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我们刚改革开放不久,那时确实不少人发了家。由于汽车价格还是太贵了些,所以第一批发家的人就喜欢买辆摩托车,走到哪里谈个生意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那时候国内基本都是从日本进口摩托车,后来又逐渐进行国产化。但总体来说,国产摩托车质量确实很长时间都不如日本货,直到现在都不敢说比人家强。
而在诸多的国产摩托车之中,幸福250摩托车一定是最受人注目的产品,相信大家伙都对这车很有印象,其标志性的双排气管在当年不知道迷住了多少人。
能骑上这款车的人基本都是60后,那时他们也就是二三十岁的年纪。这些60后非常有冲劲和拼劲,也是最早下海经商的那批人,并最早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果实。
其实幸福250早在1959年就已经设计制造完成,当时是参考着捷克的经典摩托车型。只是那时候人们的消费力毕竟有限,也没办法大批量生产,等到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先富了起来,才有了越来越多的销路。
这款车的排量达到了239cc,拥有10马力,在当时绝对算是重型机车产品,该车型一直生产到1995年才宣告停产。
在当时自行车还是结婚三大件的年代,谁家要是有辆幸福250基本就是万元户了。那个时候的万元户特别受人尊敬,哪像现在的1万元,扔出去都看不到多少水花。
若不是万元户或者做买卖的人,买这款车就一定会被骂做是败家子。
我记得我邻居就买了一辆幸福250,买回来后差点被他爷爷把车给砸了,大骂他是个不孝子孙。
他爷爷说,花了好几千块钱都可以建个房子了,你就买了这么个二轮破摩托,就能拉两个人,还动不动还要摔倒。
不过一年之后他爷爷就再也不说话了,因为这邻居骑着这辆车出去做小买卖去了。由于那时候很好赚钱,居然还真发了个小财。听邻居说,他一年就赚了2辆摩托车的钱,立马变成万元户,他爷爷自然也没继续反对。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车就是油老虎,喝油就像是水牛喝水一样,这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随着越来越多日本摩托车的出现,它便很快淡出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