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还不知道,如今每4个上班族里就有1个是灵活就业者。

他们可能是凌晨送餐的骑手、周末接单的家政阿姨,或是网约车司机......

但长期以来,这群人因为“没合同、少保障、维权难”,成了职场上的”隐形人”。不过这一次,国家终于要动真格解决这些问题了!

说到灵活就业者的难处,首先就绕不开“老规矩遇上新问题”。


现行的《劳动法》是20多年前为工厂工人设计的,压根儿没考虑到今天的外卖骑手、直播主播这些新职业。

虽然说2021年人社部搞了个“不完全劳动关系”试点,但具体怎么落地,至今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更扎心的是社保问题。同样月入8000元,灵活就业者缴的养老保险是单位职工的2.2倍,医保更是要掏2.8倍

很多跨省打工的劳动者,既享受不到工作地的福利,老家的保障又接不上。

目前国务院正在酝酿《灵活就业条例》,要给灵活就业群体重新界定范围,定制专属保障。


听说要试点探索用工单位和平台共同分担一定比例缴费的方式,以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职业伤害保险也要扩大范围。

杭州去年试点的“小哥驿站”就是个好例子。该项目由“浙里办”牵头,提供技能培训和正规用工渠道,处理纠纷比劳动仲裁快得多。


但更实在的是社保改革,今年起全国取消了灵活就业户籍参保限制,这块的解释分为两类:

1,参保单位在当地

意思是如果您的单位在本地的话,有单位开局的合法就业证明,就可以在当地参保登记。

2,无参保单位,但长期居住在当地

可能很多非本地户籍灵活就业者没有加入公司,而是做自媒体账号,个人保洁之类的工作,这种情况向社保部门提供居住证也可以办理相关的登记,但目前只有浙江有政策。

不但如此上海还推出了“骑手日缴2元意外险”,既减轻企业负担,又给劳动者兜底。


这场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保住企业用工的灵活性,又要筑牢劳动者的保障网。

上海法院去年处理了1223件新业态劳动争议案,法官发现,外卖骑手的收入常被分包商“黑箱”抽成。

现在国家要求平台公开算法规则,还要建立政府、行业、劳动者三方参与的审查机制。

北京、广州的“零工驿站”已开始试点,既能精准匹配工作,还能争取最低工资保障。

武汉大学教授张荣芳指出:现行制度排斥灵活就业者参加工伤和失业保险,这其实违背了平等权。


未来,笔者认为国家将建立适应零工特点的失业保障体系,按照规划,到2025年,职业伤害保障将覆盖主要平台企业。

这场改革注定充满挑战,但正如杭州“小哥驿站”墙上写的那句话:“每一个努力奔跑的人,都值得被稳稳托住。”

对于2.1亿灵活就业者来说,这份“托住”他们的安全感,或许比任何礼包都珍贵。

您身边有灵活就业的亲友吗?不妨转发给他们看看!

今日话题:终于等到了?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将迎来这几大“利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