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崔荣国带队深入区内重点生物医药研究机构、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实验室、生产车间及成果展示中心,听取发展情况汇报,详细了解核心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落地诉求。区领导顾国栋、李桂林参加调研。


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作为校地合作典范,已建成投用1万平方米现代化研发场地,组建起由院士领衔的80人全职团队,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75%,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发体系,目前已落地并孵化7个优质项目,涵盖创新药物研发、精准医学、高端医疗器械、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崔荣国实地察看了研究院实验室,并与研究院负责人座谈交流,听取研究院建设成效、孵化项目进展、2025年工作重点及未来发展思路,对研究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表示肯定。崔荣国强调,研究院要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孵化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省、市级支持,逐步实现自我造血功能;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推行“年度自主审计+周期性专项审查”双轨监管机制,确保科研资金规范使用;要加强联动,强化专班服务机制,实施专员驻点挂职制度,在对上争取、项目协调、统筹协调等方面建立常态化问题协调解决通道;要创新资本支持模式,加强政府基金、市场化基金资源联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重点项目优先走向资本市场;要提升研究院市场化运营能力,引入职业经理人,加快建立企业化经营机制,同时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推动更多“顶天立地”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北京深纳普思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制造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数字化慢病管理算法平台,其生产的“欧态”品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已占据国内细分市场第二位,展现出强劲的技术竞争力。

在企业研发中心,崔荣国现场体验了最新一代CGM产品的实时监测功能,并详细了解了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应用和发展规划。崔荣国强调,各职能部门要始终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专班,协调解决企业产能扩张、载体扩容、供应链优化等核心诉求,鼓励企业把握医疗器械国产化机遇,以CGM技术突破为切入点,加速实现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聚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传感技术标杆产业。


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开发的高科技企业,成功推出等离子体诱变育种仪、单细胞微液滴培养及筛选仪、微液滴连续传代培养进化仪和生化在线检测仪等四大类十余款产品。这些设备直击细胞筛选效率低、过程及表型数据获取困难等行业难题,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企业展厅,崔荣国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技术研发、核心产品等的介绍,仔细询问了企业自主研发的合成生物学关键装备技术参数及市场应用前景,参观了实验室及在售的合成生物上游设备。崔荣国强调,相关部门要紧密围绕无锡合成生物建设规划,推动企业进一步深化与院士团队、国投新质蛋白创新中心等载体平台的协同创新,通过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力争早日实现合成生物上游仪器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


威脉清通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美射频治疗领域,自主研发搭建了国内首个全层射频治疗系统技术平台,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崔荣国走进企业生产车间、质量检验室和研发实验室,现场参观了射频皮肤治疗仪设备,详细了解企业的研发生产进度和市场拓展情况。崔荣国勉励企业要抢抓“颜值经济”新风口,依托清华大学在皮肤健康与化妆品领域的科研优势,以“医疗级品质+消费级体验”的创新模式,助力无锡高新区成为高科技高创新型的美丽健康产业高地。

崔荣国强调

各职能部门要把握“双高联动”相关政策机遇,在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为生物医药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新技术、新资源导入,全力支持重点新型研究机构、企业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企业,为无锡高新区建设生物医药地标产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编辑 | 杨亦哲

文字 | 逯恒贞

来源 | 生科公司

图片 | 张园昀


“高校+高新区”,江南大学-无锡高新区“双高联动”再结硕果

这座商业中心,即将大变身!

在新吴,去“野”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