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当乔布斯站在旧金山马士孔尼会展中心的聚光灯下,向在场的所有人演示第一代iPhone是如何只需要用手指,就可以在触摸屏上实现所有手机的功能时,全场观众激动地欢呼雀跃,有一个人却开始失声痛哭。

在彼时的发布会现场,没有人比触摸屏制造商宸鸿(TPK)的创始人江朝瑞更清楚,如果不是TPK烧光了代工赚来的12亿新台币,如果不是几万青年几万肝的工程投入,最终把“透明玻璃透射式电容技术”的量产良率改进到了苹果终于可以接受的程度,这款划时代的iPhone很有可能会胎死腹中。

放在手机制造的历史上,iPhone显然不是第一台使用触摸屏的手机。而当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欣赏初代iPhone的经典与优雅时,与它同期的那些需要用手写笔的“电阻式触摸屏”手机已经彻底成为了被遗忘的时代眼泪。

只不过,相比初代iPhone带来的革命性交互体验,触摸屏工艺的持续式创新却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

人类社会最动人的创新故事大多可以归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天才的灵感与卓绝的努力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另一种则是日复一日地与成本、良率、耐用等工程问题无穷无尽地打交道,最终以一种他人难以企及的效率,把新事物用易得的价格、可靠的品质,渗透给更多的普罗大众。

前者这种“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在商业的舞台上,永远不缺乏观众;后者却在大多数时候都以某种润物无声的形象,渐进式迭代。它们常常存在于产业链的细节里,以规模化为目标来最大程度地推动创新的普及,乃至最终改变更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换句话说,把创新的门槛打下来,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实际上,“让创新更平权”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标签之前,绝大多数工业大国的发展都需要具备相似的能力。比如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但是普通家庭一直要等到美国人亨利·福特用流水线生产T型车,才真正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现代汽车。

1920年代,福特工厂把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从平均700多个小时缩短到只需要12.5个小时,并且随着生产流水线的不断改进,最终实现了10秒下线一台T型车,零售价格也从1908年的850美元降低到了1925年的260美元[1]。考虑到当时流水线工人的日薪就已经达到5美元,T型车在性价比上甚至比今天的中国车企都卷得更极致。

福特在自传《我的生活与工作》里写的“真正的改进在于提高制造经验,而非改变基本原则[2]”,后来也成为许多人探索渐进式创新的原则。

实际上,不论是革命性的颠覆,还是日积月累的渐进,创新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和自己所身处的这个世界有更好的交互。

今天,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人类科技史似乎又站到了一个颠覆式创新集中爆发的技术奇点上,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诸如AI与机器人的发展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微小的创新也在以天为单位持续地发生,并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数以亿计的生活。

而在这条持续创新的道路上,中国公司已经逐渐站到了舞台中央,在全球扮演起不可或缺的引领角色。

再造新入口



2024年6月7日,支付宝在上海静安大悦城完成了“碰一下”投放测试,让一度被认为是创新做到了尽头的支付领域,又掀起了一轮新的变革。

“碰一下”的支付理念非常好理解,用户只需要解锁手机,不用再打开任何APP或是点开付款码,直接触碰商家的收款设备就能完成支付。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这种支付创新的体感似乎只是让交易减少了一步。

然而,就是这样一小步,却成为了许多需求与场景被更大限度激活的决定性一步。

一方面,“碰一下”吸引了许多常年被忽视的边际增量,并实现了相当理想的留存: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再需要别人帮自己找到对应的APP和有效的付款码,就能完成交易;视障群体不再需要精准地扫一扫,只要模糊地碰一下,就可以更自如地出行;境外游客则可以像自己习以为常的NFC支付一样,“碰一下”就完成消费。

另一方面,交互设计的黄金法则之一就是迎合人类懒惰的天性,不断地追求操作的更简洁。哪怕“碰一下”只是让大多数普通人的支付流程减少了那么一两步,它所能影响的用户群体、迁移的用户习惯也是巨大的。

