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韩国国会日前以197票赞成、102票反对的表决结果否决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内乱特检法"。中国新闻网同日发布的民调数据揭示,最大在野党前党首李在明以38%支持率稳居总统热门人选首位。
这场围绕总统府的立法攻防战已持续半年有余。去年12月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共同民主党主导发起的特别检察法案先后三次闯关国会。前两次分别被代总统崔相穆行使否决权退回,最新表决中尽管获得197张赞成票,但距离重新通过所需的三分之二门槛仍差26票。值得关注的是,同场会议另项涉及总统夫妇选举干预嫌疑的"明泰均特检法"也以197票赞成、98票反对的悬殊差距遭到否决。
尹锡悦资料图
政治观察人士注意到两组关键数字:国会300席中,两项法案均获得接近200名议员支持,反对阵营却呈现明显分化态势。在针对选举干预指控的表决中,反对票减少至98张,4名议员甚至投出无效票。这种微妙的票数变化透露出执政党国民力量内部凝聚力增强,部分中间派议员开始向权力核心靠拢。代总统韩德洙领导的看守政府近期调整策略,通过内阁改组和民生政策投放逐步挽回民意支持,最新民调显示执政党支持率回升4个百分点至34%。
青瓦台风波背后牵动着更复杂的政治角力。盖洛普最新调查揭示,李在明虽以38%支持率保持领先,但较上月增幅仅1个百分点,其上升势头明显放缓。执政阵营候选人呈现分散态势,洪准杓、金文洙各获7%支持,韩东勋紧追其后得票6%。这种"群雄割据"局面客观上削弱了在野党集中火力的效果,使得总统府在立法攻防中赢得喘息空间。
李在明资料图
表决结果公布后,首尔汝矣岛国会大厦内外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执政党议员集体鼓掌庆贺,共同民主党党鞭则面色凝重离场。这场立法拉锯战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司法调查的终止——根据韩国宪法规定,特别检察官制度失效后,检方仍可依据现行法律启动调查程序。但失去国会背书后,相关调查将难以突破总统刑事豁免权的法律屏障。
政治分析师金永浩指出,尹锡悦团队近期采取"防守反击"策略成效初显。通过分化在野党联盟、争取摇摆议员支持,成功遏制住立法攻势。但总统府面临的真正考验在于如何将立法胜利转化为民意支持,当前执政党与最大在野党42%对34%的支持率差距仍构成潜在威胁。随着2024年国会选举临近,这场政治博弈正从立法机构延伸至街头巷尾。
尹锡悦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两项特检法表决均出现接近三分之二赞成票的特殊现象。这反映出韩国政坛"反尹"势力仍占据相对多数,但缺乏关键性突破力量。总统府法律顾问团队巧妙利用议事规则,在三次否决与重新表决的循环中消耗对手政治资源。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战术为尹锡悦争取到重组执政团队、调整政策方向的宝贵窗口期。
首尔大学政治系教授崔在勋分析,当前政治僵局折射出韩国宪政体系的深层矛盾。总统制与比例代表制并存的选举制度,常常导致行政立法机构分属不同党派掌控。此次特检法拉锯战本质上是两种政治力量在现行制度框架内的规则博弈,结果既未完全洗刷总统府嫌疑,也未实现反对派的彻底清算,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或将持续影响韩国政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