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中国服软让步,否则别想让我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4月25日,特朗普和妻子梅兰妮乘坐飞机“空军一号”去罗马,参加教宗方济各的葬礼时,说下了这番狠话。
要知道,在一周前,特朗普刚刚承认对华“关税过高”,并暗示可能大幅下调。
特朗普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似乎想用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像2018年关税战那样,逼中国妥协。
不过,特朗普没注意到,如今的关税战,与2018年时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的如意算盘,也终将会落空......
从和平谈判,到决不妥协
2018年,美国仗着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霸主地位,对中国发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关税战。
当时,美国直接对,价值高达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而且最高税率达到了25%,导致我国很多企业的订单量锐减,利润也大幅下滑。
面对美国发起的这场关税战,一开始中国还是抱着和平解决问题的想法,希望通过谈判来化解矛盾。
毕竟,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紧密,一旦贸易冲突升级,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于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亲自带队前往美国进行谈判。
谈判过程非常艰难,双方来回周旋,经过多轮艰苦的讨论,终于达成了《中美贸易磋商联合声明》。
当时,大家都以为这场贸易冲突有了缓和的希望,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能重回正轨。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五个月之后,特朗普政府就单方面翻脸,再次提高关税,之前达成的协议瞬间化为泡影。
特朗普政府的这种行为,让中国彻底看清了他们的真实面目,所谓的谈判,不过是他们为了谋取更多利益的手段。
到了2025年,中国已经彻底明白,不能再对美国的“谈判”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当美国的关税大棒再次来袭时,我们坚决进行反制。
美方宣布对华加征125%关税后,商务部便在48小时内公布反制清单,针对大豆、玉米、液化天然气等,37类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实施同比例加税。
这招 "以牙还牙" ,直接戳中美国农业州的选票命脉。
要知道,中国市场曾消化其年度产量的62%,如今港口积压的作物,却正以每天数百万美元的速度贬值。
而 "稀土出口管制" ,则是握在掌心的王牌杀手锏。
当美国半导体企业还在为芯片原材料发愁时,中国工信部一纸公告,让全球稀土供应链掀起巨浪:
对镨、钕、镝等17种关键稀土元素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同时加强开采环节的环保审查。
这招 "釜底抽薪" 直接卡住美国军工、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制造业的脖子。
五角大楼采购的导弹制导系统中78%依赖中国稀土,特斯拉内华达工厂的电池生产线,也因镨钕磁铁断供面临停产危机。
除了我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态度出现变化之外,与2018年的关税战相比,2025年关税战还有个不一样的特点。
从“支持率飙升”,到“人人喊打”
2018年关税战开打初期,特朗普的支持率曾高达73%。但自2025年4月以来,美国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浪潮。
4月5日以来,美国政治运动组织“Indivisible”联合民权组织、工会等150多个团体,在全美发起了超过1300场名为“Hands Off”的抗议示威活动。
这场抗议活动被称为“特朗普上任以来最大规模单日示威”,揭示了美国普通民众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深层不满。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在美国政府内部,54%的党员也认为特朗普“过界了”,滥用了总统权力。
4月16日,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宣布起诉特朗普政府,指责其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
加州成为,美国首个对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发起挑战的州政府。
纽森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推高了价格,威胁了就业,并给加州的家庭和企业带来了混乱。
与此同时,美国商界和学界,也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示强烈不满。
4月21日,24名美国顶尖经济学家,带领1400余名经济学界人士联名签署《反关税宣言》公开信,警告特朗普的“关税乱拳”可能引发“自作自受的经济衰退”。
此外,美国多家企业也联合起诉政府,认为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政府无权宣布全面加征关税。
在各方压力的共同冲击下,特朗普如今可谓四面楚歌。
4月22日,他不得不公开承认,美国目前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过高,并表示预计税率将大幅降低。
不久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一次活动中表示,中美双方的关税战将很快降温。
但4月25日,特朗普又公开声称,中国不妥协,美国也不会让步。那么,这一次美国还像2018年那样挺住吗?
美国还能重振辉煌吗?
在美国,特朗普如今的支持率大幅下滑,已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在国际形势中,美国也不再像2018年那般占据主动。
此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几乎是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 “大打出手”,使得美国在国际社会愈发孤立。
全球贸易伙伴纷纷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出口行业遭受沉重打击。
例如,中国大量取消美国订单,对美国农业出口造成极大冲击,美国农民损失惨重,不断发起抗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这一轮关税措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全球贸易增长预计在2025年下降1.5个百分点,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难以独善其身。
同时,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信誉受损,各国对美元的信任度下降。
2025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支付结算中的占比跌破55%,为1999年以来最低水平。
2025年的美国,在特朗普激进的关税政策下,经济、政治、外交均陷入泥沼,远没有2018年的优势与底气。
若特朗普继续一意孤行,拒绝理性协商,美国最终不仅难以实现所谓的 “美国优先”,还会让美国经济和国际地位遭受重创,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那么,你认为,这场关税战,究竟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华夏经纬网】【新浪财经】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