从数据来看,从首笔交易落地至今不过300多天,“碰一下”已完成了在全国超400座城市、5000+大型连锁品牌和千万商家的接入。以天计算的普及速度与用户习惯更新,验证了“碰一下”之于支付创新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与传统的NFC支付不同,支付宝也持续在探索技术创新,并没有采用单纯的卡模拟模式,而是建立了一套云端读卡模式

在“支付宝碰一下”的模式里,用户的手机被模拟成读卡器,通过触碰商家的收款设备,读取商家设备的信息完成“握手”,支付交易借助云端完成。它不再需要将用户的银行卡信息保存在本地,确保了支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一张更大的蓝图是:支付宝真正在做的事情,是让这种必要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支付”上。

在支付宝看来,“碰一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交互方式,因此“碰一下”不应该只为了更便捷的交易而生,它足以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新入口,让更多的人可以用更便捷、更轻松的方式,实现与广阔世界的交互。

比如,在物业管理领域,业主对外卖可以送到门口的向往与小区保安来不及做访客登记管理的痛点,常常会成为引发社会热议事件的导火索。去年下半年,饿了么联合支付宝、绿城服务推出了“碰一下开门”的服务,3秒即可完成业主、访客、外卖员等进出识别与登记,为“生活服务进家门”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杭州留香园门口,饿了么蓝骑士用“碰一下”,3秒即可完成登记进门

实际上,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碰一下”自我复制的能力也远超预期——“碰一下”+租充电宝、“碰一下”+自动售货、“碰一下”+自助取件、“碰一下”+解锁共享单车等一系列高频使用场景被快速渗透,酒店、校园、就业、网吧、物流、出行、餐饮、政务等各种业态里,“碰”也逐渐取代“扫”,成为了人们与外部世界最流行的交互方式。

乔布斯曾经说过:“手是上帝给人类最好用的工具”,于是iPhone引领了上一轮的智能手机革命。而如今“碰一下”就是把手机作为人手的延伸,通过最符合直觉的触碰来完成新一轮的交互革新

换句话说,支付是具体而微的垂直需求,入口则是整个数字生活的基础设施。

320多天,用户习惯迁移之快,延伸应用场景之多,实际上已经让“碰一下”从支付创新变成了入口创新。而在用“碰一下”改写人们每天都会遇到的生活场景的过程里,支付宝也不再仅仅是一个“支付”软件,而成为了“交互新入口”的基础设施提供者。

所谓入口创新,它考验的是对需求洞察的深刻程度。有效的入口创新是以真实地改善用户体验为基础,最终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找到更贴近人类本能的交互方案,搭建一条运行更流畅的桥梁。

对于支付宝而言,这种本质的入口创新能力才是企业竞争力最具体的表现,支付只是整个版图里最可见、最高频、最可量化的一块拼图。

据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的测算,以用户从零到突破1亿的时间维度看,扫码支付花了30个月,刷脸支付用时1年3个月,“碰一下”仅用了321天[4]。并且随着新模式的流行,“支付宝碰一下”也已经形成了一条涵盖软件开发、硬件制造、手机厂商、服务商、品牌商家、行业场景的完整生态链条。

不难想象,在“碰一下”迅速普及的表象之下,中国的企业界已经开始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创新速度与迭代能力,从过去国外创新入口、中国量产制造,今天我们其实已经步入了「中国入口」X「中国制造」X「中国场景」的超级乘法

产业超级乘法

从初试推广到渗透率和应用场景的极大丰富,“碰一下”只用了 321 天,这是一种几乎不可复制的“中国速度”。

小到一颗NFC芯片,大到“碰一下”设备的大规模铺设,“碰一下”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为1亿用户全新的生活服务入口,需要的显然不只是支付宝一家公司的“碰一下”信仰。它刻画出的,是一整条中国产业链能力完备与写作文的高效。

