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至25日,山东省第三届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数智特色赋能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是山东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的一次重要活动。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山东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电化教育馆、齐鲁师范学院、青岛市教育局联合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青岛滨海学院承办。来自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领导、教育科研单位负责同志、中小学校(园)长等 900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4月24日上午在青岛滨海学院举行的开幕式上,山东省教育厅数字教育处处长丛培军出席并讲话,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青岛滨海学院常务副校长韩晓萌、山东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周长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车宗哲分别致辞,山东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齐鲁师范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刘宝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丛培军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发展。我省积极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出台政策推进技术与教育融合。他表示,省教育厅将从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组织保障三方面发力,推动数智教育与特色学校深度融合。他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断凝聚共识,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数字化特色学校新样板,为实现教育强省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晓元在致辞中介绍了青岛市教育局借助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发展的做法与成效,强调将深化数智技术应用,提升青岛教育实力,助力教育强省建设。韩晓萌简要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分享了学校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表示将深化数字化转型力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周长笃表示省电化教育馆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持续发挥资源平台和技术支撑优势,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特色学校建设,为全省数字化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车宗哲在致辞中提到,在省教科院和省教育学会指导下,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委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为全省特色学校交流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省教科院将与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学校一道,探索数字赋能特色学校建设的新模式,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山东省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共同体第二批成员学校授牌仪式。
论坛期间,邀请多位专家进行了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山东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毕诗文教授和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学校总校长马勇军教授,分别主持了主旨报告和专家报告。青岛西海岸新区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孙美青,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顾小清教授,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陈明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董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杜华教授,苏州工业园星洋学校校长肖晨等,分别围绕数据赋能教育评价变革、数智深化学校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理论、AI时代教学范式重构、智能教研组织变革、“学为中心”课堂实践等主题分享了前沿观点与经验。
25日,举办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特教、职教六个分论坛,近50位校(园)长进行了数智化特色经验分享和深入研讨。部分学段代表前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幼儿园进行成果观摩,实地感受数智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论坛历时三天,来自省内外的众多教育专家、校长及骨干教师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发展及学校特色建设等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以特色引领创新,以数字赋能未来,为教育强省建设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声明
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发布。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