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鲁迅的非凡与平凡——汪兆骞作品分享会”在北京书市朝阳公园主展场文化活动区举行。作家汪兆骞在现场与读者展开深度对话,二十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到会听讲,踊跃参与了交流互动。
汪兆骞虽是耄耋之年,犹笔耕不辍,佳作频出,在现代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李叔同传》《纸上起风雷》《梁启超在饮冰室》等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展现了他在寻求更多的写作可能性。他一直在不断地突破自我,拓展他关注的文化、历史领域。
在此次分享会上,汪兆骞就其即将出版的新作《鲁迅正传:非凡与平凡》做了精彩分享。据他介绍,这部新作以“双线交织”的叙事策略重构鲁迅形象。主线聚焦鲁迅从绍兴少年到文学巨匠的生命轨迹,副线则以被历史遮蔽的朱安夫人为切口,展现其作为丈夫、儿子、兄长的复杂身份,展现鲁迅平凡、温情、小气的另一面,让鲁迅从“神坛”回到“人间”。通过朱安的视角,剖析传统婚姻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桎梏。这种“去神化”的书写,让鲁迅的“立人”思想与个体困境形成张力。
在互动环节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读者提到:“中学时阅读过许多鲁迅作品,但一直对鲁迅先生的学历不甚明了。”汪兆骞说,鲁迅先生后来在北大任教职,尽管鲁迅不像其他同事一样是留美、留德博士,他只是毕业于仙台医专,但是他胸中的文学积淀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更多。
当现场的另一位读者问及“鲁迅先生有那么多的面,汪先生您喜欢他的哪一面”这个问题时,汪兆骞回应说,鲁迅先生温情的一面让他非常感动。比如对海婴的孺子牛般的宠爱,比如对许广平的专一,他在信中曾说:“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
这场持续一个小时的分享会,以《鲁迅正传》为媒介,串联起历史现场、学术对话与青年互动。分享会后,汪兆骞为现场读者签名钤印。在这个美好的春日,读者热切期待汪兆骞先生新作《鲁迅正传:非凡与平凡》早日出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