全产业链的国产创新和自主可控,是“碰一下”极具辨识度的产业底色。

复旦微电作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首家上市公司,长期致力于芯片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是“碰一下”设备里NFC芯片的供应商。由复旦微电负责研发和生产的这批近场通信芯片,是实现手机与“碰一下”设备间非接触式传输的核心组件,也在“碰一下”走入千家万户的过程中,主导了相关芯片的持续创新。

就在今年4月末举办的“支付宝碰一下”生态大会上,复旦微电子正式宣布与支付宝合作研发的“碰一下”专属芯片,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可以兼容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并且能在零下40度到8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是目前“支付宝碰一下”功能感应速度最快、交互成功率最高的一款产品。


复旦微电子提供“碰一下”设备的“中国芯”

而我们在便利店里看到的“碰一下”支付设备,则是由“果链企业”蓝思科技提供整机设备制造。从2006年起就为初代iPhone提供玻璃盖板的蓝思科技,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扩张自己的业务版图,横向拓展陶瓷、蓝宝石等新材料以及触控传感器项目,纵向延伸到下游组装业务。

常年与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公司的合作,也让蓝思在产品设计上有自己的追求。

“碰一下”设备最终采用的全金属一体式机身设计,与6.5英寸高清显示屏、3mm极窄边框、内凹带圆弧的独特结构、半透黑工艺形成了设计语言上的呼应,提升了设备外观的高端科技感,也展现了生产工艺的成熟。

这种极其综合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使它同时为商家和用户都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支持。


实际上,“碰一下”可以成为数字生活的新入口,考验的不仅仅是制造端的设备稳定量产能力,还有全生态的合作协同。

比如银联商务、通联支付、利楚、拉卡拉等作为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积极地在全国范围内铺设“碰一下”终端设备; 比如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凭借自己的产品力不断提高市占率的同时,也在普及和支持NFC功的过程中,为“碰一下”提供广泛的硬件基础。

可以看到,在这个看似微小的入口创新背后,沉淀的是中国各行各业在过去十几年持续积累的能力,这种产业的完备与协作合力,才是其他市场最难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了世界上最多的智能手机设备。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数量超过了12.5亿,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庞大的产业链,不仅让“碰一下”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从想法到大规模落地,反过来,一旦建立起刚性的消费者使用习惯,“碰一下”也可以给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或者说,支付宝通过搭建“碰一下”的生态体系,为中国制造业强大的能力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边际增量,进一步激活了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由于“碰一下”设备终端大多复用自过去智能手机产业的供应链,随着“碰一下”的创新快速扩散带来的正面效应,资本市场也对相关供应链的未来表现更加乐观。

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一个可观的消费市场规模

根据Canalys的数据,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达到了2.85亿台,同比增长了约4%,结束了连续两年的回落。 考虑到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和金融服务提供商们,已经营造出了全球最完善的数字支付环境,只需要带手机出门的消费者习惯,也让“碰一下”可以快速复制到各行各业的适用场景下。

说到底,在”碰一下”产业链这个不可复制的321天里,本土创新者应该看到更多内生的乐观因素。

中国不缺制造能力,也不缺应用场景。只要产生新想法,愿意去做些新尝试,我们自身的产业基础与市场规模足以提供庞大的试验田,激发无限的创新可能。

更关键的一点是,当我们今天开始遇到更严峻的内外部挑战时,「中国入口」X「中国制造」X「中国场景」这个超级乘法的每个环节,都有持续创新的诉求和动力。

在入口端,创造一个更好用的交互入口,就是科技企业通向全球巨头地位的金钥匙。所有的创新,不论是如人形机器人般复杂艰巨的颠覆性创新,还是“碰一下”产业持续迭代的渐进式微创新,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全球创新的引领角色上,为自己和整个产业描摹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在制造端,地缘的冲击与预期的不稳定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决策里绕不过去的“黑天鹅”。当前局势下,内生的需求与本地的客户,能够对冲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诸如“碰一下”这样的入口创新作为数字生活的基础设施,带来的天量“基建更新“需求,为中国既有产业链提供了庞大的新增需求。

