贸易运量。该航道对中国与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的货物运输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数据显示,中国籍或中资运营船舶占苏伊士运河通行总量的10%-15%,这一比例远超巴拿马运河对中国航运体系的重要性。其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中方必须未雨绸缪,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航运通道安全。
实际上,早在特朗普上台执政之前,其团队就已暗中谋划着一项野心勃勃的“战略构想”,即妄图掌控全球关键航道,以此作为达成遏制中国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相关布局中,除了此前已有所提及的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之外,特朗普曾抛出的吞并加拿大以及格陵兰岛的计划,背后也隐藏着对北极航道的觊觎之心。北极航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潜在的经济、战略价值,成为了美方眼中的“香饽饽”。
此外,据美国媒体披露,美方还曾试图以“拦截伊朗油轮”为幌子,对马六甲海峡实施所谓的“封锁”行动。马六甲海峡作为全球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局势极为敏感。截至目前,白宫方面对于这一消息始终保持缄默,未作出任何公开回应。
尽管局势复杂,美国近期军事动作愈发大胆。近日,美海军陆战队借美菲军演之机,在菲律宾巴丹群岛部署反舰导弹系统,从军事战略看,此举明显针对台海局势,似为“介入台海冲突”提前布局。从宏观战略视角,美国这一举措与特朗普时期妄图染指全球多处战略要冲的行径类似,意在构建对华全方位战略包围圈,遏制中国发展、维护霸权。
战略博弈中,中国展现高瞻远瞩智慧,应对复杂局势秉持“走一步,看三步”的深谋远虑,提前预判布局;而美国战略决策常陷“看一步,走一步”的被动,缺乏长远规划与清晰目标,二者战略思维与能力差距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围绕苏伊士运河等战略要地的潜在“争夺”中,埃及作为沿岸国在运河运营、安保方面地位重要,胡塞武装在也门地区影响力大,在相关海域局势发展中作用不可小觑,各方应重视这两个关键因素,审慎应对复杂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