毕竟,中国制造最为世界所熟知的长板就是产业的完备。这种完备最终不仅仅兑现在制造性价比的效率上,还体现在我们率先让创新成为现实、走进普通人生活的能力上。

与此同时,入口、制造和场景的持续创新能够在“碰一下”产业链上实现契合,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碰链”的两头,一边连接着完备、高效的全产业链,一边激活着一个统一大市场无限的消费空间。

消费全新想象

在2025年的中国街头,从顶级商圈的潮流店铺到社区菜场的平价生鲜店,从政务部门的碰一下取号缴社保到博物馆的触碰解锁AI讲解,一场由支付宝“碰一下”掀起的入口革新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实际上,这种自带C端场景的创新,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体验的升级,也是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转型的重要引擎。

普惠性的技术渗透,常常是消费驱动经济的底层代码。

亨利·福特通过引入流水线生产方法降低了汽车制造成本,使得汽车成为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的商品。而汽车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石油、橡胶、公路建设等),进一步促进了消费社会的形成。

进入21世纪后,智能手机集成了通信、娱乐、社交网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渗透率的广泛提升促进了移动支付、在线购物、数字内容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的兴起。

今天的中国,常常以制造业大国的形象被全球所认知。但强大的工业形象之外,中国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在2021年就就已经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年收入超过12万元人民币,这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内需基本盘。

在这样的消费人口基数上,“碰一下”的扩散,本质上是门槛的降低带来的消费人群扩容——从银发族到Z世代,从本土用户到国际游客,数字经济真正实现了“无界普惠”。只要生活变得更容易一点点,就会有更多的人向外部世界迈出更大的一步。

正如蚂蚁集团CEO韩歆毅所言:“‘碰一下’正从支付工具演变为数字化生活的新入口。

比如,钱大妈接入“碰一下”后,老年顾客不再因为付款码总失效、会员注册太繁琐而被劝退。碰一下就能交易、积分的便捷,让钱大妈在上线“碰一下”功能后的一个月内,门店销售额增长12%,支付宝新会员数也增长了19%。而随着过境免签从144小时放宽到240小时,“碰一下”也成为大量境外游客延续自己使用习惯的首选。

当然,“碰一下”的野心远不止面向消费者的“更便捷”,它也站在商户的角度,设计了“一碰三连”(支付、会员拉新、积分营销)以解决传统零售的痛点,直接将支付触点转化为数字化经营入口

例如,郑州正弘城上线“碰一下”后,会员拉新效率一度提升10倍,8成用户选择会员支付;红旗连锁通过“碰一下”将会员注册时间从1分钟缩短至3秒,会员订单激增38%。这种“支付即服务”的模式,让收银柜台从单一收银功能迈向全链路数字化经营,形成“消费-数据-服务”闭环。

与此同时,为了加速生态覆盖,支付宝推出“商家百亿助力计划”,免费为商户升级设备:现有收银枪、扫码盒可即插即用改造为“碰一下”终端,小微商家可申领定制收款码牌,显著降低了中小商户的数字化门槛。

硬件普惠的同时,支付宝开放300个“碰一下+”接口,支持商家自定义服务方案,激活了更多的消费场景。例如,部分城市的哈啰单车正在试点“碰一下”解锁、机场高铁的网约车上车点开始提供“碰一下”找车、著名景区和文博也开始逐渐支持碰一下“入园、伴游、打卡、消费”。

这种“轻量级改造+场景化赋能”的模式,正在将几乎所有服务性消费变得更加易得,为消费市场注入有力的润滑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快地培育“碰一下”用户使用习惯,支付宝投入了超300亿元进行补贴,构建“用户-商户-服务商”三重激励网络——用户享受支付立减、随机免单、集卡抽奖;商户最高月补6000元;地推服务商按交易流水分佣。仅2024年8月,支付宝便发放22万份免单奖励,在全国数十个城市推出“碰一下消费券”,带动区域消费活力。

支付宝“碰一下”的野心,是通过每一次“触碰”连接人与服务,重塑消费生态。它不仅是支付方式的迭代,更是中国经济从“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微观映射——通过降低门槛、提升效率、激活场景,帮助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当技术普惠与消费潜力相遇,中国经济的“触点革新”已然按下加速键。

支付宝用“碰一下”为中国式微创新打了一个样:当完备的工业门类和高效的生产制造,遇到一个人口庞大的统一大市场,任何一个改进人们生活的新想法,无论大小,都能得到快速的验证和反馈。

中国制造+中国消费是中国经济与商业创新最坚固的基石。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我们更有理由去不断地进行尝试,创造更多的新入口、新场景,焕新更多的产业链。

尾声

一百多年,当卡尔·本茨的妻子贝莎·本茨驾驶着“奔驰一号”进行汽车史上第一次长达106公里的旅程时,她需要用丝袜或是帽子,来应对一路上出现的各种机械故障。

在嘲笑声和质疑声里挺过来的汽车工业,最终在几十年后,将马车送出了公路,送进了旅游景区的复古项目。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场“人机共跑”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亦庄举办。多台机器人因电机高负载运行而陷入故障,出现了包括但不限于头部脱落、关节过热失效、传感器过载失控等问题,留下了人类依然在驯服早期机器人的珍贵影像资料。

乐观的人们,从这场充满乐子的半程马拉松里看到了机器人产业未来更广阔的创新空间,一如一百年前乐观的欧洲人人看到的是汽车工业的广阔蓝图。

因为真正的创新从不诞生于完美无缺的真空环境里,而是在试错与接纳的碰撞中淬炼成型。而这种敢于尝试的勇气、反馈修正的机制,也正在为中国产业培育得天独厚的创新环境,为今天的中国创新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底气。

完备的产业链能以全球无出其右的速度将设计图纸变为千万级、数亿级量产产品,数字生活沉淀的数据海洋又发散出无数细分的新需求,为产业链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此同时,庞大消费市场则提供了广阔的容错空间,让每一次尝试,即便是“试错”,都成为值得记录的样本。

这一路,也许所有人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创新的目的终究是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些或大或小的尝试终有一天会渗透到社会的大部分角落。

它们也许是人形机器人的一双灵巧手,一对好膝盖,也可以是“碰一下”让生活更简单一点,这类持续在发生的微创新。

因为创新的世界里,从来不只是颠覆性革命的独角戏。当“碰一下”这样的微创新推动着数字生活的基础设施迈向一个更简洁的入口,这种扎根人们现实生活的改变,同样会掀起一轮意想不到的产业更新,激发出一个消费社会的潜在能量。

换句话说,只要能看到那些被忽视的人群、被忽略的需求、被隐藏的痛点,哪怕只是一部分的改进、一点点的变化,就值得我们做出新的尝试。因为中国的制造能力与消费市场,就是试验创新、实现创新、修正创新的最佳土壤。

如果说“碰一下”为中国的产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那就是:创新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资料

[1] Fordmodelt.net

[2] 我的生活与工作,亨利·福特

[3] 支付宝碰一下已布局全国超400个城市 再推“商家百亿助力计划,经济参考报

[4] 321天,支付宝再造一个新入口,中国新闻网

[5] 危险的分工:从苹果陷阱,到特斯拉幻影,饭统戴老板

[6] 工信部:2024年智能手机产量12.5亿台 同比增长8.2%,证券时报

作者:张婕妤

编辑:戴老板

责任编辑:张婕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